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用戶:ZHMIN/武漢大學報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武漢大學報是武漢大學創辦的學校機關刊物,屬於國家正式報刊,自1999年1月1日起「開始使用全國統一刊號 [CN42—0801/G],納入國家正式報刊管理範圍」<1></ref>。《武漢大學報》由《武漢大學報》社運營,掛靠武漢大學黨委宣傳部。

《武漢大學報》於1919年2月25日創刊,始名《國立武昌高等師範學校周報》,由時任校長張渲題寫刊名。

之所以命名為此,其原因在於當時武漢大學名為「國立武昌高等師範學校」。《武漢大學報》始終與武漢大學的學校發展緊密關聯,見證並真實反映了武漢大學的發展歷史。因此可以說,《武漢大學報》是一部生動的校園編年史。隨着武漢大學發展,《武漢大學報》也應時發展,這在名稱變更上體現得尤為明顯。1928年,學校更名為國立武漢大學,這時,《武漢大學報》以《國立武漢大學周刊》身份承擔其校報的職責。新中國成立後,《武漢大學報》以《新武大》為名。在其作為《新武大》的發展中,因時代與社會發展等諸多因素,《武漢大學報》歷經數次停刊、復刊,一直到1970年發展逐步趨於穩定,當時名為《武大簡報》。1978年6月,《武漢大學報》改名為《武漢大學》。1985年1月2日,由《武漢大學》改名為《武漢大學報》,且該名稱一直沿用至今。2000年8月2日,武漢大學與武漢水利電力大學、武漢測繪科技大學、湖北醫科大學合併成組建新的武漢大學 ,於是《武漢大學報》與這幾所大學的校報,即《武漢水利電力大學報》《測繪科大報》與《湖北醫科大學校報》合併為新的《武漢大學報》。

《武漢大學報》自1919年創刊以來,已有百餘年的發展歷史。這百餘年的發展中,《武漢大學報》對高教歷程的忠實記錄,對文化流變的入微觀照,對學校發展的真實反映 ,使其成為中國高等教育發展歷史的重要見證者,提供了寶貴的史料信息;同時,作為武漢大學機關刊物,其信息傳播、文化宣傳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與價值,也使其成為推動武漢大學不斷向前發展的諸多動力之一。

創刊宗旨

[編輯]

作為武漢大學機關報紙,《武漢大學報》的辦報宗旨始終服務於學校發展,即「圍繞學校中心工作,宣傳學校的重大方針政策,反映各方面工作的成就,展現師生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和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反映師生員工的心聲」。

報刊歷史

[編輯]

《國立武昌高等師範學校周報》時期

[編輯]

在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中國面臨內外困擾,許多愛國人士致力於學習西方先進的思想和技術,認識到國家的富強離不開教育的興辦。因此,作為現代大學的雛形,一批新式學堂在洋務運動中相繼建立。

其中,自強學堂是由湖廣總督張之洞於1893年向清政府奏請設立的,它是武漢大學的前身,也是我國最早的新式學堂之一。自強學堂強調結合中西文化,致力於培養人才,學校的成就頗為顯著。《清史稿》提到:「查京外學堂,辦學成效者,以湖北自強學堂、上海南洋公學為最。」1896年,張之洞對自強學堂的章程進行了修改,增設各國方言課程,以培養外交人才。1902年,學校更名為方言學堂,並在辛亥革命前夕停止招生。

辛亥革命後,北洋政府在原方言學堂的基礎上建立了國立武昌高等師範學校,並於1912年11月2日正式開學。武昌高師在十年的辦學期間,校長賀孝齊、張渲、譚錫恩等人倡導「朴誠勇」,並取得了顯著的辦學成果。該校的第一份校報於1919年2月25日創刊,名為《國立武昌高等師範學校周報》,是當時的機關刊物。

