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消色差透鏡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消色差物鏡圖(雙合透鏡)。
1960年代生產的消色差透鏡照相機香港歷史博物館展品)

消色差透鏡複消色差透鏡(英語:achromat)是被設計用來將色差球面像差減至最小的透鏡,屬於消色差透鏡組

最普通的消色差透鏡的形式是雙合透鏡,這兩片透鏡分別用兩種色散能力不相同的玻璃製成。兩個透鏡元素被組合在一起,以便一片的色差由另一片來抵消。當冕牌玻璃正透鏡的光學倍率不會被燧石玻璃的負透鏡抵消時,它們的組合能將不同波長一起聚焦在焦長更長的一個焦點上。消色差透鏡能讓兩種不同波長的光聚焦在相同的平面上。

可以相信的是,消色差透鏡大約是在1733年由一位名為切斯特·穆爾·霍爾英語Chester Moore Hall英國律師發明的。

第一片消色差透鏡確實的發明日期並不清楚,也不清楚第一位發明人是誰。依據牛頓在18世紀時對系統可行性理論上的探討,認為這樣的修正是不可能達成的(參見望遠鏡的歷史)。有些概念展示了由和玻璃製成的透鏡,但第一個實用的透鏡不知是何時製成的,直到18世紀初期,才在霍爾的指導下,由一位眼鏡師英語Optician喬治·貝斯英語George Bass (optician)製成。第一個消色透鏡的專利權大約是在1758年授予了獨立進行理論實驗約翰·多倫德

能再次消除色差的三合透鏡在1763年由彼得·多倫德英語Peter Dollond(Peter Dollond)發明。

相關條目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