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古成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古成之
國家南漢國/北宋帝國
姓名古成之
亞奭
出生不詳
逝世不詳
《古成之集》

古成之(947年-1007年),字亞奭河源縣回龍古嶺人(今廣東河源市)。

生平[編輯]

早年,古成之在羅浮山隱居讀書10多年,「力學不怠,淹貫群籍」[1],且常草履布衣入山採藥,為人治病。

宋太宗雍熙元年(984年),廣南東路推薦一人上京考試,他被選中。在書面考試中,他考第二名。在皇上召見唱名賜策前夕,被嫉妒「廣南人居其上」之人暗中用啞藥陷害,致使次日宋太宗召見唱名賜策時,成之不能說話,無法應試,「帝怒,命扶出之」。成之第一次考試落第。[2]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再舉,登第中進士,同榜28人列19,時年42歲。

古成之中進士後,出任真定府(今河北正定元氏縣尉。不久提任青州益都知縣。淳化三年(992年),經選拔館職的考試,被任命為秘書省校書郎至道元年(995年)以朝官身份出任綿州(今四川綿陽魏城縣知縣。咸平五年(1002年)任綿竹縣知縣。

古成之在四川多年,不帶家屬同居,對人則仁愛寬厚,「為政愛民為本,不事刑撲」。他任魏城縣知縣時,正值李順之農民起義,局勢混亂;成之「運米以濟飢,發藥以療疾疫」,救活數千人。以後又大力組織發展民生,興辦教育,使「逆亂之素一變」。其事跡載《河源縣誌》、《惠州府志》、《廣東通志》等。[3]

著作[編輯]

著作在宋代曾編有《古成之集》三卷印行,後佚。今存有《憶羅浮》七律二首,《游天通真身塔》五律一首,《詠羅浮大小石樓》五律一首,《詠貪泉》五律一首,以及《湯泉記》和《游羊城五仙觀》七律等。

參考資料[編輯]

  1. ^ 鄺奕俊; 李希邕; 李麟錫. 連結至維基文庫 河源縣志. 維基文庫. 河源. 1689 (中文). 
  2. ^ http://www.kjgy.org/kjmrshow.asp?id=681[永久失效連結]客家古邑網,2009年2月15日
  3. ^ 《河源縣誌》(2000年版)第十一篇第一章,人物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