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萇命
外觀
尉萇命[1](?—6世紀),胡姓尉遲氏[2],太安郡狄那縣(今山西省晉中市壽陽縣)人,北魏、東魏官員。
生平
[編輯]尉萇命的父親尉顯是北魏鎮遠將軍、代郡太守。尉萇命性格忠厚溫和,有氣量見識。正光五年(524年),破六韓拔陵發動叛亂時[3],尉萇命寄居到太原郡。等到高歡將要起兵時,尉萇命參與了謀劃,跟隨高歡在韓陵之戰擊敗爾朱氏的聯軍,出任安南將軍。樊子鵠佔據兗州反叛,尉萇命出任東南道大都督,和各路軍隊一起將樊子鵠討伐平定。尉萇命又轉而鎮守范陽城,就地出任幽州刺史,都督安、平二州軍事。幽州在北魏邊境,土地荒蕪民眾離散,尉萇命雖然喜好聚斂財富,不過還能以恩信安撫人心,不久因為患病離職。沒多久,尉萇命再度被徵召出任車騎大將軍、都督西燕幽滄瀛四州諸軍事、幽州刺史,在幽州去世。朝廷贈予尉萇命原本的官職,加司空[4][5],諡號武莊[1]。
其他
[編輯]元象元年(538年),尉萇命在幽州建造尉使君寺,該寺廟後改名為智泉寺,武則天時期改名大雲寺,開元年間又改為龍興寺[6]。
家庭
[編輯]子女
[編輯]引用
[編輯]- ^ 1.0 1.1 1.2 《金石錄·卷二十二》:右《北齊大安樂寺碑》,其額題「廣業王大安樂寺碑」。廣業王者,尉萇命之子破侯也。《碑》云:「魏末離亂,萇命嘗營護此寺。其後破侯與其弟興敬復加營葺,故立此碑。」案《北史》及《北齊書》有《尉長命傳》,今《碑》乃作「萇命」。又《史》雲其「卒諡曰武壯」,而《碑》乃作「武莊」,當以《碑》為正。破侯嘗仕為中書令、尚書左僕射、尚書令、錄尚書事,封廣業王,官甚顯而《史》無傳。
- ^ 《元和姓纂·卷十·218》:又司空、長樂公尉遲長命,生破侯、相貴。
- ^ 《北齊書校勘記·卷十九·列傳第十一·四》:扶陽之亂 按「扶陽」無考,疑是「拔陵」之訛,指破落韓拔陵領導的北鎮起義。
- ^ 《北齊書·卷十九·列傳第十一》:尉長命,太安狄那人也。父顯,魏鎮遠將軍、代郡太守。長命性和厚,有器識。扶陽之亂,寄居太原。及高祖將建大義,長命參計策,從高祖破四胡於韓陵,拜安南將軍。樊子鵠據兗州反,除東南道大都督,與諸軍討平之。轉鎮范陽城,就拜幽州刺史,督安、平二州事。州居北垂,土荒民散,長命雖多聚斂,然以恩撫民,少得安集。尋以疾去職。未幾,復征拜車騎大將軍、都督西燕幽滄瀛四州諸軍事、幽州刺史。卒於州。贈以本官,加司空,諡曰武壯。
- ^ 《北史·卷五十三·列傳第四十一》:尉長命,太安狄那人也。父顯,魏代郡太守。長命性和厚,有器識。參預齊神武起兵,破爾朱氏於韓陵,拜安南將軍。樊子鵠據兗州反,除東南道大都督,與諸軍討平之。徙幽州刺史,督安、平二州。雖多聚斂,然以恩撫人,少得安集。卒,贈司空,諡曰武壯。
- ^ 《全唐文·卷九百八十七·重藏舍利記》:舍利本大隋仁壽四年甲子歲,幽州刺史陳國公竇抗於智泉寺創木浮圖五級,安舍利於其下,即子城東門東百餘步大衢之北面也。原寺後魏元象元年戊午歲,幽州刺史尉萇命造。遂號「尉使君寺」,後改為智泉寺。至大唐則天時改為大雲寺,開元中又改為龍興寺。太和甲寅歲八月二十日夜,忽風雨暴至,災火延寺。浮圖靈廟,颯為煙燼。洎會昌乙丑歲,大法淪墜,佛寺廢毀。時節制司空清河張公,准敕於封管八州內寺留一所,僧限十人。越明年,有制再崇釋教,僧添二十。置勝果寺,度尼三十人。秋八月二十一日,因板築,於廢寺火燒浮圖下,得石函寶瓶舍利六粒,及異香、玉環、銀釦等物。伏遇司空固護釋門,殷誠修敬,仍送憫忠寺供養。士庶瞻禮,至九月二十八日,藏之多寶塔下。
延伸閱讀
[編輯][在維基數據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