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泉村开基福德祠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坐标24°30′54″N 120°49′29″E / 24.515069°N 120.824663°E / 24.515069; 120.824663

玉泉村开基福德祠
基本信息
位置 台湾苗栗县公馆乡玉泉村
主神土地公

玉泉村开基福德祠,又称玉泉村樟树伯公庙,是位于台湾苗栗县公馆乡玉泉村的土地祠,土地公称为“樟树伯公”,因拓宽台6线樟树伯公段,而以农产品直销中心名义迁移重建。

沿革[编辑]

玉泉村开基福德祠原位在后汶公路麻荠寮道路口[1][2],传说是为了纪念昔日玉泉村一位乐善好施的白姓富人而建[2],又称“玉泉村樟树伯公庙”[3]。该庙伯公本称为“开基伯公”,因庙后有一棵大樟树而改称“樟树伯公”;后大樟树遭火烧而砍除,再补种两棵樟树[2]

1995年8月,玉泉村村长林玉和指出,樟树伯公很灵验,虽管辖为玉泉村,但不少外村民经常来此上香。林玉和说,在民国卅多年间整建时,路东、路西居民且为了庙宇横梁的头尾应靠向那一边起争执,后来拆下刨平、不偏向任何一方才平息风波。[2]

1994年,台湾省公路局计划拓宽公馆交流道至樟树伯公段的台6线,樟树伯公庙面临拆除,村民对于仅补偿新台币140余万元难以购买新庙地而不满,因此村长林玉和在该年9月1日招开会议,皆盼能够提高有关补偿、亦望一并协助该村兴建活动中心[4]。道路原预定1995年6月底完成拓宽[5]苗栗县政府表示,拓宽完工后中华民国总统李登辉将择期前来剪彩,但因樟树伯公庙而影响进度,令台湾省公路局困扰[3]。地方曾选择5处作为迁建地,经掷筊决定盖在庙后方的废弃屠宰场用地[2];不过该地已于1995年4月6日由公馆乡户政事务所向县府申请作为新办公厅舍,获台湾省政府同意补助[6]

同时面临了樟树伯公庙、慈云寺拒迁的台湾省公路局局长陈世圯,求助苗栗县县长何智辉。1995年7月7日,苗栗县政府对这两庙展开协调会。协调会由何智辉和台湾省公路局第二工程处处长张嘉德共同主持,公馆乡乡长谢桂麟、苗栗县政府建设局局长、苗栗县政府建设局土木课课长等人参加,会中同意以原预定作公馆乡户政事务所新办公厅舍的屠宰场用地,以兴建农产品直销中心名义,改为樟树伯公庙迁移之用。[3]

庙方与地方民众反对继续保有旧庙风貌,加以原来砖石、木梁已腐蚀、不能全部保留继续使用,决定以钢筋水泥建新庙[1]。建庙经费建也获得相关单位足额补偿[7]。同年8月24日,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宁颜先后至旧、新庙了解改建情形,当场指出钢筋水泥的新庙已失去原貌,呼吁应保留传统客家建筑风貌[1]。12月21日,公馆乡公所再度函请县府续向教育部申请樟树伯公庙古物鉴定,以利古物的保存[8]。后来部分古物运往新庙中加以保存[9]

1995年12月27日,举行迁建圆庙福神登位大典,由林玉和等人担任主祭举行三献礼[9]。台六线樟树伯公段至次年8月19日才开始全面封层[5]

图辑[编辑]

参考[编辑]

  1. ^ 1.0 1.1 1.2 李俊平. 遷建樟樹伯公廟宜保存原風貌 劉寧顏參觀工地對鋼筋水泥樑柱做法不為然. 《中国时报》. 1995-08-25 (中文(台湾)). 
  2. ^ 2.0 2.1 2.2 2.3 2.4 李俊平. 拆遷「開基」伯公廟 公館鄉人難捨具有一百五十年歷史 廟後樟樹成為地名. 《中国时报》. 1995-08-30 (中文(台湾)). 
  3. ^ 3.0 3.1 3.2 杨震海. 拓路拆遷兩廟獲解決 縣府協調伯公廟及慈雲寺同意遷移. 《中国时报》. 1995-07-08 (中文(台湾)). 
  4. ^ 土地公廟遷建民眾不滿補償低. 《中国时报》. 1994-09-02 (中文(台湾)). 
  5. ^ 5.0 5.1 杨永盛. 樟樹伯公段封層換新貌 久盼年餘終動工公館民眾不再受苦. 《中国时报》. 1996-08-20 (中文(台湾)). 
  6. ^ 杨永盛. 縣長參加玉泉村民大會籌備會. 《中国时报》. 1996-10-13 (中文(台湾)). 
  7. ^ 李俊平. 樟樹伯公土地廟遷建未對外募款. 《中国时报》. 1995-08-24 (中文(台湾)). 
  8. ^ 廖奎荧. 公館樟樹伯公老廟亟待保存 鄉所盼進行古物鑑定. 《中国时报》. 1995-12-22 (中文(台湾)). 
  9. ^ 9.0 9.1 廖奎荧. 公館樟樹伯公廟喬遷. 《中国时报》. 1995-12-28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