跳至內容

莫斯科電動機械研究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電動機械研究所(縮寫為НИЭМИ),也稱「昆采沃設計局」,是蘇聯俄羅斯聯邦一家從事陸軍野戰防空導彈系統的設計局。位於莫斯科昆采沃俄語Кунцево (город)

歷史[編輯]

根據1942年2月10日蘇聯國防委員會第1255號令、1942年2月15日蘇聯電力工業人民委員部俄語Наркомат электропромышленности СССР第40號令,設立第465工廠及工廠設計局,以研發生產火力制導系統,1943年研製成功並大規模裝備部隊松-2炮瞄雷達俄語СОН-2

1945年,工廠設計局改為第20中央設計局,第465廠成為該設計局的附屬試驗生產基地。局長兼代理廠長米海伊爾·勒沃維奇·斯利奧伯格俄語Слиозберг, Михаил Львович。1946年,第20中央設計局改名第20研究所(NII-20),直屬於烏斯季諾夫領導的蘇聯武器裝備部,繼續開發雷達系統。1950年,研製高空遠程地對空導彈系統以保衛莫斯科成為蘇聯國防建設的重中之重,貝利亞親自領導組建第1設計局(即現在的金剛石中央設計局),為了解決辦公地點的問題,特將地處列寧格勒公路和瓦羅科拉姆公路交叉口的第20研究所緊急遷往莫斯科州昆采沃俄語Кунцево (город)(當時還不屬於莫斯科市區直至1960年行政區劃調整),騰出來的大樓給第1設計局使用。第20研究所研發了陸軍第一代野戰防空的「圓圈」中程防空導彈系統「黃蜂」近程防空導彈系統

1966年,第20研究所改名為「電動機械研究所」。隨後開發了陸軍第二代野戰防空的道爾「護手」近程導彈系統S-300V多通道遠程導彈系統。1968年,韋涅明·巴甫洛維奇·葉菲莫夫俄語Ефремов, Вениамин Павлович開始領導研究所的科研工作。1969年至1983年任研究所所長兼總設計師。從1969年開始,出任S-300V總設計師。1975年出任道爾導彈系統總設計師。[1]

1983年蘇聯政府以電動機械研究所為核心整合產業鏈下游研發機構與生產企業,創建安泰科研生產聯合體葉菲莫夫俄語Ефремов, Вениамин Павлович從1984年至1991年任研究所總設計師兼安泰科研生產聯合體總設計師。

從1988年開始研製陸軍第三代野戰防空導彈系統安泰-2500葉菲莫夫俄語Ефремов, Вениамин Павлович任總設計師。後來開始了第三代野戰防空的道爾-M1「短劍」系統的研製。

2009年,電動機械研究所併入了金剛石-安泰設計局[2][3]

參考文獻[編輯]

  1. ^ Давыдов М. В. Годы и люди. — М.: Радио и связь, 2009, ISBN 5-256-01601-6.
  2. ^ Реорганизация ОАО «НИЭМИ»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0-02-21.
  3. ^ Фаличев О. Оружие XXI века // Военно-промышленный курьер. — 2009. — № 50. — 23 декабр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