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中搜聞
印中搜聞 | |
---|---|
類型 | 傳教士刊物 |
版式 | 線裝書冊式 |
創辦者 | 馬禮遜、米憐 |
出版商 | 恆河外方傳道團 |
創刊日 | 1817年5月 |
停刊日 | 1822年4月 |
語言 | 英文 |
總部 | 英屬馬六甲(今馬來西亞馬六甲州) |
《印中搜聞》是由傳教士馬禮遜與米憐,於1817年5月在英屬馬六甲(今馬來西亞馬六甲州)創辦。從創刊到停刊,《印中搜聞》正式發行五年,共分為3卷,20號。1822年6月2日米憐於馬六甲逝世,導致 《印中搜聞》被迫停刊。米憐在發刊詞中說,創刊的目的是為了讓東方的傳教士了解關於歐洲和亞洲的消息,成為互相溝通與更新各地傳教動態的媒介。
歷史
[編輯]背景
[編輯]1813年7月,米憐與妻子抵達澳門,原本欲協助馬禮遜展開一系列的傳教活動,但由於清政府當時實行禁止基督教在華傳教活動的政策,因此米憐不能以傳教士的身份在廣州合法居住。此外,信奉天主教的澳門葡萄牙當局以米憐來澳「具有宗教性目的」,「可能巡海羅馬天主教會的利益」為由,在打抵達的第二天,就做出他不得在澳門居留的決議。[1] 由於突發狀況的出現,米憐只在廣州秘密逗留幾個月,便於1814年春乘船前往馬六甲,向當地華人進行傳教活動。經過考察與與當地官員洽談後,他重返廣州與馬禮遜商討,並決定在馬六甲建立傳教會所。
米憐在馬六甲創立會所的目標有以下幾點:建立一個書院(英華書院)、創立一家印刷機構並負責影印與創辦一份中文月刊、一份英文季刊以及傳教書籍。
創刊
[編輯]1815年春,在米憐離開廣州的前一夜,他和馬禮遜共同擬訂了一個名為「恆河外方傳道團」的計劃,這份計劃將由馬禮遜與米憐共同實施。這份計劃的第8點即是「極之盼望有一份小型的英文期刊,用以促進倫敦會在印度各地宣教點的團結和合作,並普遍推動對基督教倫理的愛慕和實踐。此計劃擬在馬六甲儘速推進,並邀請主內同工參與其事」。[2]由此可見,在《印中搜聞》發行前幾年,馬禮遜和米憐早已將創辦這份刊物列入計劃的一部分。這個計劃的第4點是「擬在馬六甲發行一份小規模的中文雜誌」[3],結果米憐到達馬六甲的當年就創辦了《察世俗每月統記傳》,而《印中搜聞》的創辦,則是在他到馬六甲生活的兩年之後才開始編撰。
米憐在發刊詞中說,創辦這份刊物是為了使倫敦會在東方的傳教士了解關於歐洲和亞洲的各種消息,為他們提供互相溝通的媒介,使他們得以相互了解各地傳教動態[4]。《印中搜聞》與《察世俗每月統記傳》的編輯方向大為不同,該刊主要以刊載三類文字為主:其一,關於傳教動態的敘述性文字,主要的傳教士的報告和信件摘編;其二,一般性報道,主要是世界各地基督教狀況的簡要說明;其三,各種雜錄,包括傳教士所在國家的文學、哲學、歷史等等的評述,以及各國著述的譯作。[4]。最終,《印中搜聞》以刊載有關中國與東南亞地區社會與歷史文化為主,而傳教的消息與內容反成了次要內容。
米憐曾對該刊的風格做出以下說明,說他主張「實用性優先於高質量。對那些希望在其主要論題上獲取真正信息的人來說,本刊不會辜負他們的關注。那些願意且有資格提出責難和批評的人,也會發現足夠的空間」。
辦報
[編輯]《印中搜聞》前後只發行了5年,共3卷,正文共有1001頁。其中,第1卷1-6號,時間自1817年5月至1818年10月;第2卷7-14號,時間自1819年1月至1820年10月;第3卷15-20號,時間自1821年1月至1822年4月,各卷頁碼是連續編排的。[5]
《印中搜聞》各期的篇幅均有所不同。第1卷第1號正文只有18頁,第2號20頁。第3號增加到40頁,第4號則達52頁,但第4-5號又減少到40餘頁。第2卷各期的頁數也各有不同,如第7號48頁,而第8號則近70頁。其後各期的頁數多在60頁左右,第14號則近80頁。第3卷的情況與第2卷相仿佛。[5]對此,米憐在第3捲髮刊詞中說:「一旦訂戶數量足夠支持由此會產生的更多費用,我們就準備滿足這種願望。」[6]
