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沁河 (邯鄲市)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邯鄲市主城區的沁河

沁河原名牛首水[註1],位於河北省邯鄲市主城區內,是貫穿邯鄲東西主城區的幾條主要河流之一,屬滏陽河支流。現為季節性河流,降水多時,河流徑流速度快,水面變寬,冬春季節水量較少[參6]。由於近幾年市政府的大力整治,使得沁河又出現了「三面荷花,四面柳」,魚蝦成群的景色[參7][參8]

流域[編輯]

邯鄲市加強對沁河的治理後,水質得到改觀。

沁河發源於邯鄲市西部武安市堵山山區附近的野河[參9],也有說是源頭在邯鄲縣西部的拐頭山紫山附近,上游由南北兩支小河流匯流集而成[參10],或是邯鄲縣的康莊鄉的西店子、停駟頭等村[參6],自西向東流經古城路彭家寨村前進大街沁河橋,到沁河名苑南行,路過復興路沁河橋南行到孟仵村向東繼續流去,到鐵路大院向北,連續流經火車南北鐵路、浴新大街沁河橋往東北前行[參11],穿過環城西路沿着京深線繼續北流,過人民路到叢台路後經過陵西大街[參12],進入沁河沿岸綠化帶一直東行,途經學步橋中華大街新興大街[參13]曙光街光明大街[參14]滏西大街等數條主要交通幹線,在市區東北部蘇曹附近與滏陽河交匯[參15],全長43.8公[參9],一說35.9公里[參10],從齊村大壩到滏陽河交匯處段的主城區流域長11.7公里,河床寬為25米,總流域面積達147平方公里[參6]

污染[編輯]

1957年,邯鄲市區西部的齊村修建大壩後,將沁河上游夏季時節降水直接導入北面的輸元河流域內,沁河下游的主河道則負責承接主城區的瀝水。上世紀70年代以,沁河水還是清的,清河裏也有不少的魚蝦,沿岸居民在岸邊垂釣、洗衣、戲水。可是到了80年代以後,由於下游地區缺少清水的補充,在加上沿岸農業灌溉過度用水,鋼廠等企業污水以及近百個排污口直接排入河內,沁河的水質日益惡化,再加上對缺乏污水處理設施、排污管網的不完善等,沁河逐步形成一條臭水溝[參9][參8][參16]。即便如此,沁河流經邯鄲主城區時,被沿岸居民在河道兩邊所堆積的生活垃圾和建築垃圾所包圍,原有綠植和綠化也被破壞,綠草地被個人私占,私搭亂建,甚至還用於種菜、飼養家畜等,而河道岸邊的路面也毀損嚴重[參17]

開發[編輯]

修建沿河公園[編輯]

沁河兩岸的綠化帶,逐步成為沁河帶狀公園景觀。

面對日益嚴重惡化的沁河,1983年市政府決定根治和開發沁河,在陵西大街和滏東大街之間修建了沁河公園,讓沁河和滏陽河一樣,在主城區內形成了一道綠色生態走廊[參9]。近年來,市政府又在滏陽河沁河等河流沿岸綠化帶地區加強對公共健身器材的建設,成為市民休閒娛樂健身的出去之一[參18][參19]

清水入沁[編輯]

21世紀以來,為了解決「五河繞城」的水源問題,市政府提出「清水入沁」工程,讓東武仕水庫岳城水庫為水源地,通過民有四支渠和高級渠將兩大水庫清水直接注入沁河,達到「退污還清」的目的[參9],市水質監測部門也對沁河水質建立多個檢測點進行檢測[參20]

清淤工程[編輯]

  • 2000年2001年,市政府開展「沁河清淤護坡」工程[參10]
  • 2004年,再次對沁河主城區人民路至滏陽河入口處,全長4150米的河段進行清淤。清淤後的邯鄲市西污水處理廠竣工並正式投入運行,每天可以處理污水6.8萬噸,約有3萬噸被處理過的清水注入沁河[參10][參16]
  • 2005年,市政府投資14億元人民幣用於滏陽河、沁河的清淤治理,要求工程做到「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目的[參21][參22]
  • 2014年,市政府提出不但要把沁河打造成富民、便民的綠色生態景觀帶,還要加強沁河沿岸的治理對於改善當地群眾生活環境、以及加強河流排澇能力[參23]
  • 2016年4月11日,市政府第三次組織沁河主城區段的清淤工程,這次清淤總長度約為6000米,從市區西邊的前進大街一直到東邊聯紡路附近的滏陽河交匯處[參10],並且啟動雨污水分流[參24]和黑臭水體整治工作[參25]

活動[編輯]

  • 2015年,邯鄲市沁河小學開展「美麗沁河夢」及「沁河綠」等一些列公益環保行動,來加強青少年對環境保護的意識[參26][參27]
  • 2017年,邯鄲市機關單位組織數百名志願者在五四青年節這一天來到沁河沿岸,進行清理環境,打掃衛生等志願活動[參28]

