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一鳌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余一áo(1838年—1895年),字成之,号心禅。清代无锡人。

祖父余绍元,嘉庆戊辰第二名举人,曾任四川云阳荣昌等地知县。父余献璋为庠生,入赘杨英灿家,曾官四川松藩同知。余一鳌是杨英灿外曾孙。咸丰十年(1860年),时年二十三岁,太平军江陷江南大营,全家被掳。余一鳌与母得以脱逃,将近三年后,母子始重逢,但其父与弟余一凤下落不明。[1]余氏曾在水师担任幕僚,官候选通判。晚年多病,自撰遗嘱。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春天,病卒。[2]著述颇丰,然其遗作零落,今存《心禅老人诗稿》、《心禅诗稿》等。有三子,惜长子与三子早夭。[3]

注释[编辑]

  1. ^ 龚履纯〈云阳纪事跋〉:“一凤年十九,亦殉庚申之难。聘妻嘉善枫泾王氏,其姨母女也,守贞而卒,尚待旌表。”,见余一鳌:《邻水公云阳纪事》后,载于《芙蓉山馆志序存稿》
  2. ^ 顾奎光《双溪集》书后有顾氏五世族孙顾森书乙未(1895)四月跋曰:“今年正月闻工过半而心禅病,病且逝,工亦中辍。”
  3. ^ 余一鳌《秋梦词》中有〈琴调相思引.忆亡儿〉(穉笋摧残怨早霜)一首,序云:“庚辰九月三儿病殇,予所爱也。”其上有眉批云:“大儿殇于己卯十月朔,三儿庚辰九月廿三也。大儿十一龄,三儿则六龄也。”

参考书目[编辑]

  • 孙其业:《心禅居士生传》
  • 林玫仪:〈清人余一鳌之生平及其诗词作品〉,《中国文哲研究通讯》第12卷第4期,2002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