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克莱·薛基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克莱·薛基
克莱·薛基在2006年奥莱理新兴技术会议
出生1964年(60—61岁)
密苏里州哥伦比亚市
职业作家、顾问、学者[1]
知名于写作

克莱·薛基(英语:Clay Shirky,1964年[2])是一个研究互联网技术的社会和经济影响的美国作家,顾问和老师。薛基在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毕业,在纽约大学艺术学院的互动科技专门课程英语Interactive Telecommunications Program(ITP)担任客座讲师[1]讲授新媒体。此外,薛基的课程报告还包括社会性网络和技术网络的拓扑结构之间相互关联的影响,以及网络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反之亦然。[3]

从1996年起,薛基撰写关于互联网的报道,被多次采访。他的专栏文章和著作刊登在 Business 2.0英语Business 2.0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哈佛商业评论连线

薛基投身于关注互联网技术的社会和经济影响,并做参谋顾问、教学和写作。薛基咨询实践的重点是分散化科技的兴起,例如点对点技术Web服务无线网络,这些科技给有线客户端-伺服器结构万维网带来便利。

在《长尾理论》,克里斯·安德森称薛基是“一位关注互联网技术的社会和经济影响领域里突出的思想家”。[4]

早年生涯

[编辑]
伊藤穰一拍摄薛基肖像.

1986年,薛基以优异成绩毕业于耶鲁大学,获得美术专业文学学士学位。[5]

2010年秋天, 薛基将担任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6]客座讲师,指导一个题目为“新媒体与公共行动”[7]课程。

观点

[编辑]

薛基在《时代》(原名《未来是湿的》)一书中,讲述他长期以来发现在线众包或者外包和协作工作。他引用“互联网是爱的大本营。”来表述这样协同合作的必要性。[8] 在《人人时代》书中,薛基探讨了一群人的集体行动并不仅仅是指个体行动的汇总。

他提出4个关键步骤。第一个步骤是分享,基于一种“始于自我协作”,这样的社会影响随之增大;人们分享连接,统一资源定位符网页地址,标签,最终汇集成一种类型。这种共享类型是所谓的旧有分享秩序的颠覆,参与者首先聚集,然后分享(例如FlickrDelicious)。第二步骤是对话,也就是人与人的同步性对话,彼此了解更多的东西,并使之变得更好。第三个步骤是协作,一群人出于共同努力协作的目的。协作需要分工和团队合作。它的特点往往是人们想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

第四个步骤是集体行动,薛基说它主要还是指未来的集体行动。集体行动关键是一群人作为整体变得很重要。在一个叫“美酒,电视,社会盈余”的演讲中,薛基推广认知盈余的概念,人们利用看电视的休闲时间去做点社会事业,这会产生极大的影响。薛基也提出人们正经历一个乐于创造和分享的年代,相对于消费而言。由于技术使创造和分享变成可能,薛基说,我们将看到一个人人参与的新时代,这将导致巨大的变化。

薛基还出版过《权威算法》一书,它描述了通过多种渠道来证明一些未经核实的资讯的可信度和这过程。[9]

薛基原则

[编辑]

在2010年4月,凯文·凯利由这句话“为了解决某问题而建立的机构必然会试图使该问题永久化。”想到彼得原理,就称这句话为“薛基原则”。[10][11][12]

书籍

[编辑]

参看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1.0 1.1 存档副本. [2010-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02). 
  2. ^ Clay Shirky of New York, New York, USA | PeekYou. [2010-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1-04). 
  3. ^ Bio from his official website. [2010-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1-02). 
  4. ^ 安德森, 克里斯. 长尾理论. Hyperion. 2008. ISBN 9781401309664. 
  5. ^ Clay Shirky's Resume. Internet Archive Wayback Machine. [2010-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1999-04-21). 
  6. ^ 存档副本. [2010-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05). 
  7. ^ http://www.hks.harvard.edu/degrees/teaching-courses/course-listing/dpi-680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8. ^ The Internet Runs on Love: Here Comes Everybod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SuperNova Talk
  9. ^ * "Viewsflow blog"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Viewsflow
  10. ^ Kevin Kelly. The Shirky Principle. The Technium. 2010-04-02 [2010-04-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13). 
  11. ^ Mike Masnick. Institutions Will Seek To Preserve The Problem For Which They Are The Solution. Techdirt. 2010-04-09 [2010-04-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6). 
  12. ^ James Grimmelmann. The Shirky Principle. PrawfsBlawg. 2010-04-09 [2010-04-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31). 

参考资料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