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線補袞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線補袞
武將
國家中國
時代明朝
希仲
五泉
職官遼東都指揮僉事 本官
分守寧前左參將 差遣
左軍都督府都督僉事 追贈
散階昭勇將軍
龍虎將軍 追贈
位階正三品
族裔漢族
祖籍遼東都司定遼後衛
出生1534年11月19日
遼東都司寧遠衛
逝世1565年5月23日
遼東都司寧遠衛
祠廟興城文廟鄉賢祠
親屬
父親線世祿
母親葛氏
正室劉氏
側室胡氏
其他親屬祖父線鎮
堂弟線補綴

線補袞(1534年11月19日—1565年5月23日),字希仲,號五泉,遼東都司寧遠衛(今遼寧省興城市)人,明朝將領,官至寧前參將,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陣亡,明廷追贈都督僉事,立祠紀念。

生平

[編輯]

早年經歷

[編輯]

嘉靖十三年十月十四日(1534年11月19日),線補袞出生於遼東寧遠的一個將門世家[1]。12歲時就能挽勁弓,又喜歡閱讀兵法書,曾隨父親守城[2]。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襲父職為寧遠衛指揮同知[3][4],管理寧遠衛的刑獄,曾查獲被侵吞的軍糧八萬石,用以賑濟災民,又平反了一些冤獄[5]。因為廉潔能幹,屢次受到上級推薦,升為遼東都指揮僉事,備御前屯[6][7]

廣寧游擊

[編輯]

在前屯備御任上僅僅呆了九個月,兵部左侍郎葛縉又推薦其為廣寧游擊[8],曾負責與兀哈良三衛之間的馬市貿易,了解了不少蒙古人內部的情況[9]。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八月,蒙古軍在廣寧的邊境一帶集結,準備進犯明朝。為了先發制人,遼東總兵楊照率領線補袞、郎得功等帶着火槍兵從鎮夷堡分路出發,主動迎擊敵軍,不幸中箭陣亡,線補袞等趕到後,斬首220多級,帶着楊照的屍體撤退,明軍犧牲50多人[10]。此戰因為主將陣亡,線補袞受到彈劾被免職[11][12]

寧前參將

[編輯]

線補袞被免職後,率領家丁追隨繼任的遼東總兵佟登,抗擊進犯鞍山的蒙古人,斬首五級,救回被擄掠的老百姓上千人;又抗擊進犯撫順的建州女真軍隊,斬首二十級,因為這些功勞得以贖罪[13]。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春天,遼東巡撫王之誥重新推薦線補袞為寧前參將[14]。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三月,線補袞與游擊楊維藩等人追擊進犯寧遠的蒙古兵,結果被包圍,楊維藩力戰陣亡,線補袞突圍後[15],於嘉靖四十四年四月二十四日(1565年5月23日)重傷而死,年僅三十二歲[16]

家庭

[編輯]

線補袞無子[17],其世襲職位由堂弟線補綴繼承[18]。祖父線鎮,官至遼東都指揮同知[19]。父親線世祿,曾為薊門參將;母葛氏[20]。妻劉氏未育,側室胡氏生有一個女兒,早夭[21]

紀念

[編輯]

線補袞陣亡後,明廷追贈都督僉事,升三級世襲,賜葬銀,立祠紀念[22],又追贈散階龍虎將軍[23]。明人高汴寫有《線公祠》一詩:「三十將軍死,芳名萬古揚。人生總百歲,誰短與誰長?[24]」現在遼寧省興城文廟內的鄉賢祠,仍供奉有線補袞的牌位[25]