《周報》由校長張渲題寫刊名,內容涵蓋校令、校聞、研究、演講等多個欄目,採用32開豎排式,每期約30頁,向國內外發行。學校的重要事件均有詳細記載,其中許多報道成為了珍貴的歷史資料。周報創刊不久,五四運動爆發,武昌高師的學生以校報為平台,積極參與反帝愛國運動。1919年5月9日,學生們迅速響應並支持五四運動,團結在中華大學,共同聲援北京的愛國行動,並委託惲代英草擬《武昌學生團宣言書》。5月13日,《周報》第12期報道了學生們針對外交失策的正義行動,詳細記錄了各種愛國集會和宣傳活動。6月1日,軍警封鎖學校,學生們展開了大規模的示威遊行,但遭到嚴厲鎮壓,許多學生被捕並受傷,造成了震驚全國的「六一慘案」,《周報》對此進行了詳細的報道,讚揚了學生們的勇敢精神。

《周報》還刊登了不少知名人士的演講內容。武昌高師各科學生成立了學術研究會,組織演講比賽,邀請名師講座,成為重要的活動之一。陳潭秋在校時曾就《教育為中國之急務》進行英文演講,章伯鈞講述《朝鮮鴉片案》,多位教授定期為學生進行學術演講。《周報》對這些演講進行了詳細記錄,如第14期刊載了著名數學家黃際遇在歡送畢業生時的講話,同時還刊登了竺可楨的《望同學為社會盡義務,為國家挽狂瀾》以及李渭農的《在校看求學問,出校則觀為人》等。1919年6月9日第16期的「教育」欄中,刊登了陳潭秋參與演講比賽的文章《改革女子教育》。

同時,《周報》也廣泛報道了學校的教學與研究活動。1920年寒假,學校舉行「消寒會」,邀請康有為講解《大同書》,同年2月陳獨秀到校講授「新教育的精神」,6月美國學者杜威也前來授課,這些活動均有記錄。

此期間,許多優秀學生參與編輯工作,如杜佐周成為著名教育家,夏隆基成為著名社會學家。程准因在校報發表《非孝》一文引發了當時湖北政府的恐慌,導致《國立武昌高等師範學校周報》在1919年6月一度被勒令停刊。

此外,學校還出現了由學生主辦的其他報刊,如《珞珈學報》等,報道學校新聞。1923年9月,武昌高師升格為國立武昌師範大學。1924年9月更名為國立武昌大學,石瑛擔任校長,學校逐步發展為綜合性大學。1926年10月,武漢國民政府實施教育改革,將原國立武昌大學等五校合併,成立國立武昌中山大學(又稱國立第二中山大學),標誌着國共合作的開始。籌備委員會由董必武、李漢俊、郭沫若等九人組成,1927年2月正式開學。此時期學校沒有正式校報,資料顯示1926-1927年間有學生辦報,報道國共合作及大革命失敗等時政,但相關報紙已無存。

《國立武漢大學周刊》時期

[編輯]

1928年7月,南京國民政府決定將原國立武昌中山大學改建為國立武漢大學,並委任李四光負責新校區的建設工作,選址於珞珈山。1938年,抗日戰爭爆發,武漢大學被迫整體遷往四川樂山,在那裏度過了八年的戰時生活。1946年10月,學校遷回武昌,恢復了各學科的教學,並實現了文、法、理、工、農、醫六大學院齊頭並進的辦學格局。

同年12月,《國立武漢大學周刊》正式創刊,成為傳遞校內外信息的重要平台。報紙的內容涵蓋教育部指令、校內公告、學術演講記錄、教學動態、時事評論及書籍推薦,還包含氣象數據、公文和廣告等服務性信息。校報充分展現了「明誠弘毅」的校訓精神,反映了歷任校長的辦學理念。《周刊》自1928年至1948年共出版392期,成為武漢大學20年發展歷程的重要見證。

《國立武漢大學周刊》被中華郵政局認定為新聞類出版物,並獲准掛號寄送。校報不僅在校內發行,還面向社會公開銷售,每份售價兩枚銅元,每月訂閱需十枚銅元,郵寄費用為四枚銅元。報紙的辦公地點隨學校的遷移多次變更,從武昌東廠口搬遷至珞珈山,戰時則設在四川樂山嘉定分部。

