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新手》/sandbox/201911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新手》
2019/11

新手》 201911

注脚介绍[编辑]

注脚是标示资料来源,替文章补充解释的一种方法,一般会在文章内以符号或数字表示,然后在文章底部(“注释”、“参考资料”章节)列出所有补充、资料来源的详细内容。使用注脚提供详尽的细节,也不会影响到段落的阅读,让条目版面显得更加整齐。

维基百科非常重视文章内容可以进行查证,所以编辑者务必替自己的编辑贡献提供资料来源。(范例:[NVPS 1]

本页使用的维基百科标志与图片,版权属于维基媒体基金会所有。

用法[编辑]

源代码[编辑]
  • 注脚的开始标签“<ref>”跟结束标签“</ref>”之间的文字,会集中在输入“<references/>”的地方列出。[注 1]
  • 您正在阅读的这个页面也有使用注脚,查看源代码就可以看到使用实例。

其中一个例子:

科学家说,太阳是挺大的。<ref>張三(2005年):《太陽》,第23頁,香港:學術出版社。</ref>
不过,月亮就没有那么大了。<ref>李四:〈月亮的大小〉,載《科學選輯》第46期,第78頁,北京:科學研究社。</ref>
==參考資料==
<references/>

使用视觉化编辑器增加注脚[编辑]

视觉化编辑器的注脚功能

视觉化编辑器也提供注脚功能,只要按一下引用按钮,即可生成。(流动版暂不支援)

多处标明同一项注脚[编辑]

以下例子使用了同一项注脚3次:

这是多处标明同一项注脚的例子<ref name="multiple">请谨记,多次使用同一项注脚,系统只会参照第一次的注脚文字,否则会出现引用错误。</ref>

这种方法可以表明,同一项资料来源作出了多项表述<ref name="multiple">这里写的字是多余的,哪里都不会显示。不如直接使用空标签。</ref>

使用斜杠在末端的空标签,让源代码显得更整洁<ref name="multiple"/>

==资料来源==
<references/>

上述文字码会显示成:

这是多处标明同一项注脚的例子[1]

这种方法可以表明,同一项资料来源作出了多项表述[1]

使用斜杠在末端的空标签,让源代码显得更整洁[1]

删除多项注脚的第一项标签的时候,应当特别留意,以免影响文章后段的一切注脚连结。 [NVPS 2]

注脚[编辑]

  1. ^ 1.0 1.1 1.2 请谨记,多次使用同一项注脚,系统只会参照第一次的注脚文字,否则会出现引用错误。
    引用错误:带有name属性“multiple”的<ref>标签用不同内容定义了多次

【来源】[编辑]

可靠来源[编辑]

维基百科的条目应该依靠于可靠的、第三方的、公开的来源。这些来源应富有事实查证与正确性的声誉。[注 2]为了证实条目内容,并标明作者与出版者以避免剽窃和版权侵犯,我们必须采用可靠来源。 [NVPS 3]

可验证性,而非真实性[编辑]

维基百科的文章应该参考有公信力或可靠的组织出版的事件、主张、理论、概念、意见和论证。

进入维基百科的门槛是可验证性,而不是真实性。分辨两者差异的一个好方法如同下面这个例子:
假设您正在写一个关于某著名物理学者的甲理论,甲理论已经被同行评审的刊物出版过,因此是维基百科文章的适当主题。然而,在撰写文章的过程中,您遇到这一位著名物理学家,他告诉您:“事实上,我认为甲理论是一个垃圾。”,虽然这是您从作者本身听来的,还是不能将他说了这段话的这件事情加入维基百科文章里。

为什么?因为这是其他编辑者或是读者无法加以验证的。
读者不知道您是谁,您也不能将您的电话号码放上来,让世界上每一个读者可以直接打电话找您做确认。况且就算他们可以这样做,又凭什么相信您?

为了让资讯可以被维基百科接受,您必须说服一个有公信力且可靠的媒体协助出版您的报导,而这将会经过一个类似同行评审的过程。它可以被纪录、编辑,或者fact-checker来加以确认。如果报导有问题,还有可能近一步由律师跟总编辑来检查,这些检查和权衡可以确保只有准确和合宜的报导可以在新闻上出现。

这个确认事实的过程是维基百科无法提供的,这就是为什么非原始研究可以验证的性质方针是如此重要。

如果报纸出版了这份报导,那么您可以将这则资讯写进维基百科文章,并引述那篇新闻当作来源。[NVPS 4]

非中文的来源[编辑]

因为这是中文维基百科,为了方便读者,当你找得到中文的文章时请尽量使用中文的来源,并且请比其他非中文的来源优先使用〔当然这是在假设该文章来源的品质及可信度都一样的情况下〕。举例说明,请不要使用非中文的报纸新闻为一个引用来源,除非你在中文新闻报纸中找不到与其有关的报导,不过非中文的引用来源也是需要符合与中文来源的维基百科的可证实性原则。

请牢牢记住翻译的文章是可能会有错误的,不管是由维基百科的参与者或是外部的翻译专业人士所翻译的都一样。大致上来说,维基百科的读者应该要有可以自己亲自确认一条资讯是否符合原本文章的文意、是否由可信任的机构发出、以及该翻译的文章之正确性。

因此,当欲引用来源的文献并不是以中文发布的时:

  • 请尽量直接引用该文献之直接连结或是对公众发行的翻译本,而不是编辑者自行翻译的版本。
  • 当编辑者在条目内引用自行翻译的文献时,请另行附上该引用文的原文让读者可以有自行确认该原文的本意及翻译的准确度。

[NVPS 5]

参考来源[编辑]

  1. ^ special:permalink/2325337
  2. ^ [1]
  3. ^ [2]
  4. ^ [3]
  5. ^ [4]

注解[编辑]

  1. ^ 通常使用{{RefTag}}模板代替“<references/>”。
  2. ^ 维基百科所使用的“来源”一词,带有以下三点相关的含义:作品本身、作品的创作者、作品的出版者。这三点都会对可靠性造成影响。

本期刊物由UsFTBu3TR(留言📩)Bagakuco (讨论)和Emojiwiki (讨论)编写。
訂閱按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