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躬起義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鄭躬起義漢成帝鴻嘉三年(前18年),在廣漢郡(今四川省境)爆發的一次民變

背景[編輯]

成帝時政局不穩,許多地區都爆發武裝起義。鎮壓夜郎部族有功的陳立,因拓巴郡有「盜賊」被調去擔任巴郡太守,以示鎮壓。因陳立的謀略武功,這裏的起義很快就被鎮壓下去了。然而廣漢郡又爆發了大規模的武裝起義。

當時的廣漢太守扈商,是大司馬車騎將軍王音姐姐的兒子。他仗着王音在朝廷中的勢力,在地方橫行霸道、濫施刑威,加之當時連年歉收,倉廩空虛,百姓饑饉,流離失所,疾疫死者以萬數,人至相食。鴻嘉中,「盜賊」並起,西漢朝廷以孫寶為益州刺史。孫寶親入山谷,遊說義軍出降,平定叛亂[1]。而當時廣漢是漢代的工業城市之一,漢政府曾在這裏設置工官,主要從事漆器、銅器和金銀器方面的生產。在工官作坊中,有大量服役的刑徒,被稱為「鉗子」。刑徒鄭躬,素有威望,因事被關進牢裏,判了死罪。[來源請求]

經過[編輯]

鴻嘉三年(前18年)冬十一月,刑徒們聚眾打下監牢,救出鄭躬,推其為首領,公開造反。鄭躬率領六十餘人攻取官府兵庫中的武器,攻奪官吏富豪,聲勢日振。鄭躬自稱「山君」,以一種在當地百姓中普遍流行的原始宗教為紐帶來聯繫大家,勢力發展很快,鴻嘉四年波及到附近四縣,兵眾萬人。廣漢太守扈商平時驕橫跋扈,在起義軍面前卻一籌莫展。起義軍以山為營,據險而守,持續了一年。成帝十分惱怒,竟因此事罷免了丞相薛宣。針對這次叛亂拜河東都尉趙護為廣漢太守,徵調廣漢郡、蜀郡共三萬人,前往鎮壓。趙護則帶大軍圍剿,大約一月時間就把義軍鎮壓下去了。趙護因鎮壓起義有功,賜黃金百斤,升為執金吾[2]

註釋[編輯]

  1. ^ 漢書·卷七十七·蓋諸葛劉鄭孫毋將何傳第四十七》孫寶,字子嚴,潁川鄢陵人也......鴻嘉中,廣漢群盜起,選為益州刺史。廣漢太守扈商者,大司馬車騎將軍王音姊子,軟弱不任職。寶到部,親入山谷,諭告群盜,非本造意。渠率皆得悔過自出,遣歸田裏。自劾矯制,奏商為亂首,《春秋》之義,誅首惡而已。商亦奏寶所縱或有渠率當坐者。商征下獄,寶坐失死罪免。益州吏民多陳寶功效,言為車騎將軍所排。上復拜寶為冀州刺史,遷丞相司直。
  2. ^ 漢書·卷十·成帝紀第十》(鴻嘉)三年......廣漢男子鄭躬等六十餘人攻官寺,篡囚徒,盜庫兵,自稱山君。四年春正月,詔曰:「數敕有司,務行寬大,而禁苛暴,訖今不改......冬,廣漢鄭躬等黨與浸廣,犯歷四縣,眾且萬人。拜河東都尉趙護為廣漢太守,發郡中及蜀郡合三萬人擊之。或相捕斬,除罪。旬月平,遷護為執金吾,賜黃金百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