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班达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班达人,是生活在中非共和国刚果民主共和国喀麦隆南苏丹的民族。他们在19世纪因奴隶贸易而离开非洲,在法国殖民统治时期接受了基督教但仍保留了一些传统的宗教制度和价值。

人口[编辑]

在21世纪,班达族人口估计有1300000人,他们是中非共和国最大的民族,生活在该国东北部。他们的语言班达语尼日尔-刚果语系中的乌班吉语支,有9种方言。

奴隶贸易[编辑]

19世纪初,班达人受到北方奴隶贩子袭击的严重影响,尤其是来自瓦达伊王国达尔富尔苏丹国]的袭击,后来由al-Zubayr领导的喀土穆[[]阿拉伯人]]袭击。这些捕获并将班达人民卖为奴隶。因此许多人沿着乌班吉河向南和向西迁徙。

根据专门研究非洲研究的人类学教授安·布罗尔·斯塔尔的说法,Begho等中世纪城镇的班达人可能是公元1400年至1600年间奴隶的来源,被卖往北非伊斯兰国家,公元1500年以前主要贸易对象是妇女和孩子。到了16世纪,来自中非地区的奴隶被用作苏丹等伊斯兰国家的生产劳动力,这种奴隶贸易在随后的几个世纪中保持相当稳定。专注于非洲的历史教授丹尼斯·科德尔将奴隶袭击和贸易行为提前到11世纪和12世纪在利比亚南部的的袭击中,然后进入查德湖地区,随后他向南扩展到班达人地区。

来自现在查德的奴隶贩子杀害,奴役和带走班达人导致他们人口减少,当欧洲殖民主义者向贩奴国家提供武器时情况进一步恶化。在19世纪后期,他们被南部的“奴隶猎人”袭击,现在是刚果和南苏丹的扎达州的军队,建立了由阿拉伯商人领导的奴隶交易中心。当法国殖民地在该地区建立时,对班达人的奴隶袭击被镇压。

根据美国历史教授理查德·布拉德肖的说法,班达人和他们的邻居加巴亚人在19世纪之前过着普遍的和平生活,之后凯文希灵顿说“非洲奴隶贩子,然后欧洲殖民主义者将前所未有的暴力和经济剥削引入他们的生活“。希腊社会人类学教授G. P. Makris指出,班达人以及努巴人和古穆兹族也是土耳其-埃及人奴隶贩卖的主要受害者,在波斯语中班达是奴隶或奴隶的同义词。

社会[编辑]

架构[编辑]

班达人是一个父系族群,传统上一直生活在刚果北部的热带草原,由一名头人指导分散的家庭团体。他们通过狩猎,捕鱼,收集野生食物和种植庄稼来维持生计。在危机时期,如为了抵抗奴隶贩子袭击并应对战争,班达人选择酋长指挥战争。危机结束后,他们解除战士们的权力恢复正常。

文化[编辑]

班达人以著名的工艺而闻名,特别是用于仪式和一般用途的雕刻木制物品,以及它们的大型动物形状的狭缝鼓。这些鼓被班达人用于音乐庆典和传播信息。

在当代,班达人是在热带草原定居的农民。法国殖民官员在班达人中宣传棉花和木薯种植,而基督教传教士在法国统治期间赢得了许多皈依者。大多数班达人现在是新教徒(52%)或​​天主教徒(38%)。然而,他们保留了许多传统信仰以及前基督教信仰,例如为祖先的灵魂提供祭品以获得作物丰收。

在婚礼上,以聘金形式出现的嫁妆在传统上包括为家庭提供的铁器具。班达人历史上曾实行一夫多妻制,但这种做法在现代已有所下降。

参考[编辑]

  • Richard Bradshaw; Juan Fandos-Rius (2016).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the Central African Republic.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pp. 17–19. ISBN 978-0-8108-7992-8.
  • Bernard Lewis (1992). Race and Slavery in the Middle East: An Historical Enqui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126–127. ISBN 978-0-19-5053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