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認知重評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認知重評屬於先行關注的情緒調節策略,它指對認知的改變,改變對引起情緒的事件的看法和理解方式,從新認識情緒事件,改變情緒事件可能會給個人帶來的情緒性影響及意義的認識,即重新解讀或重新構建情感事件以降低負面影響的過程;表達抑制屬於反應關注的情緒調節策略,是反應調整的一種,指對可能將要發生或正在發生的情緒表達行為進行抑制 [1]

認知重評與睡眠質量[編輯]

較差的睡眠質量與更差的使用認知重評策略調節情緒的能力呈顯著相關[2]。 與健康個體相比,失眠患者更傾向於採用表達抑制(Cognitive Reappraisal)、少採用認知重評(Expression Suppression)的情緒調節方法 [3]。大學生認知重評睡眠質量有直接的顯著影響,表達抑制對睡眠質量沒有顯著的影響 [4]。由此,情緒調節可以通過對於調節策略的選擇,影響個體的睡眠質量。更有研究表明,認知重評策略使用頻率與睡眠質量之間呈顯著正相關,用認知重評調節情緒的人更加容易有高質量睡眠,情緒調節策略的選擇及使用頻率對於睡眠質量有着預測作用 [5]

  1. ^ OCHSNER, K; GROSS, J. The cognitive control of emotion.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2005-05, 9 (5). ISSN 1364-6613. doi:10.1016/j.tics.2005.03.010. 
  2. ^ Mauss, Iris B.; Troy, Allison S.; LeBourgeois, Monique K. Poorer sleep quality is associated with lower emotion-regulation ability in a laboratory paradigm. Cognition & Emotion. 2013-04, 27 (3) [2023-06-06]. ISSN 0269-9931. PMC 3931554可免費查閱. PMID 23025547. doi:10.1080/02699931.2012.72778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25) (英語). 
  3. ^ 游蘭香. 大学生焦虑敏感、情绪调节睡眠质量的状况及关系研究 (學位論文). 福建師範大學. 2009. 
  4. ^ 麻馨月. 睡眠质量对青少年情绪体验的影响: 情绪调节方式的中介作用 (學位論文). 西北師範大學. 2016. 
  5. ^ 麻馨月. 睡眠质量对青少年情绪体验的影响: 情绪调节方式的中介作用 (學位論文). 西北師範大學.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