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辰生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謝辰生(1922年7月—2022年5月2日),中國文物學家。河南安陽人,中國文物學會名譽會長、考古學會常務理事。第七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共十三大代表[1][2][3]

生平[編輯]

1922年7月生於北京,祖籍江蘇武進,兄長謝國楨。1940年代起任鄭振鐸業務秘書,開始從事文物保護工作,在上海參與清理戰時文物,參與編纂《甲午以後留存日本文物目錄》、《中國歷史參考圖譜》、《蘊輝齋名畫集》、《域外所藏中國名畫集》等。1949年後在國家文物局任職。1949年起草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個文物法令。主持起草1961年《國務院文物保護管理暫行條例》。1967年受命為中共中央起草《關於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中保護文物圖書的幾點意見》。1982年主持起草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主編《中國大百科全書·文物卷》,撰寫《中國大百科全書·文物卷》前言、第一次明確提出「文物」的定義。推動設立「文化遺產日」,推動《國務院關於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出台。[4][5]

觀點[編輯]

2010年接受採訪時稱:「中國文物最悲慘的時期是在上世紀90年代」,「而且可以說這種情況一直延續至今。」比文革對文物的破壞大,文革「對文物的破壞其實並不像許多人所想像的那樣大」。[6]

評價《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2015年修訂草案:「細讀修訂草案,改得很厲害,刪掉了原法的二十多條,有的整章都沒了,又加了兩章二十七八條。在我看來,如此傷筋動骨的改動,很多都是不符合實際和不必要的。條目增加了,整體原則卻放鬆了,管理權限也下放了。文物工作最重要的是緊抓嚴管,這個根本問題認識不足,勢必會出問題。」[7]

著作[編輯]

《謝辰生先生往來書札》、《謝辰生文博文集》、《新中國文物保護史記憶》、《謝辰生口述:新中國文物事業重大決策紀事》。

評價[編輯]

  • 姚遠:「新中國文物事業許多重大決策的見證者和當事人,也是保護和傳承中華文化的一大功臣。」
  • 金沖及:「祖國文物的守護人」,「堪稱對新中國文物保護和管理工作最有發言權的歷史見證人」。

參考文獻[編輯]

  1. ^ 王巍著. 中国考古学大辞典. 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14: 90. ISBN 978-7-5326-4027-0. 
  2. ^ 中華愛國工程聯合會主編. 中华兴国人物辞典 1. 北京: 中國文聯出版公司. 1999: 1089. ISBN 7-5059-3574-7. 
  3. ^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文物局,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主編;《中國世界遺產年鑑》編纂委員會編. 中国世界遗产年鉴 2004. 北京: 中華書局. 2004: 357. ISBN 7-101-04325-9. 
  4. ^ 穆森. 谢辰生:为“文物”正名. 光明日報. 2017-08-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06). 
  5. ^ 李揚. 谢辰生:祖国文物守护人. 文匯報. 2019-0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15). 
  6. ^ 88岁文物专家上书总理 90年代文物破坏堪比文革. 瞭望新聞周刊. 2010-06-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19). 
  7. ^ 謝辰生/口述 穆森/整理. 保护必须是第一要务. 光明日報. 2016-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