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資產估值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資產估值(英語:Asset valuation)是指評估一項投資組合、一家企業、一項投資或資產負債表項目價值的過程。

公司估值

[編輯]

相對估值法

[編輯]
  • 市盈率估值法:合理股價=每股收益(EPS)X合理的市盈率。其中要注意的是,在收益周期性明顯的行業和企業,其估值應以多年的平均每股收益來替代最近一年的每股收益,這樣才能更合理的使用市盈率來估值。
  • 市淨率(PB)估值法:合理股價=每股淨資產X合理的市淨率。較適用於高風險行業以及周期性較強行業,擁有大量固定資產並且賬面價值相對較為穩定的企業;銀行、保險和其他流動資產比例高的公司;以及績差及重組型公司。PB估值方法不適用於賬面價值的重置成本變動較快的公司;固定資產較少的,商譽或知識財產權較多的服務行業。
  • PEG估值法:相對更適用於高成長性企業;一般不適用成熟行業。
  • EV/EBITDA估值法(企業價值與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盈利的比率):又稱企業價值倍數,公式為,EV÷EBITDA

EV代表企業價值

企業價值(EV) =市值+(總負債-總現金) =市值+淨負債

EBITDA代表未扣除利息、所得稅、折舊與攤銷前的盈餘:

EBITDA=營業利潤+折舊費用+攤銷費用

其中 營業利潤=營業收入-營業費用-管理費用

EV/EBITDA估值方法一般適用於資本密集、准壟斷或者具有巨額商譽的收購型公司,這樣的公司往往因為大量折舊攤銷而壓低了賬面利潤;EV/EBITDA還適用於淨利潤虧損,但毛利、營業利益並不虧損的公司。 EV/EBITDA 估值方法不適用於固定資產更新變化較快公司;淨利潤虧損、毛利、營業利益均虧損的公司。資本密集、有高負債或大量現金的公司。 EV/EBITDA和市盈率(PE)等相對估值法指標的用法一樣,其倍數相對於行業平均水平或歷史水平較高通常說明高估,較低說明低估,不同行業或板塊有不同的估值(倍數)水平。但EV/EBITDA 較PE有明顯優勢,首先由於不受所得稅率不同的影響,使得不同國家和市場的上市公司估值更具可比性;其次不受資本結構不同的影響,公司對資本結構的改變都不會影響估值,同樣有利於比較不同公司估值水平;最後,排除了折舊攤銷這些非現金成本的影響(現金比賬面利潤重要),可以更準確的反映公司價值。但EV/EBITDA更適用於單一業務或子公司較少的公司估值,如果業務或合併子公司數量眾多,需要做複雜調整,有可能會降低其準確性。

  • 市銷率(P/S)估值法:市銷率也稱價格營收比,是股票市值與銷售收入(營業收入)的比率。

市銷率=總市值/銷售收入 市銷率估值法的優點是,銷售收入最穩定,波動性小;並且營業收入不受公司折舊、存貨、非經常性收支的影響,不像利潤那樣易操控;收入不會出現負值,不會出現沒有意義的情況,即使淨利潤為負也可用。所以,市銷率估值法可以和市盈率估值法形成良好的補充。市銷率估值法的缺點是,它無法反映公司的成本控制能力,即使成本上升、利潤下降,不影響銷售收入,市銷率依然不變。另外,市銷率(PS)會隨着公司銷售收入規模擴大而下降;營業收入規模較大的公司,PS較低。

  • 清算價值法:
  • 綜合估值法(sum of parts):即將各項業務分開估值,最後匯總。
  • EV/銷售收入(EV/sales):計算方法為:企業價值(EV)÷主營業務收入

該估值指標與市銷率(P/S)的原理和用法相同,主要用作衡量一家利潤率暫時低於行業平均水平甚至是處於虧損狀態公司的價值,其前提條件是投資者預期這家公司的利潤率未來會達到行業平均水平。使用銷售收入的用意是銷售收入代表市場份額和公司的規模,如果公司能夠有效改善運營,將可實現行業平均或預期的盈利水平。該指標只能用於同行業內公司的比較,通過比較並結合業績改善預期得出一個合理的倍數後,乘以每股銷售收入,既可得出符合公司價值的目標價。

  • RNAV估值法:計算公式:RNAV =(物業面積×市場均價-淨負債)/總股本
  • Gordon估值法:


絕對估值法

[編輯]
  • 現金流量折現法:
    • DCF(Discounting cash flow)估值法:指將項目或資產在生命期內將要產生的現金流折現,計算出當前價值的一種評估方法,通常適用於項目投資、商業地產估值等。
    • DDM估值法:
  • 期權定價法(Black-Scholes):

估值下移

[編輯]
  • 根據公司的業務出現變化,資產價值下降 (如擁有物業的價值下降),或未來前景轉差等因素,都將可導致估值下移的可能。

股票市場是一個槓桿的世界,一所公司一年賺10億,他的市場價值可能在於100億元,也即是即使估值相對區間較低,失去未來盈利能力的公司,價值是會比以往有所下降的。[1]

參考資料

[編輯]
  1. ^ 什麼是估值下移?. 皓豐投資教育中心. [2019-1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7).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