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國家勞動後備
蘇聯國家勞動後備(State Labor Reserves of the Union of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s)是蘇聯在城鄉有組織、有計劃地培養技能工人的初等職業技術教育系統,為國民經濟提供必要的勞動後備。[1]
歷史
[編輯]1940年10月2日,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批准了實施國家勞動後備制度。
1940年組建了三種學校:
- 兩年制行業學校培養金屬工人、冶金工人、化學工人、礦工、石油工人、海事運輸船員、通信行業工人等等;
- 兩年製鐵路學校培養助理工程師、蒸汽機車與車輛修理技師、鍋爐製造工人、軌道修理工、以及其他鐵路技術工人;
- 工廠技術學校,學制六個月,培養通用工業專業,為煤礦、礦山、冶金、石油工業、建築工業配套。
國家承擔所有培養所需資源。 1941年5月,國家勞動後備學校畢業了250,000工業、建築、鐵路運輸青年工人。
蘇德戰爭期間(1941–1945年),正規工人大規模離開企業入伍參戰,國家勞動後備變得特別重要。戰時,夜校與技校培養了2,480,000青年技術工人。很多企業,特別是在東部地區,勞動後備學校畢業生佔據了過半的工人數量。勞動後備學校畢業生也被派往收復區,恢復被戰爭摧毀的工廠。例如,約20,000名畢業生派往頓巴斯重建煤礦與電站。1943年決定把兒童入學年齡從 8歲提前到7歲,為青年工人和農村青年開辦夜校。在教育內容方面特別注重愛國主義教育。
1945年8月,蘇聯人民委員會發佈《改進行業、鐵路、工廠附屬學校的技術與教育工作的措施》。1946年,礦業學校的學制從6個月延長到10個月。1949年,原來由行業學校或廠礦附設學校培養煤礦與礦山技術工人的任務移交給礦山採礦學校,學制不變。1953年9月,蘇共中央委員會全會決定,成立農業機械化學校,歸口國家勞動後備系統,培養農業機械技術操作手,學制6個月到2年。
1952年全國基本上普及了7年制義務教育,同時着手實施普及10年制教育。隨着國家中等教育逐漸普及,1954年創建了新類型的國家勞動後備學校:招收普通中等學校畢業生的技校,學制1-2年,培養需要普通高等教育的專業的技術工人,以及初級技術員。
國家勞動後備學校與培訓中心開設近700個專業。課程包括生產教學、理論教學、體育、課外工作。根據不同的學校與專業,大約50-85%的培養時間用於生產教學。理論教學包括專門技術、通用技術、通用教育主題,以及政治教育。課外工作包括各種技術創作、業餘音樂、文學戲劇活動、美術工作、參加各種科研團隊。完成學習、通過考試後,工人被安排專業對口的工作。很多國家勞動後備學校附屬於企業。1957年,附屬於企業培養建築技術工人的學校改為行業國家勞動後備學校,兩年學制。
1959年開始,與大部分中央部屬培訓學校一起,所有的國家勞動後備學校系統的行業學校、鐵路、礦業、建築業學校、企業附屬學校、農業機械化學校、業餘技術學校、學徒制學校,都轉化為業餘-技術學校,在城市學制為1-3年,在農村學制為1-2年。原蘇聯部長會議國家勞動後備總管理局改為部長會議國家職業技術教育委員會。[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