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连捷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张连捷清领台湾嘉义鹿草人,道光年间武举人。

生平[编辑]

嘉义县鹿草乡中寮(旧名张寮庄,日治时代原归台南县,现名为“重寮村”)张家先祖 “张永盛”,下有五子,当地习称为“张氏五房”,世居于今重寮村东隅。

清道光七年(1872年),张氏二房子孙 “张连捷”,赴福建应试,次年(1873年)高中“亚元”、“武举”,回乡自建住所并为其各房建厅及为先人盖庙,立旗祭祖。“张连捷”造福乡里是为诸罗县地方仕绅,张氏二房所在位置旧名“过桥仔二房”约于现今嘉义县鹿草乡重寮村一邻所辖之内,由于二房后辈于日治战乱与疾病所害,男丁所剩寥寥,甚至后代对于房产多有争端,二房公祠多次整修且保存不力,后辈子孙仅保留“亚元”及“武举”匾额、张连捷及夫人画像,悬挂于“张连捷”先生 古居(供厅),其他残存物件为祖庙“圣德宫”所搜罗,供后代效尤。其他匾额、古物、官轿于历次参加乡展时遗失殆尽,官服亦不知去向,仅以画像陈列于住所(二房公祠,今嘉义县鹿草乡重寮村一邻八号后方),由于年代久远,有限的文献资料仅剩寥寥可数长者们口述所得,竖旗祭祖、彰显官威的旗杆座只剩二房公祠右侧及祖庙前各一对旗杆座及牌位供人瞻仰,殊堪惋惜。

二房子孙“张连捷”古居(供厅)位置其实位于重寮村一邻八号后方的七号围篱内。祖庙的旗杆座本位于重寮村一邻八号东侧水槽围墙边,多年前因乡公所挖水沟及截弯取直道路将其挖起时断裂,今“圣德宫”整修移置于现园区展示。赞颂“圣德宫”出钱出力之余,唯并未注明原始位置,为保存古物与祖先文物之憾事。

实则该旗杆座有一双,另一座于重寮村一邻八号西边保存完整。 此二旗杆座方位正处于二房子孙张连捷立旗祭祖之居所,后代将其改为“供厅”,虽经日治时代及1995年各整修改建1次,仍然一直保留向南之青龙白虎位置。 圣德宫前身为“张连捷”中举后为其母建造之住所,上代人称为“祖厝”,面向东。 大房之“供厅”本亦稍有规模,原位于重寮国小老师暨名书法家“张忠良”住家之后方,然因出入者众且部分堆积杂物致两次祝融后终告颓散。

嘉义县鹿草乡张寮(中寮)过桥仔 张氏 祖籍资料

祖籍(清代旧址):福建省泉州府安溪县永安里英继内(安溪县志之记载为英格内)四脚亭

经由现代比对县志后的地址约为在: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城厢镇路英村

辈分排序: 太君惟际其光昌贤良允协于克士子乃显由文章儒宗与道法遗宁

辈分排序:洪妈发定功仕代君维际其公昌贤良允协余克正文章赐公侯(按安溪县志所记载的资料)

外部链接[编辑]

以下为目前张连捷 古居 “供厅”实景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1013140509/http://www.panoramio.com/photo/23507481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1014090554/http://www.panoramio.com/photo/23507318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1014124621/http://www.panoramio.com/photo/23507525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1014113631/http://www.panoramio.com/photo/23507412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1013211934/http://www.panoramio.com/photo/23507442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1014015353/http://www.panoramio.com/photo/23507504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310111023/http://www.panoramio.com/user/3334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