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烏事件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尋烏事件,原稱尋鄔事件,又叫白軍團匪進據尋城的事件,是反羅明路線運動的一部分,指的是1932年11月中國工農紅軍控制下的尋鄔縣城被粵軍佔領以及所引發的批判鄧小平的事件,使得反羅明路線影響波及到江西,並導致之後的鄧、毛、謝、古事件的發生[1]

內容[編輯]

1932年11月下旬,粵軍利用紅一方面軍主力發動建黎泰戰役之機,向蘇區進攻,最後由粵軍第八師佔領尋鄔縣城。尋鄔被佔後,會、尋、安中心縣委書記鄧小平筠門嶺召開會、尋、安三縣縣委書記、縣蘇主席、軍事部長聯席會議,決定開展游擊戰爭[2]

不久恰逢反羅明路線運動發起,中共中央局領導人認為尋鄔被佔,是鄧小平在執行「逃跑退卻的機會主義路線」和「會、尋、安的羅明路線」。1933年2月23日,中央局刊物《鬥爭》上發表了一篇題為《什麼是進攻路線》的署名文章,認為「許多的地方黨部對於進攻路線的執行,表示了不可容許的機會主義動搖,甚至完全走到相反的逃跑退卻的機會主義路線」,點名批判會、尋、安中心縣委犯了「純粹防禦路線」的錯誤。3月下旬,中共中央局在筠門嶺倒水灣召開了會、尋、安三縣黨的積極分子會議。會議通過的《會尋安三縣黨積極分子會議決議》,認為會尋安三縣在鄧小平領導下在執行羅明路線。會後改組了會昌中心縣委及會、尋、安三縣縣委常委。此外三縣活動分子會議《決議》還宣稱,會尋安地區的路線錯誤江西省委也有責任[2]

會議結束後不久,中央局刊物《鬥爭》第8期上發表了題為《羅明路線在江西》的文章,文中指出:「羅明路線不但在福建的,而且也在江西」,「純粹防禦路線的問題,不但在會尋安,而且還在江西其他地區」[2]

參考資料[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