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酃縣 (西漢)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酃縣,中國古名,在今湖南省衡陽市境內。

漢朝時,酃縣屬長沙國[1][2]長沙郡[3]酃縣故城遺址在衡陽市珠暉區和平鄉湖東村。荊州記曰:「有酃湖,周迴三里。取湖水為酒,酒極甘美。」湘東記曰:「縣西南母山,周迴四百里[3]。」東吳承陽縣、酃縣置臨蒸縣太平年間(256年至258年),分長沙東部都尉置湘東郡,酃縣為郡治。東晉太元二年(377年),併入臨蒸縣[2]

註釋

[編輯]
  1. ^ 漢書·卷二十八下·地理志·第八》長沙國[……]。縣十三:臨湘,羅,連道,益陽,下雋,收,酃,承陽[……]
  2. ^ 2.0 2.1 讀史方輿紀要·卷八十》衡州府[……]衡陽縣,附郭。漢承陽、酃二縣地,屬長沙國。三國吳析二縣地,置臨蒸縣,屬衡陽郡。晉屬湘東郡[……]酃縣城,府東十二里。漢酃縣故城也。三國吳太平年,分長沙東部都尉置湘東郡,治酃縣。晉初因之。太元二年,省入臨蒸。《城邑考》:「郡舊無城,五代周顯德中,嘗編竹爲柵。宋咸平紹興間,版築未就,毀於兵燹。元景定中,又嘗營築。明初,因舊址增修,三面以江爲塹,西北一帶則鑿濠爲固。宣德、正德以後,屢經修築。爲門七,周七里有奇。[……]
  3. ^ 3.0 3.1 後漢書·志第二十二·郡國四》長沙郡[……]荊州記曰:「有酃湖,周迴三里。取湖水為酒,酒極甘美。」湘東記曰:「縣西南母山,周迴四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