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墊江縣 (戰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墊江縣,中國舊縣名,位於今重慶市合川區一帶。

名稱

[編輯]

清代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中認為「墊江」原應為「褺江」[1]。其地有嘉陵江涪江渠江相繼交匯,如衣服重疊,故稱「褻」,《漢書》誤記沿襲至今[2]

歷史沿革

[編輯]

墊江地處今涪江匯入嘉陵江河口,戰國時期曾作為巴國首都[3]秦國滅巴國後置墊江縣,隸屬於巴郡[2]

西漢東漢時墊江縣均隸屬於益州刺史部巴郡[4][5]東漢初平六年(195年),分巴郡為三,墊江縣隸屬於永寧郡,墊江以北的區域為巴郡;建安六年(201年),永寧郡復名巴郡,巴郡改為巴西郡[註 1][7]。此時墊江縣轄境大致相當於現在的重慶市合川、銅梁、大足的東半部與武勝一帶[8]

蜀漢時墊江縣仍隸屬於益州巴郡,曹魏景元四年(263年)[註 2]隨巴郡改隸於梁州[10][11]永嘉六年(312年),巴郡陷於玉衡二年(312年)巴郡劃歸荊州永和三年(347年),東晉滅,期間墊江縣一直隸屬於巴郡。

南朝宋時巴郡劃回益州,同時設僑郡東宕渠郡,寄治於墊江縣,東宕渠郡下轄宕渠縣,縣治位於墊江縣內(今合川區合陽城街道[6][8]。南朝宋時撤銷[註 3]

後續

[編輯]

南齊時改東宕渠郡為東宕渠獠郡,郡志在宕渠縣,轄宕渠、平州漢初三縣[註 4]南梁時復設東宕渠郡,轄宕渠縣;西魏恭帝三年(556年)置合州,改東宕渠郡為墊江郡、改宕渠縣為石鏡縣,因縣內有青石如鏡而得名[14][8][註 5]

開皇三年(583年)撤銷墊江郡,八年(588年)分石鏡縣設赤水縣,十八年(598年)改合州為涪州大業三年(607年)改涪州為涪陵郡,郡治仍在石鏡縣[16]武德元年(618年)改涪陵郡為合州,天寶元年(742年)改合州為巴川郡乾元元年(758年)復改為合州,先後隸屬於山南道山南西道劍南東川節度使、劍南東川昌普渝合都指揮使,原墊江縣地有石鏡、赤水、銅梁巴川漢初新明等縣[17][14]。宋朝時合州隸梓州路潼川府路乾德元年(965年)改石鏡縣為石照縣淳祐三年(1243年)州治移駐釣魚山[18]。元朝時合州隸四川行省重慶路,下轄石照、銅梁、定遠三縣[19];明朝時合州隸四川承宣布政使司重慶府,除州直轄地外,還下轄銅梁、定遠二縣[20];清朝時合州隸四川省重慶府,為散州,不下轄縣。

民國二年(1913年)改合州為合川縣,1992年撤縣設縣級合川市,2006年改為重慶市合川區

註釋

[編輯]
  1. ^ 宋書》作墊江縣建安六年(201年)劃歸巴西郡,蜀漢建興十五年(237年)劃回巴郡[6]
  2. ^ 晉書》作西晉泰始三年(267年)[9]
  3. ^ 南齊永明五年(487年)巴郡改江州縣墊江縣,為巴郡治,於僰溪口(今重慶市江津區內)另設江州縣[12]。此墊江縣載於《南齊書》,轄境相當於現在重慶市各主城區、渝北東部、璧山,北周時改為巴縣,與本條目所述墊江縣並非同一縣。亦有說法稱乃墊江縣遷入原江州縣駐地[8]
  4. ^ 南齊書》作宕渠縣隸屬於南宕渠郡,平州縣隸屬於巴西郡,漢初縣隸屬於西宕渠郡,東宕渠郡荒或無民戶[13]
  5. ^ 舊唐書》作南朝宋時改宕渠縣為石鏡縣[15]

