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奉天忠靈塔

座標41°47′10.1″N 123°23′56.2″E / 41.786139°N 123.398944°E / 41.786139; 123.398944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奉天忠靈塔
從正面鳥居外看到的奉天忠靈塔
概要
地點中華民國奉天市、滿洲國奉天特別市千代田通31番地
(今中華人民共和國遼寧省瀋陽市和平區南京南街3號)
座標41°47′10.1″N 123°23′56.2″E / 41.786139°N 123.398944°E / 41.786139; 123.398944
起造1924年
竣工日1925年
拆除日約1960年
擁有者南滿洲納骨祠保存會(1924-1935)
忠靈顯彰會(1935-1942)
大日本忠靈顯彰會(1942-1945)
高度
高度24.3米
地圖
地圖

奉天忠靈塔是曾位於中華民國奉天市滿洲國奉天市(今中華人民共和國遼寧省瀋陽市)一座忠靈塔[1]該忠靈塔建設於1925年,位於當時奉天市新市區東南部的千代田通31番地[2](今中華人民共和國瀋陽市和平區南京南街3號附近),用來祭祀日俄戰爭中的日本戰歿者。[3][4][5]在該忠靈塔旁邊有一座子彈形的忠魂碑,修建於1910年,1925年忠靈塔修建時移築並翻修。[2]由於忠魂碑的形狀,有漢語別名炮子墳[註 1],也指代忠靈塔所在地塊。[6]

忠靈塔並非神社[7][註 2],不過正門(面向北偏東)處和忠靈塔前方近處各有一座鳥居

背景

[編輯]
關東都督府守備隊在日俄戰爭後建立的5座納骨祠

甲午戰爭中日本軍隊的陣亡者大多埋葬在戰場附近。日軍撤退後不少墳墓遭到當地人破壞。於是日本陸軍命令守備隊收集遺骨,並送回日本本土,臨時安置在京都泉涌寺。1902年,東京護國寺忠靈塔完工,在隆重的法事之後安葬於忠靈塔後方墓地。[3]

數年後的日俄戰爭中,日本軍隊改變了對陣亡者遺體的處理:以火化代替土葬,其後送還給故鄉的親屬。無法送還的埋葬於戰場附近。日俄戰爭勝利之後,根據樸茨茅夫和約,日本在旅順建立了關東都督府,並成立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以下簡稱「滿鐵」)以管理長春旅順一線的鐵路以及附屬的煤礦。然而前述的埋葬地點大多位於滿鐵管轄區域之外,難於管理。故而關東都督府的守備隊(關東軍的前身)奉命收集各處的骨灰,並於1907-1910年間在旅順、大連遼陽奉天安東建立納骨祠以收容。[3]

而建設忠靈塔的想法自從日俄戰爭結束便已經被提出。關東都督府從1908年起開始了忠靈塔的建設工程,在前述五處納骨祠所在地修建了忠靈塔。奉天忠靈塔即是其中之一。[3]

歷史

[編輯]
1911年的地圖上可見忠魂碑的位置基本與後來的忠靈塔相同,但忠魂碑位於接近千代田通(當時名為瀋陽大街)的北側

納骨祠修建於1910年(清宣統2年)3月,位於奉天千代田廣場。[3]當時由軍人自行籌措材料修建。由於建材質量不佳,數年後即因寒暑風雨侵蝕而導致漸漸破損。而納骨祠所在位置為奉天滿鐵附屬地,隨着遷居此地的日本人增加,市街逐漸發達,相形之下納骨祠更顯寒愴,翻修的需求也越加強烈。[2]子彈形狀的忠魂碑建於納骨祠頂部,以奉天會戰後收集的炮彈殼、廢棄槍支的金屬為原料。碑文由當時的滿洲軍總司令大山岩題寫。[2]

1923年,管理納骨祠、忠靈塔的南滿洲納骨祠保存會成立,其主要管理人員來自關東軍的高級副官和滿鐵。[9]1924年,關東軍司令官白川義則在滿鐵的支持下,開始修建忠靈塔替代納骨祠,並在同一地塊將原來的忠魂碑遷移至此重修。1925年忠靈塔完工,忠魂碑位於同一地塊東側。[2]

1935年,財團法人忠靈顯彰會成立,着手在滿洲國修建新的忠靈塔[10]:1117。南滿洲納骨祠保存會被忠靈顯彰會合併[11]:225。當時已經存在的包括奉天忠靈塔之內的5座忠靈塔劃歸其管轄。[10]:853

1939年,大日本忠靈顯彰會成立,目的是管理和修建日本國內外的忠靈塔。[12]1942年,忠靈顯彰會被大日本忠靈顯彰會合併。[13]:228

1945年滿洲國滅亡。奉天忠靈塔所保管的一部分遺骨被中國國民政府歸還給日本政府。[3]

1947年時的地圖上忠靈塔稱作「忠烈祠」

戰後忠靈塔及所在地塊則基本保持了原貌,作為公共活動空間使用,直至1960年左右被拆除[14]。1971年,中華劇場落成於原忠靈塔位置。[15]至今此地仍為中華劇場。

