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亞洲女子大學

座標22°21′29″N 91°49′26″E / 22.358131°N 91.823843°E / 22.358131; 91.823843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亞洲女子大學
創辦時間2008年 (2008)
學校類型私立、國際
校監彭雪玲
學生人數700+
校址孟加拉國吉大港市
22°21′29″N 91°49′26″E / 22.358131°N 91.823843°E / 22.358131; 91.823843
網站asian-university.org, auw.edu.bd
位置
地圖

亞洲女子大學是一所位於孟加拉國吉大港市的國際性大學。該大學錄取學生僅以學生的成績為依據,不管學生的家庭收入如何。

概述[編輯]

亞洲女子大學建於2008年,位於孟加拉國的吉大港市,是一所寄宿文理學院,提供文理學術本科課程。在2004年亞洲女子大學奠基儀式上,孟加拉國總理卡莉達·齊亞發表講話指出:「這所大學不僅將為孟加拉國、而且還將為亞洲其他國家的貧困女學生提供上大學的機會。」[1]

2008年3月,亞洲女子大學啟動了第一個學術預科班項目,共有130名來自孟加拉國斯里蘭卡尼泊爾、印度、巴基斯坦和柬埔寨的年輕女學生參加了該課程:該課程項目第一個班的女學生於2009年7月畢業,繼續攻讀本科課程,於2013年大學畢業。據統計,截止至2012年,亞洲女子大學所招學生來自12個國家或地區:阿富汗、孟加拉、不丹、柬埔寨、中國、印度、緬甸、尼泊爾、巴基斯坦、巴勒斯坦、斯里蘭卡和越南。

亞洲女子大學還獲得了來自澳大利亞、香港、日本和英圍相關組織的援助,有益於大學資金運轉、學術建設和其他相關事宜。亞洲女子大學是一所全球組織機構共同支持的大學,且該校的女大學生多為貧困家庭出身,少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因此,學校為她們設置了獎學金制度,作為對她們的獎賞、鼓勵與肯定[2]。它的博雅教育課程主要集中於社會分析、倫理思維、文明史、自然科學與數學、修辭、哲學、政治、經濟、亞洲文化以及其他社會科學領域。正如其教育願景所指出的,亞洲女子大學致力於向區域內最有前途的年輕女性提供高質量的高等教育,而不論她們的家庭社會背景、家庭狀況和經濟地位。因此,只要是有才能和有天賦的學生,即便是來自貧困家庭、偏遠地區,或者是難民出身也會被學校錄取並且得到資助以完成大學學業[3]

參考[編輯]

  1. ^ 周江林著. 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研究.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5.05: 357. ISBN 978-7-208-12923-8. 
  2. ^ 張艷秋等著. 世界女子大学. 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2014.09: 118. ISBN 978-7-5657-0982-1. 
  3. ^ 姜有國著. 全球博雅教育. 青島: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 2014.06: 194. ISBN 978-7-5670-06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