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文主義 (文學)
新人文主義(New humanism[1])是一個文學批評理論及其對文化和政治思想術語,由美國保守派學者歐文·白璧德和美國文學評論家兼散文家保羅·埃爾默·莫爾於1900年左右發展起來。
簡介
[編輯]新人文主義是1910年至1930年間美國的批判運動,基於英國詩人和評論家馬修·阿諾德的文學和社會理論,試圖在工業化、唯物主義和相對主義的時代重新獲得過去文明的道德品質。[2]
歐文·白璧德的著作《文學與美國學院》(1908年)首先給了新人文主義一個確定的形式,即旨在消除文理學院的理想與現實中的大學教育之間的差距。歐文·白璧德本人認為他的人文主義並不「新」。這種人文主義在隨後的幾年中作為一種保守主義思想產生影響,直到1930至1940年代。[3][4]與新人文主義團體相關的其他作者包括喬治·羅伊·埃利奧特(1883–1963)、諾曼·福斯特(1887–1972)和斯圖爾特·普拉特·謝爾曼(1881–1926)。 許多攻擊來自外部,尤其是在1920年代。
新人文主義特別敵視浪漫主義的自然崇拜,並傾向於將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表現出的民族主義歸咎於浪漫主義形式的非理性主義。該學派主要聯合出版物是福斯特主編的散文集《人道主義與美國》(Humanism and America,1930年),福斯特在同年出版了自己的著作《走向標準》(Towards Standards)。T. S. 艾略特曾師從白璧德並同情他的反浪漫主義原則,但後來認為新人文主義是不連貫的,因為缺乏穩固的宗教基礎。[5]
新人文主義者反對文學現實主義和自然主義的科學導向哲學,拒絕接受人性的決定論觀點。他們認為人類在自然界的生物中是獨一無二的、經驗的本質基本上是道德和倫理的、人的意志雖然受制於遺傳規律並受環境影響,但本質上是自由的。有了這些爭論點,新人文主義者概述了一個完整的計劃和美學來融入他們的信仰。到1930年代,新人文主義者已被視為文化精英主義者和社會和審美保守主義的倡導者,他們的影響力變得微不足道。[2]
這個團體有時也被稱為國家批評(The Nation criticism),莫爾從1909年開始編輯該雜誌。
中國
[編輯]新人文主義對學衡派從美國回來的學者產生了很大影響。新文化運動後期,《學衡》雜誌刊載的白璧德新人文主義思想的相關譯文,白璧德的新人文主義學說通過吳宓等學衡派人士的譯介進入了中國。[6]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西方世界開始反思自己的現狀,包括科學技術的發展對整個社會,對人與人之間的倫理關係的負面影響,他們從東方的典籍里找到了修復這樣的社會關係和人心這樣的方法。[7]
參考資料
[編輯]- ^ Tonglu, Li. "New Humanism." Modern Language Quarterly 69, no. 1 (2008): 61-79.
- ^ 2.0 2.1 New Humanism | literary criticism | Britannica. www.britannica.com. [2023-04-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23) (英語).
- ^ Humanism and America: Essays on the Outlook of Modern Civilisation (1930) edited by Norman Foerster.
- ^ The New Humanism: A Critique of Modern America, 1900–1940 (1977) J. David Hoeveler, Jr.
- ^ New Humanism. Oxford Reference. [2023-04-20]. doi:10.1093/oi/authority.20110803100231575;jsessionid=fe7dd22708bb5be10ff8746d96ee078f.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25) (英語).
- ^ 張源,《從「人文主義」到「保守主義」——學衡派與白璧德(增訂版)》,商務印書館,2022年
- ^ 《人民文学》杂志主编:别尽信学者 要有自己的选择_文化频道_凤凰网. culture.ifeng.com. [2023-04-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