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氏流星錘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丁氏流星錘甘肅拳術,為中國武術流派之一,是甘肅臨夏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源流[編輯]

丁氏流星錘是流傳在臨夏市的武術,據傳說,流星錘盛行於明末清初,為江湖遊俠抗清尚武之志士所習用,主要由於防身[1]。丁氏流星錘由丁戰彪首創,流星錘頂端的軟繩上可以栓一些五顏六色的綵綢做裝飾及掩護,使其看起來像繡球一樣[2]

介紹[編輯]

流星錘形狀為菱形,它有14個平面、24個棱尖、28個棱,頂端有象鼻孔和六個鐵環。精於流星錘技法的民間武師運用自如,像棍、槍一樣[1]。以纏腿、纏肘、纏腰、纏脖、纏腳、纏膝、纏背、過襠這些動作來麻痹別人的視線,使其認為練習者被繩子繞了起來,然而乘其不備瞬間將錘拋出去 ,使其措手不及而取勝。其最獨特的套路風格是北斗七星錘與丁氏五孞錘他的運行路線和招式是以北斗七星為式東西南北中五個方位去完成,聲東擊西、指上打下,暗中藏錘[2]

套路[編輯]

丁氏流星錘共有六個系列套路:丁氏繩鏢、丁氏九節鞭、陰陽八卦錘、五孞錘、八字錘、北斗七星錘,每一個套路的動作纏、繞、點、鏢等動作都由舞花來過度銜接來完成[2]

來源[編輯]

  1. ^ 1.0 1.1 临夏非遗艺人练功不辍 传承丁氏流星锤. [2022-12-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30). 
  2. ^ 2.0 2.1 2.2 丁氏流星锤-临夏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2-12-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