建築

[編輯]

忠靈塔(以及最初的納骨祠)位於整個地塊的南端,高24.3米[3]。因為所祭祀的是與俄羅斯軍隊交戰而死的軍人,忠靈塔面向北方,而非坐北朝南。忠靈塔佔地面積約565平方米,所在的廣場面積約17970平方米。[2]

子彈形狀的忠魂碑則位於所在地塊東側。[2]

所在廣場植有杏樹,附近兒童會在廣場遊玩。[16]

祭祀人物

[編輯]

奉天忠靈塔主要祭祀的人物為日俄戰爭中,在南至輯安(不含)、本溪湖(不含)、打虎山阜新,北至臨江朝陽鎮鄭家屯通遼的區域內戰死的日本軍人。[3][2]根據1942年數據,其中日俄戰爭34875人,1916年鄭家屯事件12人,1919年寬城子事件1人,九一八事變840人,共35728人。[2]

慰靈祭為每年的4月30日、10月23日[3],附近的女子學校和千代田小學的學生每年兩次到此參加慰靈祭[16]並進行義務掃除。[2]陸軍紀念日日語陸軍記念日(3月10日)也會有紀念活動,例如附近的學生會進行隊列行進。[16]

註釋

[編輯]
  1. ^ 方言「炮子兒」意為炮彈。但實際上碑體為子彈而非炮彈形狀。
  2. ^ 1933年版滿洲年鑑將忠靈塔列為「寺社」之一。[8]:417

參考來源

[編輯]
  1. ^ 満洲日日新聞東京支社 [編]. 躍進満洲概観. 満洲日日新聞社東京支社. 1941: 92 [2017-11-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10) (日語).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菱刈隆. 忠霊塔物語. 童話春秋社. 1942 [2018-0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21) (日語). 
  3.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橫山篤夫. 日本軍が中国に建設した十三基の忠霊塔 (PDF). 2014年 [2016-07-01].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6-08-09) (日語). 
  4. ^ 武儀郡教育會. 全国町村長会鮮満視察記. 岐阜県武儀郡教育會. 1927: 32,33 [2017-11-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06) (日語). 停車場正面千代田通りの大道を直進すれば、沖天に聳ゆる大塔あり、明治三十八年三月奉天大會戦に忠死せる皇軍の勇士二萬三千六百八十七名の英霊を奉祀せり、この付近一帯は彼我戦闘の最も激烈なりし地にして、我忠勇の將士は朔風凜烈皚々たる白雪を冒し、肉弾を以って敵鋒にあたり、勇戦奮闘屍々累々山をなし、慘狀目睹すべからざりしものたるをきゝ、恭しく筆をとり署名幣を奉り國家今日の隆運をいたせる洪恩を感謝す あゝ先考諸氏なかりせば、我國家は如何、彽徊顧望潸然として涙を下るを禁ぜず。 
  5. ^ 全満洲名勝写真帖. 松村好文堂. 1937 [2017-11-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12) (日語). 
  6. ^ 奉天“炮子坟”的来历. 中國民間文學三套集成 (和平區三集成編委會). 1986,. 遼寧卷. 瀋陽和平資料本 [2017-11-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10). 
  7. ^ 奉天忠霊塔. 神奈川大學非文字資料研究センター. [2017-11-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24) (日語). 社格:神社以外 
  8. ^ 滿洲年鑑. 滿洲文化協會、滿洲日日新聞社. 1933 [2018-07-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13) (日語). 
  9. ^ 佐佐木常磐. 満洲忠霊記. 南満洲納骨祠保存會. 1934 (日語). 
  10. ^ 10.0 10.1 満洲帝國政府. 満洲建国十年史. 原書房. 1969 (日語). 
  11. ^ 関東局施政三十年史. 関東局. 1936 [2017-11-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06) (日語). 
  12. ^ 種々の草木が優しく包む 忠霊塔 【高岡】. 土佐市農業協同組合. [2017-11-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7-15) (日語). 
  13. ^ 辻子 実. 侵略神社. 新幹社. 2003-09. ISBN 978-4884000264 (日語). 
  14. ^ 瀋水閒人. 【中华路拾零】炮子坟·杂八地·大剧场. 2013-10-06 [2017-11-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10). 
  15. ^ 炊煙. 《远山的月亮》亮相 中华剧场成为辽艺梦工厂. 搜狐. 2009-02-19 [2017-11-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24). 
  16. ^ 16.0 16.1 16.2 増田芳雄. 1.追想 (PDF). 人間環境科學 (帝塚山學園人間環境科學研究所). 1996, 6(別冊) (日語). 新學期はじめの蒙古風がやむとアンズの花が爛漫と咲いた忠霊塔。慰霊祭の時の相撲大會や剣道大會の催し、夏の朝のラジオ體操と夕方の盆踴り。陸軍記念日には忠霊塔前の千代田通り、つまり我が家の前を分列行進もした。 [永久失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