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宋珏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宋珏繪《山樓對雨圖》(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宋珏(1576年—1632年),字比玉,號荔枝仙。福建莆田人。[1]

中年流寓金陵(今江蘇南京)。工書畫。[2]鄭王臣評:「比玉詩思軒爽流逸,不在松圓(程嘉燧)、檀園(李流芳)之下。」崇禎四年(1631年),客死吳門[3],家貧無子,顧夢遊錢謙益為寫墓表。著有《荔枝譜》一卷、《宋比玉遺稿》。[4]

註釋[編輯]

  1. ^ 民國《福建通志·文苑傳七·清一》載:「宋珏,字比玉,莆田人。少為諸生,不能俯首帖括,以就舉子尺幅,不屑與鄉裏衣冠相隨行,鬥雞走狗,滅沒里巷間。自年三十餘,負笈入太學,僑寓於武林、於吳門、於金陵,滯淫不歸,卒以客死。其為人也,以文章為心腑,以朋友為骨肉,以都會為第宅,以山水為園林,以詩酒為職業,以翰墨為娛戲。好為詩,才情爛漫,信腕疾書,不加持擇。善八分書,規撫《夏承碑》,蒼老深穆,骨格斬然。至用其意於圖書,古無是也。人稱為莆田派,海寧周春《論印詩》云:『聞說莆田宋比玉,創將漢隸入圖書。』畫出入二米、仲圭、子久,不名一家。嘗從人便面,得程嘉燧《荔枝酒歌》,寤嘆慨慕,必求得其人而後已。兄事嘉燧,久而益共。其歿也,嘉燧撫之瞑,而含程宋之交,君子以為有終始也。(牧齋《初學集》、《明詩綜》、《廣印人傳》)。」
  2. ^ 民國《莆田縣誌》卷二十九「文苑傳·明」:「宋珏,字比玉,號荔枝仙人,少負才藻,踔厲風發。為諸生,不屑俯首帖括,以就舉子業。年三十負笈入太學,僑居金陵、吳門、武林山水,浩然自得,嘗從人便面,得程孟陽嘉燧《荔枝酒歌》,寤嘆慨慕,必求得其人,以兄事之。又與李流芳交好,流芳築墊巾樓居之。卒於吳,孟陽撫之,始瞑。錢牧齋欲引延陵贏博之義,欲窆之虞山。其家不可,卒歸葬。既歿十餘年,顧與治乞牧齋表其墓。自金陵來閩,訪其墓而奠之。珏為詩縱橫穿穴,信其手腕,出於心腎,猶無與也。善八分,規模《夏承碑》,谷山鄭簠其高足也。善書而尤工畫山水,出入二米、子久、仲圭,不名一家。飲酒至數斗,求畫者伺其醉,出絹,聽其揮灑。筆墨飛動,人以為張旭、顧愷之復生,意有所不可。雖王公大人求之,不與也。嘗刻匯集蔡君謨字,刻為《古香齋帖》四卷行世。同時有林雒鼎,字定於,號迂公,師珏八分書,為入室弟子。」
  3. ^ 《興化府莆田縣誌》載:「客死石城,歸葬於莆」。
  4. ^ 民國《福建通志》「藝文志卷六十四·集部二」載「《宋比玉遺稿》為莆田宋珏著。《漁洋詩話》云:『比玉善八分,小詩亦工。』按:比玉,明末國子生,及交漁洋,入諸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