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翃
王翃(—802年),字宏肱,太原晉陽人。五代祖王松年,北齊黃門侍郎。高祖王邵,隋秘書監。曾祖王子奇,京兆府渭南縣尉。祖王慶賢,京兆府美原縣丞,贈太常卿。父王光謙,楚州淮陰縣令,贈太子太保[1]。兄王翊,代宗時為山南東道節度使、刑部侍郎。
早年從軍,為折衝都尉,天寶年間在羽林軍中任職。擢才兼文武科,出為辰州刺史。參與討伐襄州康楚元有功,加兼秘書少監,遷朗州刺史。大曆五年(770年),遷容州刺史、容管經略使。
安史之亂時,因唐軍頻繁在嶺南徵兵,當地的溪洞夷獠都害怕被徵募,有首領梁崇牽,自號「平南十道大都統」,與覃問、西原賊張侯、夏永等人攻陷佔據容州。前後經略使陳仁琇、李抗、侯令儀、耿慎惑、元結、長孫全緒等人,雖是容州刺史,卻被迫在藤州或梧州上任。至王翃到任後,散發私人財物招募將卒,許下好處,於是人各盡力。又遣使向廣州節度使李勉求援,獲得李勉發兵手札,出示義州刺史陳仁璀、藤州刺史李曉庭等人,設立盟約,共同討賊。之後大戰於容州,俘虜梁崇牽,盡復容州故境。前後大小百餘戰,生擒賊帥上獻者七十餘人。累加銀青光祿大夫、兼御史中丞,充招討處置使。奏請設置順州,收復鬱林諸州,部內漸安。後因哥舒晃殺嶺南節度使呂崇賁,嶺南復亂。王翃派兵赴援廣州,西原賊率覃問乘容州兵馬空虛,起兵來襲,被王翃設伏擊敗,生擒覃問。唐代宗聞而壯之,遣中使慰勞,加金紫光祿大夫,賜第京師。
大曆十四年(779年),吐蕃入寇河中,元帥郭子儀領軍抵禦,王翃被征為汾州刺史、河中少尹,充節度留後,處理郭子儀幕府事務。有悍將凌正謀劃叛亂驅逐王翃,王翃接到告發後,暗中將夜漏調前數刻,亂軍因時間差而錯過約期,被王翃一一擊破,凌正被誅殺,軍城遂安。
建中二年(781年)三月,振武軍亂,其帥彭令芳、監軍劉惠光被殺,王翃繼任振武軍使、東中二受降城鎮北綏銀麟勝等州留後。三年七月,任京兆尹。建中四年(783年)十月,王翃受命犒勞涇原鎮軍士,軍士以伙食不嘉,憤而生叛,涇原兵變發生,唐德宗慌忙出逃奉天,王翃與宰相崔寧、御史大夫於頎一起從延平門西逃奉天。加御史大夫,改將作監,從幸山南。之後與盧杞一同陷害崔寧,導致崔寧被殺。
唐軍收復京城,德宗回京,王翃改任大理卿。貞元九年(793年),出為福州刺史、福建觀察使,入為太子賓客。貞元十二年(796年),檢校禮部尚書,代董晉為東都留守,判尚書省事、東畿汝防禦使。他在洛陽開置屯田二十餘,鑄造兵器甲冑,操練士卒,頗修軍政,為後來的淮西平叛立下大功。貞元十八年(802年)六月卒,時七十餘,贈禮部尚書。諡曰肅。
王翃與盧杞交好,崔寧被殺、阻止李懷光不得入朝覲見這兩件事,王翃都與盧杞合謀,因此被人所議論。有子王正雅,大理卿。
註釋
[編輯]- ^ 根據《故夫人清源縣君王氏墓志銘並序》:王氏,七代祖松年,北齊黃門侍郎。六代祖邵,隋秘書監。五代祖子奇,京兆府渭南縣尉。高祖慶賢,京兆府美原縣丞,贈太常卿。曾祖光謙,楚州淮陰縣令,贈太子太保。祖翃,禮部尚書、東都留守,贈司徒。父正雅,大理卿,贈左散騎常侍。
延伸閱讀
[編輯][在維基數據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