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太和城隍廟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太和城隍廟位於安徽省阜陽市太和縣黌學街。始建於元代,元至治元年(1321年)重修,明嘉靖年間重修,清道光光緒年間先後修茸。1941年被日軍焚毀,現已無存。太和城隍廟坐北向南,東與孔廟毗鄰,城隍廟的戲樓兩側磚雕尤為精緻。[1][2][3]

參考資料[編輯]

  1. ^ 政協太和縣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 细阳春秋 第5辑.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安徽省太和縣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 1989: 137-138. 
  2. ^ 劉敬堂編著; 楊新主編;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阜陽市委員會編. 阜阳群众艺术史. 合肥: 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 2018: 120. ISBN 978-7-5650-4241-6. 
  3. ^ 《(民國)太和縣志·卷一》. 城隍廟:在縣治南。其可考見者元至治重修碑,明洪武二年封顯佑伯勑書青牋、金書尙存。嘉靖間士民重建,孫崇德有記。清乾隆、道光、光緒間,知聮、成兆豫、雷時夏、王樹中先後修葺,皆有記。按:城隍之祀始於唐,至明初封縣城隍伯爵,後改稱縣城隍之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