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用戶:Waylon1104/條目翻譯8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個人翻譯:法荷戰爭期間的蒂雷納

[編輯]

譯者說明

[編輯]

這文翻譯自Andrew Roberts所編之《The great commanders of the early modern world》中,由John childs書寫的蒂雷納章節,雖然在細節與專業程度上,都不及Theodore Dodge所著之《古斯塔夫:中世紀後到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之戰爭藝術史》或克勞塞維茨夫人整理其丈夫文集中的蒂雷納戰史部分,但仍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並能破除部分戰史愛好者對於法荷戰爭東部戰線的刻板印象。

法荷戰爭1672年-1673年

[編輯]

1660年代,路易十四在兩位戰爭部長米歇爾·勒泰利埃與盧福瓦侯爵父子的協助下,組建了一支能夠對哈布斯堡君主國與荷蘭共和國保持優勢的陸軍和海軍。1667年5月24日,蒂雷納率領8萬人跨過邊境入侵西屬尼德蘭,佔領了貝爾格、阿斯、沙勒羅瓦、圖爾奈、奧德納爾德、阿爾斯特與里爾。如果荷蘭繼續忠誠於法國,而不是在1668年聯合英格蘭和瑞典組建三國聯盟,西屬尼德蘭都將落入蒂雷納手中[1]。路易十四決定懲罰荷蘭,1672年,蒂雷納沿着桑布爾河推進;孔代則從洛林沿着默茲河谷推進,兩支部隊在列日主教國的維塞會合。他們接着向馬斯特里赫特佯攻,迫使荷蘭撤出其在萊茵蘭的駐軍以保衛此要塞,然後轉而經過科隆主教國,在洛比特跨過萊茵河,將荷蘭軍隊圍困到荷蘭省中。

讓孔代將荷蘭人限制在「水線」範圍內,蒂雷納在馬斯特里赫特前示威,接着在1672年8月31日率1.5萬人前往萊茵河。他向南朝科布倫茲推進,然後沿着默茲河進入洛林進行冬營[2]。他允許部下掠奪萊茵河與摩澤爾河谷,損壞農村以確保神聖羅馬帝國軍無法在下次戰役中在這些地區作戰,保護在烏特勒支與荷蘭省的法軍之側翼與後方。當地農民帶着財產搬入綠林山丘中,並與飢餓的士兵發生激烈衝突。

1673年戰役中最重要的事件是馬斯特里赫特之圍。蒂雷納在2月和3月透過在萊茵河威脅帝國與勃蘭登堡聯軍,掩護正在根特集結的4萬法軍圍城部隊。當馬斯特里赫特被包圍後,蒂雷納向西移動,封鎖了默茲河右岸的懷克市郊[3]。馬斯特里赫特在6月30日落入法軍之手,但隨着西班牙於1673年8月30日成為荷蘭盟友,英格蘭於1674年1月19日退出對荷戰爭,荷蘭共和國的處境迅速改善。路易十四有限的征服戰役在短時間內,成為一場法國對抗歐洲聯軍的重大衝突。

保衛阿爾薩斯1674年-1675年

[編輯]

蒂雷納在1674年承擔阻止神聖羅馬帝國軍隊干涉西屬尼德蘭或弗朗什-孔泰的責任。帝國軍隊司令埃尼亞斯·卡普拉拉已經抵達萊茵河左岸,在斯特拉斯堡附近扎營。他派遣洛林公爵夏爾四世沿着萊茵河右岸向南推進威嚇弗朗什-孔泰,但蒂雷納擋開他的推進,並迫使其撤回萊茵河北部。蒂雷納企圖通過在萊茵河右岸作戰,來以敵軍為代價生存。他的部隊由6,000名騎兵與1,500名步兵構成,讓他能輕易地在廣泛區域搜集補給。他在6月離開阿根諾,在菲利普斯堡附近透過浮橋跨過萊茵河至右岸,並出發尋找據稱已向北進軍,與來自法蘭克福的亞歷山大·德·布農維爾增援部隊會合的卡普拉拉[4]。蒂雷納在5天行軍100公里,在卡普拉拉7,000名騎兵與2,000名步兵的部隊與布農維爾接觸前趕上,並迫使他們在6月16日在辛斯海姆交戰。

蒂雷納的最後戰役與去世

[編輯]

1675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利奧波德一世召回意大利裔老將拉伊蒙多·蒙特庫科利指揮萊茵河的帝國部隊。他決定在入侵阿爾薩斯前,先佔領凱爾與斯特拉斯堡連接的橋樑。他率領35,000人直攻斯特拉斯堡,卻被蒂雷納的25,000人挫敗。接着,蒙特庫科利在向北移動試圖穿過斯派爾前佯攻,但蒂雷納再次佔據優勢位置,阻止敵軍的嘗試。

  1. ^ Roberts 2011,第81頁.
  2. ^ 17世紀西歐戰爭時,雙方在冬季通常不會交戰,而是進入冬季營地修整
  3. ^ Roberts 2011,第82頁.
  4. ^ Roberts 2011,第8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