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睦鄰運動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睦鄰運動(Settlement movement)是一個社會改革運動,起源於19世紀後半的英國,在1920年代於英國和美國達到高峰。大幅影響近代的社會福利社會工作的發展,是今日社區工作的先聲。主張受教育的志願服務者和窮人住在相同地方共同生活,並領導鄰里改革和提供教育與服務。

起源

[編輯]
湯恩比館,成立於1884年,圖片拍攝於1902年。

睦鄰運動最初是由英國牛津大學畢業生丹尼生(Edward Denison)所啟發,他在畢業後特別去了解貧困和勞動階級的痛苦,意識到僅僅是進行慈善活動和施捨是不夠的,而是需要以「好的教育」來促進勞動階級的社會正義與培養領導人才。

同樣也是牛津大學的畢業生,倫敦東區白教堂的巴涅特教士(Canon Samuel Augustus Barnett),受到丹尼生影響,他向牛津與劍橋大學投書,描述貧窮與惡劣生活環境的情景,並且說明可能如何幫助他們。大學生受到他的呼籲,用行動付出服務,在倫敦東區建立並維持「睦鄰之家」,1884年被命名為湯恩比館(Toynbee Hall),以紀念曾在此服務的牛津學者湯恩比(阿諾爾德·湯因比)。

發展

[編輯]

睦鄰運動很快傳播到其他大城市,從英國傳到歐洲本土,再傳到美國。在美國,睦鄰運動被更進一步地運用到其他領域,包含改善公共衛生、工作環境、住宅、教育等等。其功能也不斷擴大,例如盲人閱讀服務、小額貸款、社會聯誼、貧民法律服務、兒童俱樂部等等。貧窮者可以藉由獲取知識和技能提高生活水準,獲得社會支持與友誼。

工作方法

[編輯]

巴涅特認為,進行睦鄰工作的第一件事就是獲取該地區的詳細情況,了解該地人口結構、生活情況以及需求。睦鄰工作者和當地居民互相討論解決當地問題的辦法,服務工作者和居民的地位是平等的,形成實務工作的原則。強調鄰里和團體的互動也成為社會工作中團體工作方法的基礎。

影響

[編輯]

睦鄰工作一大重要成果便是提高國家對貧窮的認識,許多睦鄰工作者後來也成為推動國家社會福利政策的重要人物,例如英國福利國家的創建者:貝特麗絲·韋伯、Robert L. Morant等人。

參看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書籍

[編輯]
  1. David Howe著,林萬億、陳香君等譯,社會工作理論導論,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1,ISBN 978-957-11-6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