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惠平
凌惠平是2002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江蘇省連雲港出土的一具西漢時期的女屍,是繼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女屍、湖北江陵鳳凰山漢墓男屍之後發現的第三具漢代濕屍[1]。
發掘
[編輯]2002年7月7日下午4時多,連雲港海州區朐陽鎮雙龍村花園路基建工地上,一些豎條木板和一具完整棺木被挖掘出來,次日又發現了三口棺木。連雲港市博物館相關工作人員來此勘探和判定後認定此處為一處漢代墓葬,年代為西漢晚期。整個墓的結構為一穴兩槨四棺墓,四具棺木均保存完好。其中南槨室內棺被編為4號棺,北槨室內由南往北依次編為1號棺、2號棺、3號棺,棺材隨後被運往連雲港市博物館。7月9日,在連雲港市博物館內,3號棺棺蓋被打開時,棕褐色棺液里有一具古屍,皮膚大部分已變成棕褐色,局部灰黃,有一定的彈性。頭髮局部脫落。屍體為女性,身長1.58米,年齡在50歲左右。其3號棺內的文物中,發現有一枚邊長為1.3厘米的龜鈕青銅印章,上刻有文字「凌惠平」,此外3號棺內還出土了漆方盒、漆線繞、漆尺、漆針筒、四乳四螭鏡、衣物疏、梳篦等文物[2][1]。
而該漢墓其他3口棺內僅有零星遺骨,同時,在同一個墓葬里同時出土的男主人棺里有一枚正方形龜鈕青銅印,但字跡模糊不清,無法辨認。男主人的顱骨保存完好,男棺的槨板內側刻有「東公」二字。而從出土木牘的文字記載內容分析,當時東海太守、河南太守等地方官員都派官吏前來參加葬禮[1]。
2002年7月13日,上海自然博物館遺體防腐研究所研究員徐永慶來到連雲港,察看了女屍後認為這具古屍可以長期保存,但局部如右腹部、頭面部、肩部已有腐爛跡象[3]。
2002年12月,中國刑警學院教授趙成文對凌惠平頭像進行復原[4]。
女屍研究
[編輯]2003年6月,醫學專家對凌惠平進行了掃描和屍體解剖顯示,女屍左眼球比較完整,腦組織萎縮約一半,但保存完整。大腦額葉溝回清晰,小腦呈碎塊狀,三叉神經保存完好。女屍身高1.58米,體重24公斤,屍體毛髮基本黑色,夾有白髮。頭髮髮根清晰。腹部、頸部等部位皮膚局部破損,腹部有創傷。其他部位皮膚保存完好,肌肉牽拉有彈性和韌性,脊柱很直,足底紋路清晰。女屍內臟器官大部分粘連在一起,心、肝、肺等萎縮嚴重,但保存完整,心、肺、肝腸可以分辨。心包無粘連。氣管、食道、胃、腸等中空器官,管壁已薄如紙狀。女屍的肺部呈灰色,似乎存炭類物質。女屍牙齒29顆牙齒保存完好,但磨損程度比現代人大。根據對女屍棺液樣本的測試,PH值為7.55呈弱鹼性。相關專家把女屍內臟器官提取出來,解剖結束後,用紗布填充屍體腔體,再用粘膠把刀口粘合起來[5][6]。
2007年,南京相關生物學者取得古屍標本,試圖提取古屍DNA,但古屍標本內細胞崩解,細胞核消失,超微結構破壞,提取DNA失敗[7]。
對外開放
[編輯]2008年8月28日,連雲港市博物館內的「千古之謎——凌惠平」陳列展正式對外開放[1],展示了凌惠平的屍體,以及出土的墓葬文物[4]。該陳列區域自建成開放以來,每年參觀觀眾20餘萬人次。2015年10月起,連雲港市博物館開始對凌惠平展廳進行大規模改造升級,展廳於2019年5月1日重新對遊客開放[8]。
參考資料
[編輯]- ^ 1.0 1.1 1.2 1.3 江苏连云港出土汉代女尸皮肤新鲜(组图). 新浪網. 揚子晚報. [2020-0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9-05).
- ^ 连云港千年古尸之谜待解 刑警专家要再绘复原图. 遼沈晚報 (人民網).[失效連結]
- ^ 海州雙龍漢墓搶救性發掘親歷記 (PDF). 《連雲港史譚》. : 32–33.
- ^ 4.0 4.1 ●千古之谜—凌惠平. 連雲港市博物館. [2020-0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13).
- ^ 打开两千年之谜 连云港市汉代女尸解剖追记. 新浪網. 解放日報.
- ^ 海州双龙汉墓. 連雲港市博物館. [2020-0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16).
- ^ 南京医大专家尝试提取DNA“复活”千年女尸. 科學網. 現代快報.
- ^ 5月1日,《千古之谜——凌惠平》展厅重新对游客开放. 新浪網. 連雲港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