參考資料

[編輯]
  1. ^ 說文解字注》:「墊。下也。謂地之下也。臯陶謨曰。下民昏墊。因以爲凡下之偁。方言曰。凡柱而下曰㘿。屋而下曰墊。馬部雲。騫、馬腹墊也。漢後用爲褺江縣字。從土。執聲。都念切。七部。春秋傳曰。墊隘。左傳文。成六年、襄九年、廿五年凡三見。」
  2. ^ 2.0 2.1 鄭賢書等. 中国地方志集成·四川府县志辑43 民国新修合川县志. 成都: 巴蜀書社. 1992. ISBN 7-80523-478-7. 
  3. ^ 華陽國志·卷一·巴志》:「巴子時雖都江州,或治墊江,或治平都。後治閬中。」
  4. ^ 漢書·志第二十八上·地理志》:「巴郡,戶十五萬八千六百四十三,口七十萬八千一百四十八。縣十一:江州,臨江,枳,閬中,墊江……。」
  5. ^ 後漢書·志第二十三·郡國五》:「巴郡,十四城戶三十一萬六百九十一口百八萬六千四十九……墊江……。」
  6. ^ 6.0 6.1 宋書·志第二十八·州郡四》:「巴郡太守,秦立。領縣四……墊江令,漢舊縣,獻帝建安六年度巴西,劉禪建興十五年復舊。」
  7. ^ 華陽國志·卷一·巴志》:「獻帝初平【元】〔六〕年,舊本皆作「初平元年」。劉昭《郡國志》注引譙周《巴記》作「初平六年」。茲據改。初平元年劉焉初入蜀。五年,焉卒,子璋為牧,乃得分郡。初平五年改元興平。淺人以為初平無六年,妄以為是元字譌而改之也。蓋蜀亂道閉,頒朔不至,蜀人猶奉初平年號。六年,即興平二年也。征東中郎將安漢趙穎卷五作趙韙。《三國志》、《後漢書》並同。然舊刻各本於此皆作穎。當時人有改名習,後史每並存之。本書多見。建議分巴為二郡。穎欲得巴舊名,故白《函海》本小注云:「惠校改曰,非是。劉本作曰。」益州牧劉璋,以墊江以上為巴郡,江南龐羲為太守,治安漢。此下有脫。脫江州以東郡名與治所。然亦可省。茲但補兩字。〔璋更〕以江州至臨江為永寧郡,朐忍至魚復為固陵郡,巴遂分矣。
    建安六年,魚復蹇胤宋本避太祖諱缺筆,明本均作㣧。清各本又避諱作允。或亦缺筆。白璋,爭巴名。璋乃改永寧為巴郡,以固陵為巴東,徙當作改。羲為巴西太守。是為三巴。於是涪陵謝本白璋,求【以】〔分置〕丹興、漢髮二縣,〔以涪陵〕為郡。舊本皆作「求以丹興漢髮二縣為郡」。查兩漢無此二縣。謝本亦必不願失涪陵為郡。應是舊有脫亂。茲補四字,移以字,以通其意。〔璋〕初以為巴東屬國。後遂為涪陵郡。」
  8. ^ 8.0 8.1 8.2 8.3 重慶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總編輯室. 重庆市志(第一卷). 成都: 四川大學出版社. 1992-12. ISBN 7561407165. 
  9. ^ 晉書·志第四·地理志 上》:「梁州……泰始三年,分益州,立梁州於漢中,改漢壽爲晉壽,又分廣漢置新都郡。」
  10. ^ 晉書·志第四·地理志 上》:「巴郡秦置。統縣四,戶三千三百。江州,墊江,臨江,枳。」
  11. ^ 華陽國志·卷一·巴志》:「墊江縣,郡西北【中】〔內〕水舊本盡作中水。中水,今沱江。從來各書皆以涪江為內水。墊江在涪入嘉陵處。當是舊誤作中。四百里。有桑蠶牛馬。漢時,龔榮以俊才為荊州刺史。後有龔揚、趙敏,以元豐本有以字。廖本亦有。他本無。令德為巴郡太守。淳于長寧錢寫本無寧字。他各本有。雅有美貌。《函海》作皃。古今字。黎、夏、杜,皆大姓也。」
