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用戶:HaziiDozen/沙盒/6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背景[編輯]

1928年7月,金樹仁在刺殺楊增新的「七七事變」後平亂有功,受到新疆各界推崇,開始主政新疆。然而在金樹仁主政新疆的這段時間內,施行了一系列有弊端的政策,使得新疆民怨沸騰。

金樹仁上台後雖得南京國民政府的承認,被任命為新疆邊防督辦,但中國國民黨的勢力在金樹仁執政時期內並未在新疆立足。當時在新疆考察的斯文·赫定等不同國家學者認為中國的中央政府在新疆當局眼裏基本形同虛設[1]。1928年7月,中國國民黨決定在新疆設立新疆省黨部指導委員會,然而因為金樹仁的反對,當年10月,新疆省黨部指導委員會便被撤銷。而金樹仁自行設立的國民黨新疆省黨部也未受到黨中央的同意。最後,南京政府與金樹仁在進行磋商後決定組成一個混合新疆省黨部,由新疆和南京各自推薦數人組成,由國民黨中央任命。然而即便如此,南京所派的黨務特派員在新疆均受到金樹仁的嚴密控制,無法有所作為[2]。與之相對的,金樹仁的親信則備受重用。在新疆政府中,其同鄉魯效祖被任命為新疆省秘書長,陳繼善被任命為外交辦事處處長,杜國治被任命為旅長,其弟金樹信被任命為軍務廳長,其同鄉詹世奎、楊正中、李作祥、孟克昌等人均在軍中任高級職位。在新疆的軍事要地,其弟金樹智被任命為喀什駐軍師長,其同鄉張培元被任命為伊寧鎮守使,劉希曾被任命為哈密師長,魏振國被任命為阿山師長,黎海如被任命為塔城的行政長。曾有兩批次留學生由金樹仁支持前往歐洲,這些留學生是金樹仁或其親信的子弟。因為金樹仁是甘肅河州人,在當時的新疆甚至流傳有「早晨學會河州話,晚上便把腰刀挎」的俗語[3]

除了任人唯親外,金樹仁對武力非常迷信。到了1933年,在新疆的軍隊共有8個師,人數高達64,000人,此外還有未整編19個營和23個巡防營。

主要人物[編輯]

導火索[編輯]

經過與結果[編輯]

國民黨之反應[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1. ^ 買玉華. 外国人眼中金树仁统治时期的新疆. 新疆社會科學. 2008, (06): 123–130. 
  2. ^ 侯風雲. 试论南京国民政府统一新疆的斗争. 安徽史學. 2004, (06): 36–42. 
  3. ^ 劉新莉; 崔衛峰. 论金树仁政权速亡的原因. 絲路學壇. 1998, (04):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