「九一八」事變後,校報迅速成為宣傳抗日思想的重要陣地。1931年9月28日,校報專門設立抗日專版,號召師生和民眾團結抗敵。在1938年至1946年西遷四川期間,儘管校報因資金困難一度停刊,但隨後得以復刊,繼續在艱苦環境中發揮輿論宣傳的作用。

解放戰爭時期,《周刊》頻頻揭露社會黑暗,針砭時政,富有革命精神。1947年,武漢大學發生「六一慘案」,這是中國學生運動中的重大事件之一。校報在第371期出版增刊,用大篇幅詳細報道了事件經過,並刊登了師生的抗議檄文,揭露國民黨政府的暴行。此時,校報在中共地下黨的支持下,成為了社會輿論的重要載體,不僅在校內廣泛傳閱,也在武漢市民中引發強烈反響。

《周刊》對學校的辦學方針和教學活動有着詳實的記錄,尤其注重科研發展與校務管理的透明性。1948年元旦刊發的第376期,特別報道了關於《原子能》的學術報告,展示了學校對科學研究的高度重視。同期的校務會議記錄也體現了學校在管理上的公開透明,為師生和社會提供了及時的信息。

校報還詳細報道了教師的管理制度,如《教授休假申請核准程序》,明確規定了教師申請休假的標準和流程。「申請休假不得連續兩年發生在同一系科」,這些規定顯示了學校對教師工作的嚴格管理。

《周刊》也十分關注教師福利問題。例如,它刊登了《中央公教人員配給食米》一類的新聞,反映了學校對教職工生活的關懷。在那個物資匱乏的時代,這樣的關心體現了學校對教師的人文關懷。

校報在學生管理方面也有具體報道。例如,它定期發佈各院系和省市學生人數統計表,反映了當時精英教育背景下嚴格的管理制度。此外,校報還及時公佈學校的各類通知,如「夏令時工作時間調整」及教育器材的到貨情況,服務於師生的日常需求。

校報特別重視圖書館新書的採購動態,經常公佈書目和作者信息。其中,外文書籍以原文呈現,如美國、日本的捐贈書籍。這一做法體現了學校的國際化辦學視野和編輯團隊的外語能力。

武漢大學歷來重視社會服務,《周刊》中對此也多有報道。例如,第380期提到學校與湖北省復耕隊合作設立農場,旨在推動農業技術的改進和機械化耕作。

《周刊》的寫作風格一貫保持簡樸嚴謹,不誇大其辭,也不追求浮華的形式。在這個階段的辦報過程中,許多知名學者和文學家參與其中。著名法學家燕樹棠、教育家皮皓白、文學家聞一多等都曾負責校報的審稿工作。此外,校報還記錄了眾多名人演講,如陳獨秀、周恩來等在校內的演講活動,這些內容成為學校史的重要資料。

校報還保存了大量名家撰寫的珍貴文章,如王世傑的就職演講《1929年在國立武漢大學歡迎大會上的發言》、聞一多的紀念孫中山祭文、胡適的學術文章《兩個世界的兩種文化》、朱光潛的《說校風》等。這些文獻不僅見證了武漢大學的學術發展,也成為寶貴的歷史財富。

武漢大學通過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講學,推動了學術進步。杜威、泰戈爾、胡適等名人在校內的講座均記錄於校報之中。此外,學校還將「總理紀念周」發展為學術周,由校內外名師發表演講,促進學術交流。

校報也是培養新聞和文學人才的搖籃。文學家葉君健的第一篇作品就發表在《周刊》上,著名漫畫家方成也在報紙上刊載了漫畫。方成回憶,抗戰時期,學生們通過壁報表達心聲,而這種經歷奠定了他日後的藝術生涯。

《新武大》時期

[編輯]

據武漢大學前校長齊民友教授回憶,1949年,在中共地下黨的領導下,一份鉛印報紙《新武大》悄然問世。當時,武漢市無法公開出版反映真實社會形勢和新生活的報紙,因此《新武大》成了武漢人民的重要信息來源。報紙不僅在校內張貼,還由學生中的地下黨員秘密傳遞到市區,並交由可靠人士分發,極大鼓舞了當地民眾的士氣。然而,由於形勢變化迅速,這一時期的《新武大》沒有留下完整的存檔。