  12. ^ 任明強; 任新建. 四川州县建置沿革图说. 成都: 巴蜀書社. 2002-09-01. ISBN 7806593454. 
  13. ^ 南齊書·志第七·州郡下》:「東宕渠郡……凡四十五郡荒或無民戶。」
  14. ^ 14.0 14.1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三十六·山南西道四》:「合州巴川郡……石鏡縣依舊十鄉本漢墊江縣屬巴郡宋改為宕渠縣後魏恭帝二年為石鏡縣邑有青石如鏡可照故以為名……漢初縣西北一百九十里舊十鄉本漢墊江縣宋改墊江為東宕渠縣梁武帝大同中於此立新興郡後魏至恭帝時三年於今縣西北六十里置清居縣以地勢爽塏故曰清居以稱邑隋初郡廢改縣為漢初縣……赤水縣西一百里舊六鄉本漢墊江縣地宋改為宕渠縣後魏改為石鏡縣隋開皇八年析石鏡縣地於今縣西置赤水縣……銅梁縣西一百五十里四鄉依舊亦漢墊江縣地宋改為宕渠縣魏為石鏡之地唐長安四年刺史陳靖意以大足川僑戶輻輳置銅梁縣……巴川縣南二百里舊三鄉今墊江縣地唐開元二十二年刺史孫希莊奏割石鏡之南銅梁之東地置巴川縣……」
  15. ^ 舊唐書·志第十九·地理二》:「石鏡,漢墊江縣,屬巴郡。宋改名宕渠,宋置東宕渠郡及石鏡縣,又改郡為合州,涪、漢二水合流處為名。」
  16. ^ 隋書·志第二十四·地理上》:「涪陵郡西魏置合州。開皇末改曰涪州。統縣三,戶九千九百二十一。石鏡舊曰墊江,置宕渠郡。西魏改郡為墊江,縣為石鏡。開皇初郡廢。大業初置涪陵郡。漢初梁置新興郡。西魏改郡曰清居,名縣曰漢初。開皇初郡廢。赤水開皇八年置。」
  17. ^ 新唐書·志第三十二·地理六》:「合州巴川郡,中。本涪陵郡,天寶元年更名。土貢:麩金、葛、桃竹箸、雙陸子、書筒、橙、牡丹、藥實。戶六萬六千八百一十四,口七萬七千二百二十。縣六。石鏡,上。有鐵。有銅梁山。新明,中。武德三年析石鏡置。漢初,中。赤水,中。巴川,中。開元二十三年析石鏡、銅梁置。有鐵。銅梁。中。長安三年置。
  18. ^ 宋史·志第四十二·地理五》:「合州,中,巴川郡,軍事。淳祐三年,移州治於釣魚山。崇甯戸四萬八千二百七十七,口八萬四千四百八十四。貢牡丹皮、白藥子。縣五:石照,中。魏石鑒縣。乾德三年改。漢初,中。巴川,中。赤水,中下。銅梁。中下。熙寧四年,省赤水入焉;七年,復置。
  19. ^ 元史·志第十二·地理三》:「合州,下。唐為合州,又改巴川郡,又仍為合州。宋因之。元至元十五年,宋安撫使王立以城降。二十年,為散郡,併錄事司、赤水入石照縣。二十二年,改為州,隸重慶路。領三縣:銅梁,下。元初併巴川入焉。定遠,下。本宋地,名女菁平。元至元四年,便宜都總帥部兵創為武勝軍,後為定遠州。二十四年,降為縣。石照。下。
  20. ^ 明史·志第十九·地理四》:「合州府北。元治石照縣。明玉珍省縣入焉。東有釣魚山,嘉陵江經其北,涪江經其南。又東北有嘉渠口,嘉陵江與渠江合流處,經城東南,涪江自西流合焉,亦曰三江口,並流而南,入於大江。南距府百五十里。領縣二:銅梁州南。北有涪江。定遠州北。有舊城。今城本廟兒壩,嘉靖三十年徙此。東有武勝山。西南有涪江。東有嘉陵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