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聯義山莊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靜安區文物保護點——聯義山莊遺址

聯義山莊是上海原有的一處公墓,舊址位於今靜安區閘北大寧德必易園區。公墓始建於民國13年(1924年),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間被毀,曾是上海最大的公墓。公墓的葬主以廣肇人士為主,包括阮玲玉吳鐵城父母等,以及潘公展等社會人士均葬於此。

歷史[編輯]

民國13年(1924年)5月,粵商林鎰泉購今上海市靜安區大寧路街道共和新路靈石路西端農田、荒地10餘畝,建園造舍、營造私家墳地[1][2][3][4][5][6]。內廣植樹木花草,環境優美,人稱林家花園[1][3]。後由粵商聯合會接辦,為廣東籍人專用公墓,定名聯義山莊[1][5][3]。有廳屋數間和辦公用房。並擴大範圍與面積,四周擴至400畝[1][5]。辟有墓穴11,595穴,墓穴除特等外,還分甲、乙、丙、丁4等,另有免費和半價穴區[4][1]。墓園曾葬有電影演員阮玲玉[1][3]勸工大樓血案中死亡的職工梁仁達[1][7][8]、上海市長吳鐵城父母[1]楊杏佛周璇[9]。上海淪陷時期,山莊被日軍侵佔,墓園荒蕪。抗日戰爭勝利後修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初期,為上海市甲等公墓。至1956年,山莊埋葬棺柩4萬餘具[3][10]。同年7月,聯義山莊由上海市殯葬管理所接管,改為市辦公墓[3][4]

1966年8月,受「文化大革命」影響,公墓被視為「四舊」(舊思想、舊文化、舊風俗、舊習慣)的代表。「紅衛兵」、「造反派」進莊大破「四舊」,農民跟隨挖掘翻搗,拆碑鋪路,砍伐樹木。公墓墳墓被掘除,殘存房屋被剷除,山莊毀損殆盡[4][1][2][3][5]

現狀[編輯]

今為上海鼓風機廠、風華初級中學等單位所在地[1][3]。2017年6月28日,聯義山莊遺址被上海市靜安區文物局公佈為靜安區文物保護點[11][12]

參考文獻[編輯]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上海地方志》->2000年第二期->闸北的山庄、会馆(冯梅椿). [2015-03-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19). 
  2. ^ 2.0 2.1 《闸北区志》->大事记. [2015-03-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05). 
  3.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闸北区志》->第二十八编 民政->第五章 社会行政管理->第四节 殡葬. [2015-03-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26). 
  4. ^ 4.0 4.1 4.2 4.3 《上海通志》->第四十三卷 社会生活->第七章 殡葬->第一节 殡葬组织、场所. [2015-03-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26). 
  5. ^ 5.0 5.1 5.2 5.3 《闸北区志》->第九编房产->第二章 公用房屋->第二节 慈善事业用房. [2015-03-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26). 
  6. ^ 《闸北区志》->第二编街道·乡->第十章 大宁路街道->第一节 街境变迁. [2015-03-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26). 
  7. ^ 《宝山县志》->卷二十七 文化志->第四章 文物胜迹->第三节 烈士墓. [2015-03-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26). 
  8. ^ 《上海工运志》->附录->三、烈士墓->梁仁达墓. [2015-03-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27). 
  9. ^ 被文革波及的老上海文化遗产. [2022-08-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06). 
  10. ^ 《宝山县志》->卷二十一 民政劳动人事志->第一章 民政->第五节 社会福利. [2015-03-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26). 
  11. ^ 上海静安>信息公开>区文化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关于公布静安区文物保护点的通知. [2019-0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19). 
  12. ^ 搜狐>财经>静安区公布了207处文物保护点!. [2019-0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