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張瓊 (北朝)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張瓊(473年—537年),字德連[1]代人敦煌郡(今甘肅省敦煌市)人[1],北魏、東魏官員。

生平

[編輯]

張瓊自幼健壯,有軍事才幹,從蕩寇將軍出任朔州征虜府外兵參軍。正光五年(524年)三月,六鎮之亂暴發,張瓊到定州避難,之後跟隨葛榮反叛。建義元年(528年)八月,葛榮失敗,爾朱榮任用張瓊為都督,張瓊又轉任定州刺史。永安二年(529年)五月,元顥攻入洛陽,張瓊因討伐元顥有功,出任汲郡太守。建明初年,張瓊出任東道慰勞大使,封行唐縣子,食邑三百戶。張瓊又轉任太尉爾朱度律太尉長史,外任河內郡太守,出任征東將軍濟州刺史。當時北魏與南梁交戰,張瓊出任大都督爾朱兆失敗後,張瓊歸附高歡,代理青州刺史,又代理汾州刺史,永熙二年二月庚申(533年3月12日),張瓊加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2]天平三年(537年)正月,高歡攻克西夏州,以張瓊出任河右慰勞大使,留下鎮守西夏州[3][4][5][6]。天平四年(537年)十一月,宇文泰長孫儉圍攻西夏州,張瓊部將許和殺死張瓊獻城投降[7],張瓊時年虛歲六十五。武定六年十月廿二日(548年12月7日),張瓊葬於鄴城西北五里近小崗,東魏贈予使持節、並肆雲朔四州刺史、司徒公,以太牢祭祀[1][8][9]

家庭

[編輯]

高祖

[編輯]
  • 張某,陵江將軍[1]

曾祖

[編輯]
  • 張某,征東將軍[1]

祖父

[編輯]
  • 張某,酒泉郡太守[1]

父親

[編輯]
  • 張某,征南將軍、南蠻校尉[1]

子女

[編輯]
  • 張歡,北魏駙馬都尉、開府儀同三司、建州刺史、南鄭縣伯
  • 張遵業,東魏平西將軍、顯州刺史、安固縣子

延伸閱讀

[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北齊書/卷20》,出自李百藥北齊書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廖基添, 《論魏齊之際“河南—河北”政治格局的演變——從東魏張瓊父子墓誌説起》, 《文史》 (第03期), 2016年, (第03期): 91–126 [2021-08-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14) 
  2. ^ 《魏書·卷十一·帝紀第十一》:二月庚申,以使持節、鎮東將軍、行汾州事張瓊為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
  3. ^ 《北齊書·卷二·帝紀第二》:三年正月甲子,神武帥厙狄乾等萬騎襲西魏夏州,身不火食,四日而至。縛槊為梯,夜入其城,禽其刺史費也頭斛拔俄彌突,因而用之。留都督張瓊以鎮守,遷其部落五千戶以歸。
  4. ^ 《北史·卷六·齊本紀上第六》:三年正月甲子,神武帥庫狄乾等萬騎襲西魏夏州。身不火食,四日而至。縛槊為梯,夜入其城。擒其刺史費也頭賀拔俄彌突,因而用之。留都督張瓊以鎮守,遷其部落五千戶以歸。
  5. ^ 《周書·卷二·帝紀第二》:二年春三月,東魏襲陷夏州,留其將張瓊、許和守之。
  6. ^ 《資治通鑑·卷一百五十七》:甲子,東魏丞相歡自將萬騎襲魏夏州,身不火食,四日而至,縛槊為梯,夜入其城,擒刺史斛拔俄彌突,因而用之,留都督張瓊將兵鎮守,遷其部落五千戶以歸。
  7. ^ 《周書·卷二·帝紀第二》:於是許和殺張瓊以夏州降。
  8. ^ 《北齊書·卷二十·列傳第十二》:張瓊,字連德,代人也。少壯健,有武用。魏世自蕩寇將軍為朔州征虜府外兵參軍,隨葛榮為亂。榮敗,爾朱榮以為都督。討元顥有功,除汲郡太守。建明初,為東道慰勞大使,封行唐縣子,邑三百戶。轉太尉長史。出為河內太守,除濟州刺史。爾朱兆敗,歸高祖,遷汾州刺史。天平中,高祖襲克夏州,以為慰勞大使,仍留鎮之。尋為周文帝所陷,卒。贈使持節、燕恆雲朔四州諸軍事、大將軍、司徒公、恆州刺史。有二子。長忻,次遵業。
  9. ^ 《北史·卷五十三·列傳第四十一》:張瓊,字連德,代人也。少壯健,有武用,初隨葛榮為亂。榮敗,爾朱榮以為都督。後歷位濟州刺史。及爾朱氏敗,歸神武,拜滄州刺史,加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天平中,神武襲克夏州,以瓊為慰勞大使,留鎮之。尋為周文帝所陷,卒。贈司徒、都督、恆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