《印中搜聞》的發行雖然屬於「恆河外方傳道團」工作計劃的組成部分,也得到了倫敦會海外傳教差會的肯定,但它並未得到差會經費的支持。倫敦會的司庫在1819年的一封給馬禮遜的信中說,該刊「辦得很好。由於該月刊的性質有點太過廣泛,本會難於確實無疑地予以認可」。[7]1818年2月,「恆河外方傳道團」做出的決議中其中一項包括:《印中搜聞》「目前由馬禮遜和米憐兩位先生合資經營。兩人須向倫敦會歸還先前所支付的一切有關費用」。[8]由此可見,米憐與馬禮遜兩人須以私人款項來支撐《印中搜聞》的出版與發行。
停刊
[編輯]從米憐在1820年出版的一部著作中的表示,我們可以看出《印中搜聞》的發行量並不理想。「我們在印度這一邊的英語讀者數量很小,寄到歐洲等地。則所費甚巨,且不穩定。但即使她始終只能勉強維持,只要對傳教士和普通的知識進步有所幫助,就會一直辦下去」。[9]。
除此以外,米憐在馬六甲除了需忙於日常的傳教事務之外,他尚須承擔管理一個書院、一份中文月刊、一份英文季刊、一個印刷出版機構等的重任。在壓力如此大的情況下,外加上人手的短缺與資金上的壓力,種種壓力的疊加之下很大程度的損害了米憐的健康。此外,米憐的妻子於1819年春病逝,進而使米憐的病情日漸嚴重。
1822年6月2日,米憐在馬六甲逝世,享年三十七歲。
主要內容
[編輯]由於,《印中搜聞》仍是由傳教士所創刊與經營的刊物,因此存有有關傳教動向的消息在所難免。如第1號「傳道團消息」,包括對南洋、廣州、馬六甲、加爾各答、馬德拉斯等地傳教消息的報道。其中,米憐對其親自管理的馬六甲傳教站的各項事業的報道,是最為詳細的。[5] 此外,在南洋其他地區的傳教站所舉辦的活動消息的報道也是《印中搜聞》的關注對象。
除此以外,以上欄目偶爾也會刊登關於亞洲地區基督教傳播的評論,與這些地區的本身信仰與風俗的一些批判性文字與內容。此外,欄目還包含了一些討論《聖經》翻譯成亞洲文字的理論和方法等的理論性文章以及如何在亞洲地區遵守安息日等宗教性話題。而在某一些時刻,這份刊物也報道悼詞,如:譚信夫人(Mrs. Thomson)、米憐夫人(Mrs. Milne)、馬禮遜夫人(Mrs. Morrison)去世後,《印中搜聞》都曾發表長篇文章,介紹其生平,並進行緬懷。[5]
《印中搜聞》的第1、2期由「各傳道團報道」、「一般新聞」、「雜錄」3個部分組成,其中「各傳道團消息」的內容涉及中國、印度、東南亞和南非的傳教機構。自此以後,這些傳教機構的消息成了《印中搜聞》上的固定內容,基本上會固定出現在各期的欄目內容中。但從第3期開始,首要欄目的位置換成了以「印中雜錄」為主,而先前的「各傳道團報道」則被換成了刊物中的最後一個欄目。「雜錄」的部分主要以「大事記」為主,它以報道中國政治與社會新聞為主軸,但同時兼容朝鮮、日本等國所發生的社會動向與新聞。
從第4期開始,雜錄的部分增加了「譯文」的分欄,隨即刊登一些有關中國與東南亞國家文獻的英譯文。這種欄目編輯的重新調整,可以表現出編者欲對刊物的呈現方向與方式做出調整,從最初的以傳教事務為主的報道方式,轉為以亞洲地區中多個國家的社會與歷史文化為主軸。但第2卷第12期開始,此欄目編排顯得較為混亂,「大事記」和「譯文」兩個分欄的設置不太嚴格。在這兩個部分之間的第2個部分,是「論說、傳教短簡等」,一般發表傳教士們討論傳教理論、方法和具體問題的文章和信件,此外還有答問的小欄目,用以討論與傳教相關的問題。從第5期開始,在這個欄目中長期連續刊載「中國書目」,介紹一些在作者看來有代表性的中國文獻。[5]
