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騎兵軍 (蘇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騎兵軍(俄語:кавалерийский корпус)是蘇俄紅軍蘇聯陸軍從1919年至1947年存在的騎兵兵種的軍級建制。騎兵軍是蘇軍的戰役進攻機動部隊。1930年代大量騎兵軍、騎兵師改編為坦克機械化部隊。蘇德戰爭爆發後,由於戰爭初期有生力量與裝備的慘重損失,蘇聯應急組建了上百個騎兵師與一批騎兵軍。二戰後,所有的騎兵軍或者整編為摩托化步兵師或機械化師,或者撤編。

歷史[編輯]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編輯]

1941年戰爭爆發時的騎兵軍,編制2個騎兵師,2個自走炮團,1個通信營。19,000多人,16,000多匹馬,128輛BT坦克,44輛裝甲車,64門野炮,32門反坦克炮,40門高射炮,128門迫擊炮。

1941年戰爭爆發時的騎兵師編制為

  • 4個騎兵團
  • 1個挽馬炮兵營(2個連共計8門76毫米野炮,2個連共計8門122榴彈炮)
  • 1個坦克團(64輛BT坦克 18輛裝甲車)
  • 1個防空營(2個連共計8門76毫米高炮,1個高射機槍連6挺4管高射機槍)
  • 1個通信連
  • 1個工兵連
  • 1個防化排
  • 1個衛生連

共計9240人,裝備7625匹馬,БТ坦克64輛、裝甲車18輛、各種火炮84門(包括:122毫米榴彈炮8門、76毫米加農炮24門、45毫米反坦克炮16門、76毫米高炮8門、37毫米高炮12門、82毫米迫擊炮16門)、重機槍64挺、高射機槍18挺。

蘇軍1941年戰爭爆發時的騎兵團編制:

  • 4個騎兵連
  • 1個機槍連(16挺重機槍)
  • 1個炮兵連(4門76野炮)
  • 1個反坦克炮兵連(4門45毫米反坦克炮)
  • 1個迫擊炮連(4門82毫米迫擊炮)
  • 1個防空連(3門37高炮,3挺4管高射機槍)

共計1,428人,1,506匹馬。[1]

1941年戰爭爆發後,應急組建了上百個簡編騎兵師,轄3個騎兵團(910人和1018匹馬,包括4個騎兵連,1個機槍連(12挺重機槍),1個騎兵炮兵連(4門76毫米加農炮和2門45毫米反坦克炮)、1個騎兵炮兵營(12門76毫米加農炮和4門82毫米迫擊炮)、1個迫擊炮營、1個裝甲連(裝備БТ坦克11輛)、1個裝甲車連(17輛)、各種火炮54門(107毫米加農炮6門、76毫米加農炮14門、82毫米迫擊炮16門、45毫米反坦克炮6門、37毫米高炮12門)、重機槍64挺、高射機槍12挺。

1941年夏實施了新編制的輕騎兵師,下轄4個騎兵團,1個炮兵營、1個裝甲車連,1個偵察連,1個工兵排,1個防化排,1個衛生排,1個通信排,全師共有2939人,裝備馬匹3147匹、重機槍36挺、各種火炮34門(24門76毫米加農炮、4門82毫米迫擊炮、6門45毫米反坦克炮)、裝甲車10輛。

1941年戰爭中由數個騎兵師臨時組成的騎兵群

莫斯科會戰中,授予了第一批近衛騎兵軍、騎兵師番號。

蘇德戰爭中的蘇聯騎兵通常需要下馬戰鬥、騎馬機動。[2]

1942年4月至7月,由於缺少馬匹,撤編了41個騎兵師。[3]

斯大林格勒會戰大反攻時,3個騎兵軍參加了進攻:

  • 坦克第5集團軍所屬騎兵第8軍:轄騎兵第21、55、112師,16134人,裝備馬匹14098匹、步槍和卡賓槍10974支、衝鋒鎗1369支、輕機槍366挺、重機槍33挺、反坦克槍188支、76毫米加農炮66門、45毫米反坦克炮35門、37毫米高射炮6門、50毫米迫擊炮123門、82毫米迫擊炮66門和120毫米迫擊炮37門。
  • 第21集團軍所屬近衛騎兵第3軍:轄近衛騎兵第5、6師和騎兵第32師,22512人,裝備馬匹18057匹、步槍和卡賓槍14012支、衝鋒鎗2153支、輕機槍374挺、重機槍40挺、反坦克槍388支、76毫米加農炮70門、45毫米反坦克炮55門、37毫米高射炮21門、50毫米迫擊炮294門、82毫米迫擊炮108門和120毫米迫擊炮44門。基本達到滿編,不過馬匹缺編17.2%、步槍與卡賓槍缺編9%、輕機槍缺編20%、37毫米高炮缺編58%。
  • 第51集團軍所屬騎兵第4軍:轄騎兵第61、81師,10284人,裝備馬匹9284匹、步槍和卡賓槍7354支、衝鋒鎗566支、輕機槍264挺、反坦克槍140支、76毫米加農炮32門、45毫米反坦克炮24門、37毫米高射炮8門、50毫米迫擊炮118門、82毫米迫擊炮46門和120毫米迫擊炮16門。

1943年開始,騎兵軍與機械化軍(或坦克軍)臨時組成騎兵機械化集群,用作方面軍進攻戰役中的獨立戰役進攻兵團。1943年9月,蘇軍的騎兵軍編制為:3個騎兵師、1個自走炮團、1個反坦克殲擊炮兵團、1個高射炮兵團、1個近衛迫擊炮兵團(即火箭炮)、1個重迫擊炮營、1個獨立反坦克殲擊炮兵營,以及警偵通工化修理汽運等專業分隊。[4]此後一直到1945年戰爭結束,騎兵軍一般與機械化軍合編為騎兵機械化集群,擔負大縱深進攻戰役的輔助突擊力量,參加了白俄羅斯進攻戰役、利沃夫-桑多梅日進攻戰役、維斯瓦河-奧德河進攻戰役、滿洲進攻戰役等。1943年9月1日,蘇軍只有8個騎兵軍(7個近衛騎兵軍與駐伊朗的騎兵第15軍)26個騎兵師,這一規模保持到了戰爭結束。

二戰蘇軍騎兵軍列表:

1955年蘇聯最後一個騎兵軍在北高加索軍區撤編。

參考文獻[編輯]

  1. ^ Isaev, A., Anti-Suvorov: Ten myths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Moscow, Eksmo, Yauza, 2004
  2. ^ Bonn, Slaughterhouse: The Handbook of the Eastern Front, Aberjona Press, 2005
  3. ^ Walter Scott Dunn, The Soviet Economy and the Red Army, 1930-1945, p.234
  4. ^ Zaloga, Steven J. & Ness, Leland S., Red Army Handbook 1939-1945, Sutton Publishing, Thrupp, 2003
  5. ^ Боевой состав Советской Армии на 1 мая 1943 г.. www.teatrskazka.com. Combat composition of the Soviet Army. [2017-06-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06). 
  6. ^ Keith E. Bonn, Slaughterhouse, 2005, p.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