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孫大軍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孫大軍(1968年3月),男, 漢族,遼寧遼中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人物。1986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0年畢業於中國青年政治學院青年思想教育專業,1990年7月參加工作。現任中共呂梁市委書記。

生平

[編輯]

早年

[編輯]

孫大軍1986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6年9月進入中國青年政治學院青年思想教育專業學習。1990年7月,他大學畢業,在共青團中央青工部參加工作,擔任幹部。期間,他自1991年2月至1992年2月到河北省香河縣蔣辛屯鄉掛職,擔任共青團鄉團委書記。[1]

中組部工作

[編輯]

1994年5月,孫大軍調入中共中央組織部地方幹部局,擔任副科級幹事。此後21年他一直在中組部任職。1996年3月,他升為正科級幹事。1999年12月,他再升為副處級調研員。2000年6月,他被任命為中組部幹部二局(即地方幹部局[2])四處副處級調研員。2001年8月,他出任幹部二局三處副處長。2004年7月,他改而擔任三處調研員、副處長。2004年12月,他升任三處處長。期間,他自2004年3月至2006年5月在北京大學法學院攻讀在職研究生,獲法律碩士學位。2006年6月,他被任命為幹部二局一處處長。2012年8月,他升任幹部二局副巡視員。期間,他自2013年6月至2014年2月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第四中央督導組工作。[1]

「空降」山西省

[編輯]

2015年3月,孫大軍「空降」山西省任職,出任中共山西省委組織部副部長。同年9月起,他兼任山西省法官檢察官遴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同年12月,他升任中共山西省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明確為正廳長級。他自2016年3月兼任山西省人大常委會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自2017年4月兼任山西省法官檢察官懲戒委員會副主任委員。[3][1]孫大軍「空降」山西省之前,山西出現「塌方式腐敗」。2018年2月,時任中共山西省委組織部部長吳漢聖長治市領導幹部大會上評價稱,「孫大軍到山西工作以來,在協助省委重建政治生態、樹立良好用人導向,規範幹部選拔任用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他曾以中共山西省委組織部幹部考察組組長身份考察呂梁市、長治市幹部人選,還曾參加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省委宣講團。此外,他牽頭制訂了多項有關幹部選任與管理的政策文件。[4]

2018年2月,孫大軍出任中共長治市委書記,接替已升任山西省政協副主席的席小軍[4]期間,長治市推出「深化基礎教育改革十大行動」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十大行動」。[5][6]2019年1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在長治市召開新聞發佈會推廣介紹長治教育改革十大行動,孫大軍在會上介紹了情況。[6]「深化基礎教育改革十大行動」第七條「改革中考招生評價標準」將體重、視力自2022年納入長治市中考成績,引發了爭論。[6][7]

2021年3月,孫大軍被任命為中共呂梁市委書記。前任李正印已在2018年1月當選山西省政協副主席。[1]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1.2 1.3 孙大军任吕梁市委书记 李正印不再兼任(简历). 中國經濟網. 2021-03-16 [2021-03-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7). 
  2. ^ 潘立刚任中组部副部长. 搜狐新聞. 2013-03-01 [2021-03-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12). 
  3. ^ 中组部空降干部、山西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孙大军升任常务副部长. 澎湃新聞. 2015-12-30 [2021-03-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14). 
  4. ^ 4.0 4.1 为山西重建政治生态作出重要贡献的他有重用. 政事兒(新京報). 2018-02-03 [2021-03-27] –透過新浪. 
  5. ^ 孙大军赴科大讯飞考察并推动签订合作协议. 長治日報. 2020-08-07 [2021-03-27] –透過長子縣人民政府. [失效連結]
  6. ^ 6.0 6.1 6.2 发布《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的意见》,介绍山西长治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十大行动”成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入門網站. 2019-11-29 [2021-03-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5). 
  7. ^ 山西长治将把裸眼视力纳入中考,官方回应争议:先天性近视可直接得分. 新華每日電訊. 2020-10-12 [2021-03-27] –透過界面新聞. 

外部連結

[編輯]
中國共產黨職務
前任:
李正印
中國共產黨呂梁市委員會書記
2021年3月-
現任
前任:
席小軍
中國共產黨長治市委員會書記
2018年2月-2021年3月
繼任:
楊勤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