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鰍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南部鰍

未予評估IUCN 3.1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輻鰭魚綱 Actinopteri
目: 鯉形目 Cypriniformes
科: 鰍科 Cobitidae
屬: 鰍屬 Cobitis
種:
南部鰍 C. australis
二名法
Cobitis australis
Chen, Chen維基數據所列Yi-Feng Chen & He維基數據所列De-Kui He, 2013

南部鰍輻鰭魚綱鯉形目鰍科的其中一,為溫帶淡水魚,分佈於亞洲中國珠江水系的鬱江邕江流域,體長可達8.3公分,棲息在底層水域,生活習性不明。南部鰍是采自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邕江和鬱江鰍屬Cobitis1新種。通過擴增其線粒體細胞色素b基因,與已知鰍屬和益秀朝鮮鰍屬Iksookimia物種進行遺傳距離比較,並構建系統發育樹,結合形態分析,確認其為1新種。

體形特徵[編輯]

南方鰍與本屬其它種類的區別主要為:噶氏斑紋分界不明顯(Gambetta's pigmentation pattern),斑紋具兩性異形。雄性背部斑紋不規則,約17~20個,背鰭後斑紋融合為馬鞍形;雌性背部斑紋約13個,背鰭前斑紋在體側延伸為三角形。體側中線11~13個不規則的"V"形或倒三角形斑紋,雄性頭後4~5個小斑紋,雌性1~2個小斑紋。背部和體側中線之間為形狀和大小不規則的斑紋,雄性多於20個,該處斑紋與背部和體側中線斑紋有融合;雌性少於20個,無融合。背鰭和尾鰭各具有4~5列點狀條紋;雄性胸鰭第1根分枝鰭條基部的骨質突起(laminacir cularis)指狀,第1根分支鰭條延長,胸鰭似旗狀;體鱗較大,延長,卵圓形,鱗焦略大,基位;頦葉不發達,末端鈍圓;須短,其長等於或略小於眼徑。[1]

參考文獻[編輯]

擴展閱讀[編輯]

維基物種上的相關資訊:南部鰍


  1. ^ 陳詠霞;陳毅峰;何德奎. 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珠江流域鳅属一新种. Zoological Systema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