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盖天说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盖天说中国古代的一种宇宙学说。认为天像一个圆锅盖在大地之上,故名“盖天说”,与浑天说宣夜说并称为“论天三家”。

据《晋书·天文志》记载:“其言天似盖笠,地法覆槃,天地各中高外下。北极之下为天地之中,其地最高,而滂沲四,三光隐映,以为昼夜。天中高于外衡冬至日之所在六万里。北极下地高于外衡下地亦六万里,外衡高于北极下地二万里。天地隆高相从,日去地恒八万里。”[1]

盖天说最早在西周时期已经出现,当时认为天尊地卑,天圆地方[2],认为“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穹隆状的天覆盖在呈正方形的平直大地上。这是盖天说的雏形。[1]后来在发展过程中也有几种不同的见解。由于圆盖形的天与正方形的大地边缘无法吻合。于是又有人提出,天并不与地相接,而是像一把大伞一样高高悬在大地之上,地的周边有八根柱子支撑着,天和地的形状犹如一座顶部为圆穹形的凉亭。共工怒触不周山女娲补天神话正是以此为依据的。到战国时期,对上述的盖天说开始发生怀疑,于是修改成“天似盖笠,地法覆槃”,就是说天好像斗笠那样是圆形的,地像是覆盖着倒放的盘子那样,并且认为北极位于天穹的中央,日月星辰绕之旋转不息。

到了西汉,仍然有人坚持这种说法。当时成书的《周髀算经》就是盖天说的代表作。[3]

盖天说通常把日月星辰的出没解释为它们运行时远近距离变化所致,离远了就看不见,离近了就看见它们照耀。这种解释比较牵强。盖天说被越来越多的天文观测事实所否定。西汉扬雄提出了难盖天八事,否定了盖天说。

但是,盖天说在中国古代仍然有一定影响力。晋朝虞耸提出的穹天论是盖天说的沿袭和发展。南北朝时还出现了浑盖合一说

还有一种观点:天道曰圆,地道曰方。天圆地方,指的是道,不是形状。 用“化圆为方”这种观点看,天地根本就不在一个纬度上。

参看

[编辑]
  • 桥本敬造著,王仲涛译:《中国占星术的世界》(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晋书/卷011
  2. ^ 汉 戴德撰 s:大戴礼记/曾子天圆 (钦定四库全书版)
  3. ^ 周髀算经 上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