註釋[編輯]

    註:

  1. ^ 牛首水實即沁河的前身,牛首水即《漢志》、《水經·漳水注》中的牛首水,源出邯鄲縣西北,今上游猶名牛照水,流經縣北曰西河,又東注於滏陽河[參1][參2][參3][參4][參5]

參考資料[編輯]

    參:

  1. ^ 《水經注·漳水》「牛首水」中記載:「水出邯鄲縣西堵山,東流,分為二水,洪湍雙逝,澄映兩川。其水東入邯鄲城,逕溫明殿。其水又東逕叢台南。其水又東歷邯鄲阜。其水又東流出城。」
  2. ^ 《山海經·北山經》:「牛首之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滏水。」
  3. ^ 譚其驤所著《山經河水下游及其支流考》。
  4. ^ 王有之,《邯鄲地區平原古河道及其與水利建設的關係》。
  5. ^ 任乃宏. 《山海经》中的邯郸山水. 邯鄲日報. [2017-05-10]. 
  6. ^ 6.0 6.1 6.2 吳文鋒. 河流. 邯鄲水利信息網. [2017-05-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30). 
  7. ^ “中西医结合”治沁河. 新浪網. 燕趙都市報. [2017-05-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3-09-08). 
  8. ^ 8.0 8.1 王為民. 邯郸市西污水处理厂年底竣工 滏阳河沁河有望变清. 新浪網. 河北日報. [2017-05-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4-08-20). 
  9. ^ 9.0 9.1 9.2 9.3 9.4 邯郸沁河 “清水入沁”成功试通水. 騰訊網. 邯鄲新聞網. [2017-05-10]. [失效連結]
  10. ^ 10.0 10.1 10.2 10.3 10.4 挖掘机开进河道沁河开始大规模清淤. 邯鄲新聞網. 邯鄲晚報. [2017-05-10]. [永久失效連結]
  11. ^ 李英; 郝曉彬. 邯郸浴新大街沁河桥26日起断交施工. 騰訊網. 邯鄲晚報. [2017-05-10]. [永久失效連結]
  12. ^ 劉曉超. 邯郸对沁河彻底改造. 新華網. 河北日報. [2017-05-10]. [永久失效連結]
  13. ^ 创建城市新面貌 邯郸市新兴大街沁河桥改造即将完工. 新浪網. 中原商報. [2017-05-11]. [失效連結]
  14. ^ 邯郸光明大街沁河桥将拆旧换新. 網易網. 長城網. [2017-05-11]. [永久失效連結]
  15. ^ 探秘邯郸市区,奇怪的河消失之谜. 搜狐網. 邯鄲影像. [2017-05-10]. 
  16. ^ 16.0 16.1 喬賓娟. 2004城市纪事:排污二十载的沁河退污还清. 新浪網. 燕趙都市報. [2017-05-11]. 
  17. ^ 溫潔. 沁河两岸今现“洁净美”. 邯鄲日報. [2017-05-11]. [永久失效連結]
  18. ^ 孫明霞. 邯郸在滏阳河沁河沿岸建设健身长廊. 河北新聞網. [2017-05-11]. 
  19. ^ 邯郸将在滏阳河沁河两岸建设百里健身长廊. 搜狐網. 河北日報. [2017-05-11]. 
  20. ^ 袁麗. 邯郸整治城市黑臭水体 目前正检测沁河水质. 邯鄲廣播網. [2017-05-10]. [永久失效連結]
  21. ^ 邯郸斥资14亿元整治滏阳河、沁河. 新浪網. 燕趙都市報. [2017-05-11]. 
  22. ^ 艾秀廷; 劉劍英; 曹麗娟. 滏阳河沁河七年巨变的背后. 新浪網. 河北日報. [2017-05-11]. 
  23. ^ 邯郸市长调研沁河两岸综合整治工作 打造生态景观带. 騰訊網. 邯鄲日報. [2017-05-10]. [失效連結]
  24. ^ 桐彬. 清水入沁 邯郸市启动沁河雨污水分流工程. 邯鄲之窗. 中原商報. [2017-05-10]. 
  25. ^ 董源. 清水绕城终有期 邯郸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已入方案. 河北新聞. 邯鄲日報. [2017-05-11]. 
  26. ^ 韓毅. 邯郸市:“沁河绿”不是口号 用行动来证明. 貴陽網. 長城網. [2017-05-10]. [失效連結]
  27. ^ 趙廣軍. 邯郸丛台区:“沁河绿”不是口号 用行动来证明一切. 邯鄲之窗. [2017-05-11]. 
  28. ^ 陳蘇冬. 青年志愿者在沁河两岸开展青年志愿者集中服务日活动. 邯鄲日報. [2017-05-10]. [永久失效連結]

參見[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