新中國成立後,武漢大學開啟了歷史的新篇章。1950年至1954年,全國高校進行院系調整,武漢大學的醫學院、工學院、農學院、水利學院、哲學系和英文專業被調出,同時接收了中山大學等校的文、法、理相關學科,使武漢大學轉型為一所綜合性文理大學。著名哲學家、中共「一大」代表李達擔任校長,並在任職的14年中推動學校的發展。隨着國民經濟的恢復,武漢大學的規模逐步擴大,並於1960年10月被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

1950年1月16日,《新武大》創刊,4月28日,正式成立了編輯委員會,由校務委員會、團委、學生會、教工會和女同學部等多個組織組成。編輯委員會共有11名成員,由校務委員會代表劉立擔任主任,學生會代表孫毓秀任副主任,夏德輯和陳賢翼分別擔任總編輯和副總編輯。《新武大》為半月刊,分設編輯部和發行部。

《新武大》的創刊吸引了眾多名人參與。經濟學家董輔礽、哲學家陶德麟、生物學家楊弘遠等都曾負責校報的審閱或編輯工作。1952年11月,李達出任校長,並於1953年10月30日發佈《關於加強校刊工作和在校刊上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決定》。他明確提出校報應涵蓋六項內容:宣傳馬列主義和毛澤東思想;展示教學和科研成果;促進學術討論和自由辯論;報道學生活動及教職員工的服務工作;刊登讀者對學校工作的批評和建議;記錄黨、工會、民主黨派和學生會的動態。

《新武大》忠實記錄了學校各類活動,如師生支援抗美援朝、三反五反運動和院校調整等。許多名人的文章也在校報上發表,如第98期李達的《教學工作是學校一切工作的中心》,第139期高尚蔭的《如何進行科學研究工作》,以及第183期李國平的《怎樣向科學進軍》。校報還刊載了桂質廷在科學誓師大會上的演講及胡克實在武漢地區高校演講的摘錄。

1950年,校報以《人民數學家》為題報道了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從美國回國後的首場演講。華羅庚抵達上海後,第一站便來到武漢大學,在理學院105教室發表了學術報告。師生聞訊後蜂擁而至,教室和走廊里擠滿了聽眾。

1958年9月12日,校報頭版報道了毛澤東視察武漢大學的消息。毛主席在實驗室和校辦工廠與師生親切交談,並鼓勵學生努力鑽研科學文化知識,樹立革命志向,勇於應對艱苦生活和工作。毛主席還提出,「在教學改革中要發揮廣大師生的積極性,集中群眾的智慧。」這一重要指示極大地鼓舞了師生。同年12月,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毛澤東在武漢大學》一書,由校刊編輯部編纂,記錄了此次視察的詳細經過。

校報還記錄了董必武四次訪問武漢大學的行程,其中他在1963年校慶時題詩:「珞珈之山,東湖之水,山高水長,流風甚美」,為學校留下了深刻的印記。

1951年12月15日,《新武大》第31期啟用毛澤東主席的親筆字體作為刊頭,這一字體因由陳文新同學的信封而得名。陳文新,中國科學院院士、土壤微生物學家,在武漢大學農學院畢業後成為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武漢大學檔案館原館長徐正榜曾就此事致信陳文新,她回信證實:1951年5月,她收到了毛主席的信件,信封上毛澤東親筆書寫的「武漢大學」四字和「新」字成為了校報刊頭和新校徽的字體來源。

在李達擔任校長後,校報的刊頭再次更換為「李毛體」,這同樣取自毛澤東寫給李達的信封字體。

《新武大》於1957年1月出版至第222期後曾停刊,由學校政治學習委員會主辦的《學習簡報》取代,發行了98期。1958年3月,《新武大》復刊,並繼續出版至「文化大革命」前夕。

