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伊利沙伯·麥克林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伊利沙伯·麥克林
出生1952年 編輯維基數據
波啟浦夕 編輯維基數據
就讀學校
職業詩人作家 編輯維基數據
獎項古根海姆獎 編輯維基數據

伊利沙伯·麥克林(Elizabeth Macklin,1952年)是一位美國詩人

生活[編輯]

她在紐約州立大學波茨坦分校和馬德里康普頓斯大學學習西班牙文學。 1974年至1999年,在《紐約客》工作,居住於紐約市

直到 2000 年 2 月,她在西班牙的畢爾巴鄂呆了一年。[1]

她擔任巴斯克文學系列的翻譯。 [2]她的作品曾發表在《國家》《新英格蘭評論》《新共和》《紐約客》、 [3] 《紐約時報》《巴黎評論》[4] 《三便士評論》[5]《耶魯評論》[6]

獎項[編輯]

  • 1990年英格拉姆·梅里爾詩歌獎
  • 1993古根海姆詩歌獎學金[7]
  • 1999艾米·洛厄爾詩歌旅行獎學金[8]
  • 2005年美國筆會中心筆會翻譯基金資助

作品[編輯]

詩歌書籍[編輯]

選集[編輯]

批評[編輯]

翻譯[編輯]

點評[編輯]

2000 年 5 月, 《紐約時報》Deborah Weisgall 指出: [10]

圍繞着她的詩歌,伊利沙伯·麥克林把語法作為一種脫離的支架。她建立了不穩定的平台,使她能夠看到她的過去和她的家庭,並對記憶中混亂的痛苦進行分類:檢查真相的欺騙性面。這些詩歌解析了生活的句子。緊張來自於麥克林如何測試語法的能力,既作為隱喻,又作為語言的原材料,來包圍她的斜視和緊急問題。有時她的語法是俏皮的。她在一種改變的狀態下,看着一縷煙升起,"高,最高,更高"有時也是嚴肅的。

參考[編輯]

  1. ^ Elizabeth Macklin. [2023-06-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02). 
  2. ^ Center for Basque Studies. [2023-06-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4-09). 
  3. ^ Search. The New Yorker. [2023-06-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13). 
  4. ^ Review, The Paris; Plimpton, George. The Paris review book of heartbreak, madness, sex, love, betrayal, outsiders, intoxication, war, whimsy, horrors, God, death, dinner, baseball, travels, the art of writing, and everything else in the world since 1953. 2004-09-01. ISBN 978-0-312-42239-4. 
  5. ^ Threepenny: Issue 58, Summer 1994. [2023-06-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8). 
  6. ^ Yale Review | vol. 87, no. 3. [2009-06-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4-18). 
  7. ^ Elizabeth Macklin - John Simon Guggenheim Memorial Foundation. [2009-06-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03). 
  8. ^ Amy Lowell Poetry Traveling Scholarship- List of Past Recipients. [2023-06-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09). 
  9. ^ The Best American Poetry 1991, Guest Edited by Mark Strand. [2023-06-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2). 
  10. ^ Deborah Weisgall. YOU'VE JUST BEEN TOLD Poems. The New York Times. May 14, 2000 [2023-06-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3).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