引用

[編輯]
  1. ^ 《遼寧碑誌·上編·第五節·興城線補袞墓志銘》:「公生於嘉靖甲午十月十四日辰時。」
  2. ^ 《遼寧碑誌·上編·第五節·興城線補袞墓志銘》:「年十二,能挽勁弓,命射,率中的。以長,讀《武經》諸書,習諸兵法,閒於騎射,以武科自期。待大虜犯義州,寧遠兵馬空籍援之,嘗暮夜密隨父登陴防禦孤城,人多許其壯志。」
  3. ^ 《中國明朝檔案總匯》55冊《武職選簿·五軍都督府所屬衛所·左軍都督府·遼東都司·寧遠衛·指揮使等》:「線補袞,指揮同知。」
  4. ^ 《遼寧碑誌·上編·第五節·興城線補袞墓志銘》:「嘉靖丁巳,襲授父職。」
  5. ^ 《遼寧碑誌·上編·第五節·興城線補袞墓志銘》:「戊午,遼東飢,郡人餓殍相食。公嘗奉檄鞫查侵冒儲備米八萬石,悉舉正其罪,以所侵盜米得助賑濟……數斷疑獄,釋劉岳之罪,服張讓之辜。」
  6. ^ 《遼寧碑誌·上編·第五節·興城線補袞墓志銘》:「練達以廉干稱……撫臣部使者數薦其材可用。時前屯道路,虜常為患,往來病之,升公都指揮備御其地。」
  7. ^ 《全遼志·卷四·宦業志》:「線補袞,寧遠衛指揮,以廉干稱,升前屯備御。」
  8. ^ 《全遼志·卷四·宦業志》:「捐資募勇士三十餘,誓與破虜。侍郎葛公縉薦升廣寧游擊。」
  9. ^ 《遼寧碑誌·上編·第五節·興城線補袞墓志銘》:「居九月,升廣寧中路游擊將軍,肅戍行,申嚴號令,東膺西征,多戰功,每受上賞。撫馬市三衛諸夷,宣佈國威,通達夷情。」
  10. ^ 《大明世宗實錄》卷524嘉靖四十二年八月:「虜聚眾遼東廣寧塞外,總兵楊照率游擊線補袞、郎得功等選銃卒,由鎮夷堡出塞,分道掩之。照夜行失道,離塞六十里,天明為虜所覺,中流矢死。補袞等馳至,力戰搏虜,斬首二百二十餘級,虜乃引去。補袞等以照屍還,亡失官軍五十餘人。」
  11. ^ 《全遼志·卷四·宦業志》:「照陣亡,補袞劾。」
  12. ^ 《燕行錄》第6冊《朝天記》:「補袞曾任廣寧游擊,將軍楊照之死,坐免。」
  13. ^ 《遼寧碑誌·上編·第五節·興城線補袞墓志銘》:「率家丁從總鎮佟公防禦鞍山,憤戰斬虜五級,得馬駝三十餘匹,奪回人畜以千計,追余賊於八盤嶺,海州、遼陽得以不犯。再從擊建夷於撫順,斬虜二十級,撫按論功卓異,應贖鎮夷誤罪。」
  14. ^ 《全遼志·卷四·宦業志》:「甲子春,巡撫王之誥論薦其材,起廢,擢寧前參將。」
  15. ^ 《大明世宗實錄》卷547嘉靖四十四年六月:「三月間,虜犯遼東寧前小團山,參將線補袞帥師御卻之,追至黃士台,虜大至,圍之數里,補袞與游楊維藩轉戰,自辰至申,維藩力屈而死,補袞手殺虜數人,面中二矢,鏃出腦後,猶光圍還營,數日死。」
  16. ^ 《遼寧碑誌·上編·第五節·興城線補袞墓志銘》:「卒於嘉靖乙丑四月二十四日戌時,年三十二。」
  17. ^ 《燕行錄》第6冊《朝天記》:「補袞身被四矢三劍,尚有餘息在,人舁以歸,至家而歿,時年三十一,無子。」
  18. ^ 《中國明朝檔案總匯》55冊《武職選簿·五軍都督府所屬衛所·左軍都督府·遼東都司·寧遠衛·指揮使等》:「八輩線補綴。萬曆四年十月,線補綴年二十四歲,遼陽人,系寧遠衛陣亡指揮同知線補袞堂弟。」
  19. ^ 《遼寧碑誌·下編·第五節·興城線鎮墓志銘》:「公出奇討,率部卒斬首一十六顆,紀功累升都指揮同知。」
  20. ^ 《遼寧碑誌·上編·第五節·興城線補袞墓志銘》:「譜系之詳,載在先大父鎮國將軍之銘。父世祿,薊門前參將;母封夫人葛氏。」
  21. ^ 《遼寧碑誌·上編·第五節·興城線補袞墓志銘》:「配夫人都指揮劉雲女,無子。副室胡氏生一女,殤。」
  22. ^ 《大明世宗實錄》卷547嘉靖四十四年六月:「至是遼東守臣上其事。詔贈補袞、維藩俱都督僉事,各襲升其子三級,給棺葬銀四十兩,仍立祠祀之。」
  23. ^ 《遼寧碑誌·下編·第五節·興城線鎮墓志銘》:「巡按御史李公疏公死事宜獎慰英魂,允朝議贈龍虎將軍。」
  24. ^ 《康熙寧遠州志·卷八·藝文志》。
  25. ^ 國際儒學網. 兴城文庙. [2017年7月18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年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