「文化大革命」期間,武漢大學蒙受了沉重打擊。李達校長遭受迫害致死,學校教學一度停滯長達四年。期間,校報的出版斷斷續續,並改名為《武大戰報》等不同形式,最終因派系鬥爭的激化而停刊。

《武漢大學報》時期

[編輯]

1970年,武漢大學恢復招生,校報於當年9月12日重新發行,命名為《武大簡報》。三年後,校報更名為《武大戰報》,但因校園內部派系鬥爭的影響而再度停刊。直到「文化大革命」結束後,校報才得以恢復,初期仍保留《武大戰報》之名,並以旬刊形式出版,共發行1至229期。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武漢大學迎來全面發展的新時期。自1978年起,學校率先在全國實行一系列教育改革,包括開創「學分制」等重要舉措。校報也隨之進入新的發展階段,逐漸走向正規化與專業化,成為忠實記錄學校改革和歷史變遷的重要平台。

1978年6月9日,第230期校報正式更名為《武漢大學》,採用毛澤東草書體的「武漢大學」四字作為刊頭。這一字體源自1953年毛澤東寫給李達校長的信封。1979年9月至1984年12月間(第263期至第393期),校報刊頭又恢復為「陳毛體」,即毛澤東寫給武大學生陳文新信件上的字體。1985年1月2日,校報定名為《武漢大學報》,此名稱沿用至今,刊頭依舊採用毛主席的草書體。

改革開放後,校報着重報道了武漢大學的教育體制改革,推出了中國高等教育領域的「武大模式」。報道內容涵蓋了恢復高考、三學期制、學分制、插班生制度、研究生招生改革等一系列創新舉措,還詳細介紹了學科建設與人事制度改革的進展。2000年1月1日,《武漢大學報》實現了從旬報向周報的轉型,進一步提升了出版頻率與時效性。

2000年8月2日,武漢大學與武漢水利電力大學、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和湖北醫科大學合併,組建新的武漢大學。合併當天,《武漢大學報》與其他三所學校的校報合併,出版了一期八版彩色報紙,展示了合校後的新形象。

四所學校的校報各具歷史特色。《武漢水利電力大學報》創刊於1954年,最初名為《武漢水利學院院刊》,歷經多次更名,直至2000年停刊。《測繪科大報》則於1956年創刊,文化大革命期間曾停刊,1980年復刊,並於2000年結束出版。《湖北醫科大學校報》創刊於1956年,曾於「文革」期間停刊,復刊後更名為《湖北醫科大學校報》,直至1999年停刊。

合併後的《武漢大學報》發行量迅速增長,由數千份增加至近兩萬份。2001年1月1日,校報版式從四開擴大為對開。2003年5月,校報推出網絡版,實現了紙質與電子版並存的出版模式,功能和傳播範圍進一步拓展。2004年11月,校報編輯部升級為武漢大學報社,標誌着校報在專業化發展上邁出了重要一步。

2003年,武漢大學迎來110周年校慶,11月29日,《武漢大學報》出版了一期60版的全彩印特刊,全面回顧了學校的辦學歷史和成就,在校內外引發了廣泛關注。2004年底至2005年初,校報舉行了創刊85周年暨復刊1000期系列紀念活動。2005年1月21日,校報再次出版八版全彩特刊,學校黨委書記、校長、院士及教授們紛紛題詞祝賀,中央宣傳部、教育部和多家國家級新聞媒體也發來賀電。全國各大高校、新聞單位和校報研究會也發來賀信,多位知名學者為校報撰寫了紀念文章。

在這一時期,校報延續了多年來積累的優良傳統,其中「校報上的名人」仍是其亮點之一。例如,1983年,伍修權將軍回到母校參加校慶時在校報上回憶道:「武漢大學是一所有着光榮革命傳統的學校,黨的創始人董必武、陳潭秋、李漢俊、李達等人早年都曾在這裏從事革命活動。」

百餘年來,武漢大學培養了100多位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自1993年以來,學校已評選出五屆共51名傑出校友。校報將這些傑出校友的事跡作為報道重點,致力於宣傳他們的成就,進一步激勵在校學生和廣大校友。

