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岛烧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色绘芙蓉菊文皿
锅岛烧 窑元全景
大川内山 锅岛烧 窑元
色绘宝尽文皿 洛杉矶郡立美术馆
染付壶文皿 洛杉矶郡立美术馆
色绘葵文皿 东京国立博物馆

锅岛烧(日语:鍋島焼なべしまやき Nabeshima-yaki),简称“锅岛”,为江户时代由佐贺锅岛藩窑所烧制的高档瓷器,其窑址位处日本为人熟知、深具代表性的瓷器产地,肥前国有田(今九州佐贺县有田町)、伊万里(今 佐贺县伊万里市)地区。其中在大川内山(位于佐贺县伊万里市南部)经营的窑场不仅提供藩主日用所需之器皿,更有生产奉赠予幕府将军、其他藩主之高级礼品。

随着1871年(明治4年)的废藩置县,锅岛烧的烧造传统受到中断,其技法转由今泉今右卫门家族代代相承,并以近代工艺的面貌获得复兴。

历史[编辑]

前史[编辑]

很长一段时间,日本依赖向中国进口瓷器用品,迟迟未发展本国的瓷器烧造技术,此一情形直到十六世纪末才有所转变。当时,丰臣秀吉经由九州北部发兵朝鲜,在日方所谓的文禄、庆长之役(朝鲜称为“壬辰倭乱”)中带回一批朝鲜陶工,而相传其中的陶工李参平,于1616年(元和2年),在肥前国锅岛藩领地内的泉山发现白瓷土矿,并成功于有田地区创烧出日本最早的瓷器,此一风潮也影响邻近地带之窑业修筑新的窑场,从原先陶器的烧制转向瓷器的生产。

藩窑的创设[编辑]

作为日本唯一藩主直营的窑场,锅岛藩窑由佐贺藩主锅岛胜茂于1628年(宽永5年)下令兴筑,并建立严格的产制规范,采专业分工的流水线生产模式,烧造高度规格化、非贩售用的瓷器。其窑场自创设后,历经所在地点的更变,大致可分为岩谷川内窑时代(1628年-1661年)、南川原窑时代(1661年-1675年),以及大川内窑时代(1675年-1871年)此三个时期。

其中在南川原窑时代,由于地处柿右卫门窑场东侧附近而受其技术影响,锅岛烧之作品日益精巧、进步。后来,一方面为避免泄漏藩窑的烧瓷技术,另方面也配合青瓷釉料的采取,它的位址迁移至隐密的大川内山中,与外界全然隔绝,而形同秘境窑场。得天独厚的环境因素,加上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不仅令锅岛藩窑的规模愈加庞大,技术也更为提升,进而确立锅岛烧典型的器形规格、纹饰图样,并发展独树一帜的和式风貌,于富丽华美中透露沉着庄重的气息,正与江户时代各贵族之格调、风范相称。此外,现今所见名作或被日本订为“重要文化财”之作品亦多为大川内窑时代产制,故此时期堪称锅岛烧之黄金时代。

近代以降的锅岛[编辑]

1871年幕藩体制结束后,锅岛烧的官窑制度亦随之消失。此时,先前自藩政时代便代代世袭的御用彩绘陶工,今泉家族在第十代今泉今右卫门的努力下,将窑场改为民营事业,保存锅岛烧的传统产制技术。到了第十三代今泉今右卫门时,更于传承锅岛式样之际,发展出将釉彩吹散,使其自然散落、晕染的“吹墨”技法,以及透过反复吹附,使墨彩覆盖于整件器体表面,形成一层薄墨的“薄墨”技法,这种兼有传统与创新的制瓷手法,使第十三代今右卫门被认定为“人间国宝”,也就是“国家重要无形文化财的保持者”。

第十三代今右卫门的次子,十四代今右卫门继承家族事业后,则着重研究“墨弹”技法——在未上釉的器体表面,先用含防水胶的墨汁描绘图案轮廓,接着以青花釉料着色。而于高温烧造过程中,防水的墨汁能避免轮廓线遭到周围青花釉料的染色,并会在烧造后蒸发消失,留下衬著蓝底的白色纹样。2014年时,延续其父亲被认作“国家重要无形文化财保持者”的殊荣,十四代今右卫门成为当今最年轻便得到“人间国宝”肯定的陶艺家。

在今泉今右卫门家族不遗余力地推广与弘扬之下,不仅建立了以收藏、展览伊万里瓷与锅岛烧为主的“今右卫门古陶瓷美术馆”,“色锅岛”更于1971年(昭和46年)被指定为重要无形文化财,并由今泉今右卫门家族组成的“色锅岛技术保存会”负责永续保存、经营之工作。

制品的特色[编辑]

器形种类与典型规格[编辑]

