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维环形山
外观
戴维环形山 | |
---|---|
坐标 | 11°51′S 8°09′W / 11.85°S 8.15°W |
直径 | 33.94公里 |
深度 | 2.086公里 |
余经 | 日出时8° |
命名来源 | 汉弗里·戴维 |
戴维环形山(Davy)是一座位于云海边缘东部的小型月球陨石坑,坐落在一座更大的、已被熔岩覆盖的残存卫星坑“戴维 Y”的西南边缘上,该卫星坑内包含了一串被定名为“戴维链坑”的陨石坑。戴维环形山的东南是醒目的阿方索环形山。
戴维环形山的外壁较低,坑内部分地表被重新覆盖,陨坑口略呈多边形状,尤其是在西半侧;东南边缘坐落着碗状的卫星坑"戴维 A",后者的北侧边缘有一道裂槽。戴维环形山坑内虽有一些低矮的中央丘,但缺少中心峰,“戴维Y陨坑”的边缘在环形山的北侧边缘外构成了一道低矮的山岭。
戴维链坑
[编辑]由23座微型陨石坑组成的线状链坑从卫星坑"戴维 Y"中心点出发,伸向带环壁的托勒密盆地,呈略带弯曲的东北偏东走向。它位于月面坐标11°51′S 8°09′W / 11.85°S 8.15°W,直径50公里。
该构造被认为并非产生于二次撞击,因为对于主撞击坑来说,它们的分布不是放射状的。最有可能的起因,是单个天体在撞击前受潮汐效应作用而碎裂解体,逐个撞击造成的。高分辨率的图像已显示这些陨石坑大约在同一时间形成,每座陨坑的喷发物并未覆盖相邻的陨坑。然而,仍有科学家相信该坑链可能起源于火山喷发。
1974年,该坑链中的六座环形山已给予了非正式的名字,被用于美国宇航局 77D1S1(10) 局部照片地图中。下表中列出的这些名称,后来被国际天文联合会采纳。它们在链坑中的位置根据其官方坐标不易区分,但在局部照片地图中很容易被确定。
陨石坑 | 月面座标 | 直径 | 名称来源 |
---|---|---|---|
艾伦 | 10°56′S 6°10′W / 10.93°S 6.17°W | 1.44公里 | 爱尔兰男性名 |
迪莉娅 | 10°55′S 6°08′W / 10.91°S 6.13°W | 1.57公里 | 希腊女性名 |
哈罗德 | 10°53′S 6°04′W / 10.88°S 6.07°W | 1.43公里 | 斯堪的纳维亚男性名 |
奥斯曼 | 10°59′S 6°15′W / 10.98°S 6.25°W | 1.79公里 | 土耳其男性名 |
普里西拉 | 10°58′S 6°13′W / 10.96°S 6.21°W | 1.50公里 | 拉丁女性名 |
苏珊 | 11°00′S 6°18′W / 11.00°S 6.30°W | 0.95公里 | 英国女性名 |
卫星陨石坑
[编辑]按惯例,通过在最靠近戴维环形山的卫星陨坑中心点旁放置字母,以在月图上标示它们。
戴维 | 纬度 | 经度 | 直径 |
---|---|---|---|
A | 12.23° S | 7.75° W | 13.21公里 |
B | 10.89° S | 8.94° W | 6.57公里 |
C | 11.22° S | 7.00° W | 2.97公里 |
G | 10.37° S | 5.10° W | 15.36公里 |
K | 10.19° S | 9.48° W | 3.05公里 |
U | 12.96° S | 7.17° W | 2.76公里 |
Y | 11.05° S | 7.25° W | 69.56公里 |
- 卫星坑"戴维 А"和"戴维 B"被月球及行星观测者协会(ALPO)列入《带有明亮射纹系统的撞击坑列表》[1];
- 卫星坑"戴维 А"和"戴维 G"被月球及行星观测者协会(ALPO)列入《内侧壁坡带有暗黑辐射纹的撞击坑列表》[2].
- 卫星坑"戴维 А"曾被记录到在月食期间发生温度异常,其原因为这些陨坑的地质年龄不长,表面尚未形成能产生隔热作用的表岩屑覆盖层;
- 卫星坑"戴维 Y"形成于前酒海纪[3]。
图集
[编辑]-
阿波罗16号拍摄,箭头所指为戴维链坑。
-
卫星坑"戴维 G"和"戴维 Y",斯图尔特·艾伦·罗萨从阿波罗14号指令舱中拍摄。
参考文献
[编辑]- ^ List of craters with bright rays of the lunar system and planetary astronomy Association(ALPO)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6-03-04.
- ^ List of craters with dark radial bands of the Association of Lunar and Planetary Astronomy (ALPO)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3-12-03.
- ^ Lunar Impact Crater Database
- Andersson, L. E.; Whitaker, E. A. NASA Catalogue of Lunar Nomenclature. NASA RP-1097. 1982.
- Blue, Jennifer. Gazetteer of Planetary Nomenclature. USGS. July 25, 2007 [2014-1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7).
- Bussey, B.; Spudis, P. The Clementine Atlas of the Moo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ISBN 978-0-521-81528-4.
- Cocks, Elijah E.; Cocks, Josiah C. Who's Who on the Moon: A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Lunar Nomenclature. Tudor Publishers. 1995. ISBN 978-0-936389-27-1.
- McDowell, Jonathan. Lunar Nomenclature. Jonathan's Space Report. July 15, 2007 [2007-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1).
- Menzel, D. H.; Minnaert, M.; Levin, B.; Dollfus, A.; Bell, B. Report on Lunar Nomenclature by the Working Group of Commission 17 of the IAU. Space Science Reviews. 1971, 12 (2): 136–186. Bibcode:1971SSRv...12..136M. doi:10.1007/BF00171763.
- Moore, Patrick. On the Moon. Sterling Publishing Co. 2001. ISBN 978-0-304-35469-6.
- Price, Fred W. The Moon Observer's Handboo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ISBN 978-0-521-33500-3.
- Rükl, Antonín. Atlas of the Moon. Kalmbach Books. 1990. ISBN 978-0-913135-17-4.
- Webb, Rev. T. W. Celestial Objects for Common Telescopes 6th revised. Dover. 1962. ISBN 978-0-486-20917-3.
- Whitaker, Ewen A. Mapping and Naming the Mo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ISBN 978-0-521-62248-6.
- Wlasuk, Peter T. Observing the Moon. Springer. 2000. ISBN 978-1-85233-1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