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優良條目/2015年12月11日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颱風奧馬爾是繼1976年的1976年颱風帕梅拉以來吹襲關島的最強颱風,也是對該島造成破壞最嚴重的颱風之一。系統源於8月23日西太平洋上空的大規模季風槽,在向西移動的過程中緩慢強化成熱帶風暴,但因附近另一個熱帶氣旋的影響而沒有馬上得以進一步增強。兩場風暴間的距離拉開後,歐馬迅速發展成強勁颱風,於8月28日以風力時速195公里強度登陸關島。次日,氣旋達到最高強度,聯合颱風警報中心估計其1分鐘持續風速達到每小時240公里,屬超級颱風標準。9月4日吹襲台灣東部前,歐馬有大幅減弱,次日再進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東部上空,於9月9日逐漸消散。歐馬在關島奪走1條人命,並造成4億5700萬美元的損失。時速高達248公里的強烈陣風令全島絕大多數區域停電數天之久。停電還令供水系統無法正常運作,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在島上的辦事處連續11天無法發出災害公告。島上有2158套房屋受損或被毀,3000人無家可歸。關島的建築法規從此提高標準,規定建築物需要抵禦時速250公里的狂風襲擊,多家保險公司也停止對那些不是採用混凝土建造的房屋提供新的保險政策。從菲律賓以北較遠處海域經過期間,颱風造成11人死亡,並對538套房屋造成價值9.03億菲律賓披索的破壞。歐馬接下來給日本南部島嶼帶去狂風和小雨,該國農作物遭受了4.76億日圓的損失。氣旋在台灣部分地區引發洪災,導致3人遇難,經濟損失約6500萬美元,其中大部分都是農業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