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輔導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重新導向自辅导

輔導Guidance)具有輔助引導之義,此詞最早是用來指稱職業輔導或學校輔導工作,隨着輔導專業的發展,發展出諮商(Counseling)和輔導(Guidance)的分別,比如美國諮商學會(American Counseling Association)最早是叫做美國人事與輔導學會(American Personnel and Guidance Association),1983 年改名為美國諮商與發展學會(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1992則改為目前的名稱。

台灣的輔導一般指的是學校輔導,在學界輔導與學校輔導一詞多為通用。[1]而輔導及諮商雖然常見於同一學系課程(如輔導與諮商學系),但兩者在服務提供者、目標及手法有所差異。[2]

在香港,輔導一詞並未細分,故輔導包括輔導(Guidance)及諮商(Counselling)兩重意思,而輔導員一般指稱英語的Counsellor。

輔導學,輔導是一種新興的教育方式。它根據動力學的原理,將生物學心理學社會學醫學、生理解剖學等與教育學有關之學術融合一體,非僅可以促成教育的功能,抑且提高教育的成效。[3]

根據美國輔導協會的定義,輔導是一個專業關係,通過輔導領導不同的個人、家庭及團體達至精神健康、健康(wellness)、教育及事業的目的。

台灣輔導工作發展

[編輯]

台灣學校輔導工作開始於1954年的僑生輔導,1958年中國輔導學會成立,並且與教育部合作,在少數學校進行輔導實驗。1969年九年國教在國民中學暫行課程標準中增列指導活動課程,並設置「指導工作推行委員會」。1991年教育部推行輔導工作六年計劃。[4]2013年通過《學生輔導法》,為台灣首部輔導專法。

精神分析學派理論

[編輯]

精神分析治療法源於佛洛依德榮格等的精神分析理論,重點是指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組成,令人們了解人的行為會被無意識的因素控制;而童年經驗亦對將來成長有深遠影響;此學派亦提出人會利用各種防衛機制去處理焦慮;透過移情作用,輔導員有機會了解對象的人際關係。

人本主義學派理論

[編輯]

根據人本主義學派,輔導的基要條件是真誠、尊重與同理心。根據羅哲斯的人本主義理論,輔導員如能本着真誠尊重同理心的態度去幫助當事人,當事人將產生建設性的性格及行為改變。羅哲斯所謂的真誠(Genuineness)是輔導員以表裏一致的自己和當事人相處,無條件尊重(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s)是對當事人無任何要求的心態下向對方表示溫情的接納,同理心(Empathy)是設身處地的從當事人的參照標準去看和感受事物。

當中常包括以下基本概念:

  1. 個體具有自由意志:個體有選擇的自由,也相同需要為選擇的結果負責。
  2. 尊重個人價值:個人都有其存在的價值,且個體的主觀經驗應被尊重。
  3. 朝向自我成長的方向,最後完成自我實現
  4. 相信人基本上是向善、向上的(性善說):人不是被本能所驅使而是能自我選擇朝向自我實現的目標邁進。

格式塔學派理論

[編輯]

格式塔療法(完型治療法)採用如對話演習、雙椅技術、責任心訓練、夢的分析等許多具體技術,這些技術用以強化來訪者的直接經驗,即「此時此地」經驗,促進情感釋放,提高來訪者的意識性,使他們了解自己所運用的心理防禦機制。依照皮爾斯的看法,悔恨是未完成事件中最常見、最惡劣的一種。當人們悔恨時就把自己給困住了。 完形治療法能實際的增進人的直接體驗,而非僅抽象的談論情境,該治療法是體驗性的。

行為療法理論

[編輯]

認知治療(CT)和理性情緒行為治療(REBT)。

REBT 基於一個假設,即人生而同時具有理性的,正確的思考及非理性的、扭曲思考的潛能。建基於這個假設,REBT獨創了A-B-C理論:A代表觸發的事件;B代表信念;C代表情緒結果或行為效果。A-B-C理論的觀點在於表示,事件不會直接導致行為效果,而是事件A透過思考歷程、個人看法作用於B,才導致情緒或行為反應 。例如絕大部分學生會在獲知考第二時感到快樂。但曾有個案中學生因而感到不快。其實考第二不會直接使學生感到不快樂,而是考第二,再透過「我必須考第一」這個不理性信念,令自己有不快樂的感覺。阿爾伯特·艾利斯認為要減輕或去除不良的情緒結果,必須對B加以駁斥,才能發揮諮商與治療的效果(E),有了效果即表示當事人有新的感覺(F)。阿爾伯特·艾利斯認為多數的人都認為觸發的事件(A)是情緒結果(C)的直接原因,他不同意,認為「思想」才是個人情緒的直接因素,所以信念(B)才是輔導的重點,所以REBT主要的治療方法是教導和辯駁。

參考文獻

[編輯]
  1. ^ 葉, 一舵. 臺灣學校輔導發展史. 台北: 心理. 2013. 
  2. ^ 導師輔導資源百寶箱使用說明 (PDF). [2023-03-1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3-03-14). 
  3. ^ 蔣建白. 中國教育問題. 台北: 正中書局. 1972. 
  4. ^ 宋湘玲、林幸台、鄭熙彥. 《學校輔導工作的理論與實施》. 復文圖書. 1991. 

郭正,李文玉清等。<輔導與諮商,多媒體自學教材學習指南之理性情緒行為治療>香港,香港教育學院(P.1-23)

  1. "P.87-98, 林孟平(1992)。<輔導與心理治療>。香港:商務。"
  2. "Daniel Gartrell, A Guidance Approach to Discipline, New York: Delmer Publishers Inc., 1994."
  3. 諮商與心理治療。Richard S. Sharf
  4. "路珈。《心理學得分秘笈》。台灣,94年:1-20。

研究書目

[編輯]
  • 林孟平:《輔導與心理治療》(香港: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2008)。
  • 岳曉東:《登天的感覺——我在哈佛大學做心理諮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