《印中搜聞》的第1、2卷基本上採用以上的欄目結構。第3卷首期(第15號)開始,「印中雜錄」欄目從原來的名稱更改為「印中文化」,重點介紹中國和其他地區的文化。第2部分更名為「印中基督教雜錄」,登載關於傳教學和護教論方面的文章,以及一些傳教消息,與先前的「各傳道團消息」有部分相似之處。而原來第一部分的「大事記」被移至」第3部分跟名為「印中新聞」的欄目。可見,第3卷的內容較之第1、2卷有相當大的變動,反映米憐在編輯方面有了新的思維與方向,並對刊物進行了大幅度的調整。
影響
[編輯]《印中搜聞》以中國作為主要關注對象。該刊中關於中國的內容,可以分為三類。一是關於傳教士(即馬禮遜和米憐)在中國(廣州-澳門)活動的情況;二是關於中國社會、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各方面動態的報道;三是關於中國歷史文化、政治制度等方面的學術研究。對中國政治、經濟和生活等方面的現實狀況的報道,內容更為豐富。該刊多次發表文章,強調了解和研究中國的重要性。[10]
《印中搜聞》中的報道所涉及的領域與內容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清政府的動態、地方政府的新聞、司法制度的變更、社會治安問題、中西雙方關係、中國社會的風俗習慣、社會道德狀況、生活水平、宗教信仰,以及廣州的對外交往等等,有時譯載相關的上諭、奏摺、文牘、告示等文獻。透過刊物文章的呈現提供讀者更全方位了解與加深對中國的印象的機會。
這類對中國的報道,不僅得以讓當時的西方讀者得以了解到中國的情況,更為多年以後的現在研究中國社會史的學者提供了素材、文獻與研究方向。《印中搜聞》中部分報道的具體細節如今在中文資料庫里已難以尋覓。雖然19世紀前期的歷史背景下,西方社會對中國的報道形式與內容都是以西方文化的價值觀為坐標,進而對中國,乃至亞洲文化進行評判,但這些報道卻是了解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西方對中國形象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此,這些報道無論是作為當年的實際影響,倘或今天的史料研究來看,它們都具有不可忽視的價值。
相關條目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William Milne, A Retrospect of the First Ten Years of Protestant Mission to China, Malacca: 1820, pp. 103-104.
- ^ [英]馬禮遜夫人編、鄧肇明譯:《馬禮遜回憶錄(全集)》,第203頁。
- ^ [英]馬禮遜夫人編、鄧肇明譯:《馬禮遜回憶錄(全集)》,第202頁。
- ^ 4.0 4.1 Introduction, The Indo-Chinese Gleaner, vol. 1, no. 1, pp. 5-12.
- ^ 5.0 5.1 5.2 5.3 5.4 《印中搜聞》導言,吳義雄,Indo-Chinese Gleaner
- ^ 「Introduction」, The Indo-Chinese Gleaner, vol. 3, vii.
- ^ [英]馬禮遜夫人編、鄧肇明譯:《馬禮遜回憶錄(全集)》,第274頁。
- ^ [英]馬禮遜夫人編、鄧肇明譯:《馬禮遜回憶錄(全集)》,第258頁。
- ^ William Milne, A Retrospect of the First Ten Years of Protestant Mission to China, p. 192. 米憐在該刊第3卷的發刊詞中在此說明了這一狀況。
- ^ 《印中搜聞》導言,吳義雄,Indo-Chinese Glea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