數碼化轉型時期

[編輯]

隨着數碼化、智能化發展,《武漢大學報》也因時而動,在更加貼合讀者閱讀習慣的基礎上,不斷探索報紙的轉型發展之路。2003年5月,《武漢大學報》網絡版面世,實現由紙質向電子與紙質並存的跨越,其功能大大拓展,影響輻射範圍也進一步擴大。2005年,武漢大學新聞網上線,2010年1月,《武漢大學報》與武漢大學新聞網實現「報網合一」,在全國高校中較早實現報網融合。2021年3月,微信公眾號「武大發佈」上線,作為《武漢大學報》和武漢大學新聞網的延伸,以更加迅速、更加靈活、更加貼近讀者閱讀習慣的形式報道學校重磅新聞。

2024年4月,為提升《武漢大學報》的歷史資料保存與開發利用,並推動媒體融合發展與文化數碼化建設,學校啟動了「《武漢大學報》歷史報紙數據系統」建設項目。該項目旨在通過智能化手段開發學校的文化資源,並於2024年9月1日建成並進入試運營階段。

該系統基於武漢大學自1919年以來的報紙歷史信息,運用國內先進的數據識別和標註技術,對早期的《國立武昌高等師範學校周報》《國立武漢大學周刊》《新武大》《武漢大學校刊》及合校後的《武漢大學報》等歷年報紙資料進行系統化數碼化處理,共涵蓋3785期報紙、15776版版面數據和大量文本及圖片數據。該系統精確還原了歷史報紙內容,並實現了檔案性保護,收錄新聞報道約3萬篇、歷史圖片約1萬張。系統不僅具備全面的數據完整性,還實現了高度還原,為學校的文化資源提供了全面整合、應用和管理的數碼化平台。

「《武漢大學報》歷史報紙數據系統」將曾經塵封於檔案室的紙質資料轉變為可檢索、可編輯的數字資產。通過智能化管理平台,該系統對1978年以前的歷史報紙資料支持日曆導航功能,便於用戶瀏覽版面內容;1978年以後的數據則經過規範化和結構化的統一管理,確保查詢和應用更加便捷。用戶可按關鍵詞、時間範圍、作者、標題等多種條件進行搜索,並下載所需數據。檢索結果不僅包含文章文本、版面圖像,還提供PDF文件,支持用戶快速查找所需的報紙資源。系統還具備專題製作功能,通過關鍵詞聚合相關內容,並支持一鍵導出,便於應用與分享。

該系統的建成實現了報紙資料的存儲、查閱、展示及簡報製作等多項功能一體化,充分發揮了《武漢大學報》在歷史研究和資料保存中的價值。這一數字平台不僅保障了武漢大學寶貴文化資源的高效利用,還推動了傳統史料的活性轉化和管理創新,為未來的教育、研究和文化傳播提供了堅實的數據支撐。

報刊風格特色

[編輯]

在百餘年的辦報歷程中,《武漢大學報》從管理到內容再到受眾皆形成了自己鮮明的辦報特色,具體如下:

《武漢大學報》是師生共辦的報紙。對於師生共辦,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師生共同參與辦報。對於《武漢大學報》而言,師生共同參與辦報一直是其重要特點之一。這一傳統不僅體現了武漢大學對師生主體地位的尊重和鼓勵,也展現了學校對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培養的重視。校報歷史上不乏名人辦報的佳話。例如著名法學家燕樹棠,著名教育家、國立湖南大學校長皮皓白,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在國立武漢大學工作期間,曾負責《國立武漢大學周刊》的審稿工作;在此期間著名文學家聞一多也負責過審稿工作,並親自編輯校報稿件。《新武大》創刊後,著名經濟學家董輔礽、武大原校長齊民友、陶德麟、著名生物學家楊弘遠院士等,都負責過校報的審閱或參與過編輯工作。在校報發展歷史中,學生也扮演了重要角色。例如網絡電子版的《武漢大學報》即是武漢大學的學生自己設計構建的,當中的主要人員有:武漢大學計算機系1999級學生王奎、武漢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2000級學生錢浪、武漢大學數學系1999級學生李正林,武漢大學學生白曉輝等。