锅岛烧之器形种类作为饮食器具者居多,其中尤以木杯形的瓷盘占绝大多数,另兼有碗、瓶、壶、香炉、装饰品及盛水用的釜形器等。而木杯形的瓷盘,属锅岛烧特有之样式,它的器体深而圈足高且大,圈足外侧在1670年代后,亦即锅岛烧的鼎盛时期,由原本花草、几何纹样,发展出定型化的梳齿般纹饰而被称作“栉圈足”,由于当时严禁其他窑场仿制,故其可谓锅岛产品的独家标志。此外,据说作为供奉给幕府将军或藩主间礼尚往来的礼品者,其圈足高度更会特别高。

另方面,锅岛瓷盘口径主要有三寸(约9cm)、五寸(约15cm)、七寸(约21cm)、一尺(约30cm)的规格,而瓷盘器体外侧的图腾除包含牡丹、莲瓣等蜷曲的花草类纹饰,如圆形璧玉与纽带串连而成的三组七宝系纹更属典型,七宝系纹所含圆形的数量与纽带表现的繁复精细程度,则视盘面大小而有所变化、增减。

技法与风格[编辑]

就釉彩的装饰技法,主要可将锅岛烧区分为“锅岛青瓷”、“锅岛染付”(染付意即青花),以及多彩的“色锅岛”三大类型,此外,也有少数与锈釉、瑠璃釉组合使用的制品。

  • 锅岛青瓷

呈现柔和稳重风格的锅岛青瓷,以白瓷土添加含有少量三氧化二铁为着色剂的青瓷釉料,透过高温还原焰烧制而成,由于烧制过程中三氧化二铁会还原成氧化铁,故使锅岛青瓷之釉色呈现淡青色。

除了纯然单色的青瓷,锅岛青瓷还可与釉下青花或釉上彩技法搭配,烧制成含有不同色彩图案的“青瓷染付”和“青瓷色绘”作品。此外,锅岛青瓷制品中较少有饮食用的杯盘,而多水壶、花瓶、香炉等,变化较多、饶富趣味之器形。

  • 锅岛染付

染付,即日本对青花瓷的称谓,全器仰赖蓝色色彩深浅、浓淡变化构成装饰图样,而其图样是以含氧化钴之釉料所描绘而成,故经烧制后形成青蓝色的花纹。

  • 色锅岛

色锅岛于色彩运用上有其明确的规范与限制,亦即以釉下蓝彩,与釉上红、绿、黄三彩为基准,偶尔才略添紫、黑二色。其中蓝彩属于色锅岛中最主要的色调,用作构图、勾勒轮廓线、绘制器体外侧的纹饰。而重要性仅次于蓝彩的红彩,在使用幅度上亦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其艳丽饱满的色泽,正于蓝彩相辅相成,形成鲜明对比,为画面增添一丝活泼的气息。至于在画面中较少展现的绿、黄二彩,其中仍以绿彩的应用略为频繁,此二色之功能在于作为蓝色轮廓线中的填色与点缀,使整体色彩层次更为丰盈。

而于锅岛烧中常见的图案纹样多与几何图形、人造器物以及自然景物的描绘相关。其中几何图形包括以大量重复的雷纹、青海波纹等纹路形成图案背景;或以仿造纺织品纹路的更纱纹覆盖器表,以及以圆形的轮纹、四棱花纹横贯瓷器表面。而人造器物中包含各种宝物、流水瓮、线轴等等,但较少以建筑物为绘画主体。至于自然景物,则有松、竹、枫、梅、樱等植物,兔、鹤、鹭鸶等动物,与红萝卜、白萝卜、茄子、桃子等蔬果。整体而言,锅岛烧的图案题材不仅极为丰富多样,且有许多不具象征意义之图像的大胆使用,这在在显示其所拥有的和式风格,以及与中国瓷器的不同之处。

代表作[编辑]

直径一尺的圆盘名品[编辑]

其他[编辑]

  • 色绘松竹梅橘文瓶(个人藏、有两件、其中一件为重要文化财

参考文献[编辑]

  • 成美堂出版编辑部,《日本名窑陶瓷图鉴》(台北:积木文化,2007)。
  • 今泉元佑,《锅岛 陶磁大系;21》(东京都 : 平凡社,1972)
  • 陈水源,《日本传统陶艺:七寸皿 三寸五分皿(下)》(台北市:国立历史博物馆,2006)。
  • 关涛、王玉新,《日本陶瓷史》(沈阳市 : 辽宁画报, 2001)。
  • 佐贺藩政史硏究会,《锅岛家他古文书摄影フィルム目录》(福冈市 : 九州大学文学部九州九州文化史硏究施设,1975)。
  • 佐贺县立九州陶磁文化馆编集,《锅岛 : 将军家への献上 ; 日本磁器の最高峰》(东京都 : NHKプロモーション,2006)。
  • 施永安,《日本古陶瓷》(长春市:吉林美术,1992)。



色絵三瓢文皿 芝加哥美术馆
染付三壶文三壶形皿 加德纳陶瓷博物馆
鹭文皿

关联项目[编辑]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