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愛德華·策勒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愛德華·策勒
出生1814年一月22日 編輯維基數據
Kleinbottwar 編輯維基數據
逝世1908年三月19日 編輯維基數據 (94歲)
斯圖加特 編輯維基數據
母校
  • 蒂賓根大學
  • 毛爾布隆和布勞博伊倫的福音派神學院
  • 圖賓根教堂 編輯維基數據
職業神學家、哲學史家、大學教師、作家 編輯維基數據
僱主

愛德華·戈特洛布·策勒(Eduard Gottlob Zeller,1814年1月22日—1908年3月19日),德國哲學家、圖賓根神學院新教神學家。策勒以古希臘哲學,尤其是前蘇格拉底哲學見長[1][2] ,並寫了多卷本歷史著作《古希臘發展史中的哲學》(1844-1852)[3]。策勒同時也是新康德主義復興運動的關鍵人物。

生平

[編輯]

愛德華·策勒出生於符騰堡州的Kleinbottwar,其父是政府官員。1831年,策勒在毛爾布隆和布勞博伊倫的福音派神學院英語Evangelical Seminaries of Maulbronn and Blaubeuren開始接受教育,後來在圖賓根大學圖賓根教堂英語Tübinger Stift)讀書,並受到黑格爾的影響[4][5]。1836年,策勒獲得博士學位,論文主題有關於柏拉圖的《法律篇》。1840年,他在圖賓根大學擔任神學無薪講師,1847年在伯爾尼大學任神學教授,1849年在馬堡大學擔任神學教授。在馬堡,策勒與牧師團體產生爭端,所以很快轉到了哲學系。 1862年,策勒成為海德堡大學哲學教授[4],1872年移居柏林,1895年左右退休。策勒以《古希臘發展史中的哲學》(1844-1852)一系列著作而大有名氣。他繼續擴展推進這項工作以反映出最新的研究成果,最後一版於1902年出版。《古希臘發展史中的哲學》被翻譯成大多數其他歐洲語言,成為希臘哲學的標準教科書。[4]

策勒還出版了一些關於神學的著作,以及三卷哲學文章。他也是《神學年鑑》的創始人之一,此刊物因承接了大衛·施特勞斯克里斯提安·鮑爾的史學方法而聞名。策勒關於「神學是否是一種科學」這一爭論寫了很多文章[6]。像他同時代的大多數人(如弗里德里希·西奧多·維舍爾)一樣,策勒最初擁護黑格爾主義,但後來發展出一套他自己的體系。策勒認為有必要回歸到康德,並批判性的重新考慮了康德沒有徹底解決的認識論問題。[7] [4] 

思想

[編輯]

儘管策勒有其自己的理論體系,但他在哲學史上的成就遠比他作為開創性思想家的貢獻更有影響力。策勒對希臘思想史的態度受到黑格爾辯證哲學的影響。一些批評者認為,策勒對於文化背景和各個思想家的特質並不夠重視。有人認為,他過分強調黑格爾的「概念」,過分依賴黑格爾式的主客體對立——儘管他的希臘哲學史影響深遠,受到很高評價。策勒不僅被世界各地的哲學家和學術界高度認可,也得到了德國皇帝和德國民眾的高度評價。 1894年,威廉二世皇帝授予他「閣下(Excellenz)」頭銜,他與亥姆霍茲的半身像被豎立在勃蘭登堡門皇帝和弗雷德里克皇后的雕像附近。[4]

《希臘哲學史》被翻譯為以下部分:S. F. Alleyne翻譯了《蘇格拉底時代的系列哲學史》 (1881) 卷一、卷二;O. J. Reichel翻譯了《蘇格拉底與蘇格拉底學派》 (1868; 2nd ed. 1877);S. F. Alleyne與A. Goodwin翻譯了《柏拉圖與老年學院》(1876);Benjamin Francis Conn Costelloe與J. H. Muirhead翻譯了《亞里士多德與早期逍遙學派》(1897)卷一、卷二;O. J. Reichel翻譯了《斯多葛學派、伊壁鳩魯學派和懷疑論者》(1870 and 1880);S. F. Alleyne翻譯了《希臘哲學的折衷主義的歷史》 (1883).

在《希臘哲學史》中,策勒首創性的使用了一個哲學意義上的形容詞——「超人」(übermensch),該詞後來成了尼采思想的核心以及納粹黨的宣傳口號。他說:「...因此,她的幸福可以被稱作是超人的(übermenschliche);相比之下,從倫理德性中流出的幸福只不過是一種典型的人類善良。」[8]

著作

[編輯]

《希臘哲學史綱》(Grundriss der Geschichte der Griechischen Philosophie)(1883;第5版,1898年)由Alleyne和Evelyn Abbott (1886)翻譯成英文,名為Outlines of the History of Greek Philosophy.

其他著作包括:

  • Platonische Studien (1839)
  • Die Apostelgeschichte kritisch untersucht (1854; English translation J Dare, 1875–76: Volume 1 and Volume 2)
  • Entwickelung des Monotheismus bei den Griechen (1862)
  • Strauss und Renan (1864); (English translation 1866)
  • Geschichte der christlichen Kirche (1898)
  • Geschichte der deutschen Philosophie seit Leibniz (1873, ed. 1875)
  • Staat und Kirche (1873)
  • Strauss in seinen Leben und Schriften 1874; (English translation 1874)
  • 《論認識論的任務和意義》(Über Bedeutung und Aufgabe der Erkenntnisstheorie) (1862)
  • Über teleologische und mechanische Naturerklärung (1876)
  • Vorträge und Abhandlungen (1865–84)
  • Religion und Philosophie bei den Römern (1866, ed. 1871)
  • Philosophische Aufsätze (1887).

參見

[編輯]
  • Wilhelm Nestle

參考文獻

[編輯]
  1. ^ Simon Goldhill. Rethinking Revolutions Through Ancient Greece. : 221 [2017-1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12). 
  2. ^ John Palmer. Parmenides and Presocratic Philosophy. : 23 [2017-1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19). 
  3. ^ Die Philosophie der Griechen in ihrer geschichtlichen Entwicklung
  4. ^ 4.0 4.1 4.2 4.3 4.4 Chisholm, p. 966
  5. ^ Patricia Curd. The Oxford Handbook of Presocratic Philosophy. : 14 [2017-1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21). 
  6. ^ Johannes Zachhuber. Theology as Science in Nineteenth Century Germany: From F. C. Baur to Ernst Troeltsch.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3: 96–123 [2017-1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2). 
  7. ^ Frederick C. Beiser. The Genesis of Neo-Kantianism, 1796–1880. : 225 [2017-1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29). 
  8. ^ "...so kann die Glückseligkeit, welche in ihr besteht, auch als eine übermenschliche, die Glückseligkeit der ethischen Tugend dagegen als das eigenthümlich menschliche Gut bezeichnet werden."

Chisholm, Hugh (編). Zeller, Eduard.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第11版).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11.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