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主題:中國/特色條目/5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第二代南越國君主趙眜的陵墓出土的絲褸玉衣

南越國 又稱為南越南粵,在越南又稱為趙朝或前趙朝。它是前203年[1]至前111年存在於嶺南地區的一個國家,國都位於番禺(今中國廣州市內)[2],疆域包括今天中國的廣東廣西兩省區的大部份地區,福建湖南貴州雲南的一小部份地區和越南的北部。南越國是秦朝滅亡後,由南海郡趙佗於前203年起兵兼併桂林郡象郡後建立。前196年和前179年,南越國曾先後兩次名義上臣屬於西漢,成為西漢的「外臣」。前112年,南越國末代君主趙建德與西漢發生戰爭,被漢武帝於前111年所滅。南越國共存在93年,歷經五代君主。

南越國是嶺南地區的第一個封建制國家,它的建立保證了秦末亂世嶺南地區社會秩序的穩定。來源於秦朝中原地區的統治者,帶來了中原先進的政治制度和生產技術,使嶺南地區落來的政治、經濟現狀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南越國君主推行的「和輯百越」的政策,促進了漢族和南越國各個民族之間的相互融合,並使漢文化和漢字得以傳入嶺南地區,改變了嶺南落後的文化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