師生共辦的另一方面,則體現在內容上的師生共同建設。《武漢大學報》始終秉持着「園地意識」,認為「校報是一個百花齊放的園地,是學校理論建設、文化建設的重要園地,需要師生來共同建設」,故開放了師生共同建設的欄目,包括:自強論壇、校園廣角、學者灼見、青春快車、熱點聚焦、珞珈漫步、我的大學等。《武漢大學報》注重反映師生共同關心的話題,並對熱點問題開展深度報道。在第三版「校園時空」版,熱點問題報道、專題報道、深度報道的份量不斷增大。副刊重視刊登專家學者的文章,開闢的欄目「校史鈎沉」、「書齋隨筆」、「詩詞曲園地」等對提升校園文化的層次和品位起到了重要作用。

《武漢大學報》有明確的受眾群體,即武漢大學全體教職工與學生,因此,其對報紙主題策劃上尤其具有陣地意識、橋樑意識與窗口意識。在陣地意識上,《武漢大學報》是學校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設和新聞輿論宣傳的重要陣地,充分發揮了學校黨委喉舌的作用。結合武大的學科優勢和特色,《武漢大學報》每期注重利用專題、專訪、專稿等形式對全校師生進行主題宣傳,加大典型報道力度,尤其注重開展系列報道。2001年刊發的系列報道「珞珈科技之花在西部綻放」獲得湖北新聞獎三等獎。在橋樑意識上,《武漢大學報》充分發揮學校黨委與師生、社會與學校、家長與學校之間信息溝通的橋樑作用,加強信息的傳播與主體之間的聯繫。既注重傳達學校黨委的聲音,也反映師生的建議、社會對武漢大學的要求與期待、家長對學校的關切與希望。在窗口意識上,《武漢大學報》作為展現武漢大學形象、反映學校精神風貌的窗口,內容選擇上力求通過聚焦報道教學科研一線動態、教學和科研工作的過程等來反映了武漢大學師生良好的精神風貌。例如,在《武漢大學報》第784期(1999年1月30日)頭版報道全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成果獎揭曉,武漢大學獲獎成果數再局全國第三;再如《武漢大學報》第926期(2003年3月7日)頭版報道了朱英國主持完成的一項科研項目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等。《武漢大學報》也專門開設了珞珈群星、教改視野、學科主頁、院系視點、成才在珞珈等欄目來展現武大師生的風采。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武漢大學報》不僅注重文字的力量,應時所需開設了豐富多樣且獨具特色的欄目,同時還擅長融合鏡頭語言,精妙地兼顧攝影的元素,使報道內容既富有深度又兼具視覺衝擊力,展現了多媒體敘事能力。

報刊運營機構

[編輯]

《武漢大學報》由武漢大學設立的《武漢大學報》社負責運營。該報社擁有一支結構合理、專業素質高的專職採編團隊。現有專職人員8名,其中3人年齡在50歲以上,3人介於30至40歲之間,2人為30歲以下。團隊職稱分佈較為均衡,副高職稱4人,中級職稱3人,初級職稱1人。此外,團隊中還有2名在讀博士生和3名在讀碩士生。這種師生聯合辦報的模式,與一些高校完全由學生或教職工運營校報的方式有所不同。

目前,《武漢大學報》提供紙質版和網絡版兩種形式。紙質版的策劃、采寫、編輯、出版與發行,以及網絡版的日常運行和維護均由報社負責。由於《武漢大學報》沒有獨立官方網站,網絡版內容主要通過武漢大學新聞網和校報電子報平台發佈。

《武漢大學報》社隸屬於武漢大學黨委宣傳部,具體職責如下:

新聞採編與發佈:負責《武漢大學報》及武漢大學新聞網的新聞採訪、編輯、出版與發行工作。 對外宣傳:承擔對外宣傳報道的采寫任務。 網絡運營與維護:負責新聞網與校報電子版的日常運行和技術維護。 業務培訓與交流:參與各單位宣傳員及教工通訊員的培訓和業務交流。 學生團隊管理:指導學生記者團,並負責學生發行員、編務人員及勤工助學學生的管理;為研究生助管等實習生提供指導和培養。 獎項評選與報送:負責各類新聞獎項和學術論文獎的評選與報送工作。 行業協會工作:承擔中國高校校報協會的相關工作,並履行湖北省高校新聞協會會長單位的職責。 監管與報紙核驗:按要求完成上級部門的業務檢查和報紙核驗工作。 《武漢大學報》社通過專業團隊的高效管理,保障了校報的順利運營。報社不僅在校內外宣傳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還通過學生記者團的培養和行業協會的交流,為未來新聞人才的成長奠定了堅實基礎。

報刊評價

[編輯]

多年來,《武漢大學報》堅持圍繞中心、深入基層、貼近師生,努力增強新聞報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受到師生、校友和業界好評,發表的作品被校外媒體大量收錄、引用和轉載,多次獲評全國高校優秀校報;武大新聞網入選全國高校百佳網站、中國高校十佳新聞網站;每年獲得全國和湖北省各類新聞獎項20餘件;新聞業務工作始終走在全國高校前列。截至2024年9月,《武漢大學報》共發行2726期(含《武漢水利電力大學報》《測繪科大報》《湖北醫科大學校報》)。《武漢大學報》輝煌的辦報歷史與成就奠定了其在武漢大學歷史、中國高等教育歷史、校報史上的重要歷史地位。

首先,《武漢大學報》是社會歷史的見證者。自1919年創刊以來,《武漢大學報》見證了武漢大學從自強學堂到現代高等教育機構的轉變,記錄了中國高等教育發展的重要歷史時刻。它不僅是武漢大學的機關刊物,也是中國高等教育發展的一個縮影。與此同時,《武漢大學報》所記錄和傳播的武漢大學在學術研究和教學改革方面的進展,如最新研究成果,學分制、三學期制等學制改革等,這些內容對學術界、中國高等教育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促進了學術交流和教育改革。此外,在重大社會事件和變革時期,《武漢大學報》也發揮了記錄者的作用。如五四運動、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等時期的報道,並展現了當時武漢大學師生的愛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感。

第二,《武漢大學報》是文化傳承的載體。《武漢大學報》承載並傳播了武漢大學「自強、弘毅、求是、拓新」的文化和精神。同時,通過記錄和發表眾多學者、教育家、政治家的言論和思想,《武漢大學報》對校園文化乃至更廣泛社會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

第三,《武漢大學報》是信息傳播的重要媒介。作為校園內的主要信息傳播媒介,《武漢大學報》及時向師生和社會傳遞了學校的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信息,增強了學校與社會的聯繫,提升了武漢大學的社會影響力。尤其是經《武漢大學報》網絡版的上線、與武漢大學新聞網實現「報網融合」、《武漢大學報》歷史報紙數據系統的建立,《武漢大學報》的信息承載力與傳播力不斷拓展,由紙質化向數碼化的轉換,為歷史資料的保存提供了新的途徑,同時也為未來的研究和教育提供了寶貴的數字資源。

總體而言,《武漢大學報》的歷史地位不僅體現在其作為武漢大學官方刊物的角色上,更在於它作為教育、文化、社會和學術領域的重要參與者和記錄者的角色。它的歷史地位是多維度的,對武漢大學乃至中國的教育和文化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價值。

參考資料

[編輯]

[1]https://baike.baidu.com/item/%E6%AD%A6%E6%B1%89%E5%A4%A7%E5%AD%A6%E6%8A%A5/5484187

[2]https://www.whu.edu.cn/xxgk/bnxs.htm

[3]https://news.whu.edu.cn/info/1018/32965.htm

[4]https://news.whu.edu.cn/info/1013/465157.htm

[5]"筆墨寫春秋——《武漢大學報》創刊105周年專題展」展出的相關檔案文獻資料。

外部連結

[編輯]

武漢大學

Category:使用創建條目精靈建立的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