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音标历史
国际音标随着19世纪末国际语音学协会的创建而创立。意在作为国际性的口语的标音系统,最初用于教学目的。国际语音学协会于1886年在巴黎由保罗·帕西为首的一群英国和法国语言教师创建。最早出版的字母出现在Passy(1888年)。该协会以Henry Sweet的Romic alphabet(1880年或1881–1971年)为基础,而这套字母建立于Isaac Pitman的英语标音字母和Alexander John Ellis的《Palæotype》。[1]
国际音标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修订,尽管1932年版被用了半个多世纪并仅有少数修订,直到1989国际音标基尔大会签署,之后又作出小修改。
用于言语异常的国际音标扩展于1991年创立,并于1997年修订。
Dhi Fonètik Tîcerz' Asóciécon
[编辑]国际语音学协会于1886年在巴黎以Dhi Fonètik Tîcerz' Asóciécon(The Phonetic Teachers' Association,语音学教师协会)的名义成立,是对L'Association Phonétique des Professeurs d'Anglais(英语教师语音学协会)的发展,以创立最初用于英语、法语和德语的国际音标。这些符号的大多数都取自Sweet修订的Romic alphabet。
1887年草案
[编辑]最初的符号在不同语言之间有不同的音值。例如,⟨c⟩都表示英语和法语ch的音。然而,随着时间的过去一个符号被明确限定表示一个音。1887年,这份适用于英语、法语和德语的第一份标准字母的草案发布,内容如下:
Blab. | Ldent. | Dent. | Alv. | Palv. | Pal. | Velar | Uvular | Glot. | ||||||||||
---|---|---|---|---|---|---|---|---|---|---|---|---|---|---|---|---|---|---|
Plosive | p | b | t | d | k | g | ' | |||||||||||
Nasal | m | n | ɴ | ɴ | ||||||||||||||
Lateral | l | ʎ | ||||||||||||||||
Rhotic | r | ʀ | ||||||||||||||||
Semivowel | w | ɥ | ᴜ | j | ||||||||||||||
Fricative | f | v | θ | ð | s | z | c | ʒ | ç | x | q | h |
Front | Central | Back | |||
---|---|---|---|---|---|
Close | i • y | u | |||
Close-mid | e • ɶ | o | |||
ə | |||||
Open-mid | ɛ • œ | ɔ | |||
æ | |||||
Open | a | ᴀ |
注意:国际音标的这个早期版本是以列表的方式(附有来自欧洲语言的示例)而不是现在使用的图表展示的。
变音符号和超音段成分
[编辑]国际音标最早的变音符号如下所示:
hl, lh | 清音化的l |
u: | 长音u |
ã | 鼻化的a |
û | 长和窄u |
-u, u- | 弱重音u |
·u, u·, ù | 强重音u |
使用的声明
[编辑]1888年9月,国际语音学协会为规范所有未来音标发展制定出六条策略声明。分别是:
- 每个符号应有各自分别的音。
- 同样的符号应该用于表示所有语言的相同的音。
- 许多普通的罗马字母应该尽可能的使用,而且新字母的使用应该减少。
- 国际性的使用应决定于每个符号的发音。
- 新字母的字形应该提示其所代表的发音。
- 变音符号应该尽可能避免使用,由于这些符号难于书写和阅读。
除六条指引外,协会鼓励音位转写和让贡献者以他们自己语言的说话方式标示。
一些新字母通过在排印时倒转字模创造出来:⟨ʎ ɥ ə ɔ⟩。(更多是后来加入的。)这是无需制造专用铅字(对于小型印刷厂来说是昂贵的建议)创造字母的便捷方式。[2]
1900年扩充
[编辑]1890年代,音标被扩充以容纳不能简单的以拉丁字母表示的阿拉伯语和其他非欧洲语言的发音。这些扩充在1900年一起发布,随着小修订,如⟨ɲ⟩和⟨ŋ⟩对应⟨ɴ⟩,以及⟨ʃ⟩对应⟨c⟩,后者被重新分配。最初这些符号按照其发音编成图表。元音和辅音编在一个表里面,反映出声音怎样从塞音(上面)到开元音(下面)的变换的。
Bron- chiales |
Laryn- gales |
Uvulaires | Vélaires | Palatales | Linguales | Labiales | ||||
---|---|---|---|---|---|---|---|---|---|---|
CONSONNES | Plosives | |
ˀ | q ɢ | k ɡ | c ɟ | t d | p b | ||
Nasales | |
ŋ | ɲ | n | m | |||||
Latérales | |
ɫ | ʎ | l | ||||||
Roulées | |
ᴙ ʀ | r | |||||||
Fricatives | ʜ q | h ɦ | ᴚ ʁ | (ʍ w) x ǥ | (ɥ) ç j | ʃ ʒ ɹ |
s z θ ð |
f v | ꜰ ʋ ʍ w ɥ | |
VOYELLES | Fermées Mi-fermées Moyennes Mi-ouvertes Ouvertes |
u ɯ ü ï y i ʊ ʏ ɪ |
(u ü y) (o ö ø) (ɔ ɔ̈ œ) |
从1908年起:
松紧元音以尖音符和重音符区分,如英语⟨fíːt fìt⟩:feet, fit。
卷舌音写成⟨ṭ ḍ ṣ ṇ⟩等,如在印度学中;这也表示R化的元音,如英语⟨ɑ̣⟩:ar。阿拉伯语重读辅音为⟨s̤ t̤⟩等。更圆唇或展唇、升音、降音、前移音或后移音标为⟨a˒ a˓ e˔ e˕ a ̘ a ̙⟩等;变音符号有一段时间没有移到字母下面,而且后两个符号被用于舌根前移和后移。
⟨ɑ̃ ɛː r̬ r̥ kʼ ŭ n̩⟩等有了现在的音值,尽管挤喉塞擦音被写成⟨tʼs⟩,以及清元音写作⟨u̦ i̦⟩等。今天,上标字母指示部分音质,如⟨ʃˢ⟩;腭化的[s]写作⟨sⁱ⟩,像⟨ʲ⟩这样的用法还没有普及。这被延伸为⟨pᵇ tᵈ kᶢ⟩等等。对于不送气音,平常的⟨p t k⟩会被理解为送气音。
声调的标示在这一阶段仍然是临时的,而且倾向于从一种语言变换到另一种语言。瑞典语的“语调”被写成音节前的⟨ˊ⟩和⟨ˇ⟩,例如1932年的修订中,而且汉语声调被标成音节前的斜线,相当于不带竖线的现代的声调符号,虽然现在声调符号写在音节后面。
1932年修订
[编辑]第二轮的扩充,伴随着少数符号的音值的重新分配,发生在1932年。这是一次大的修订,使用了半个多世纪,并伴随小的修改。一些修改已经在1932年前被采纳。例如1925年的哥本哈根语音学会议后⟨ʋ, ꜰ⟩被替换成⟨β, ɸ⟩,[4]那次会议聚集了许多知名的语音学家,包括国际语音学协会的丹尼尔·琼斯。[5]符号⟨ᴚ⟩在1932年修订之前还被替换成⟨χ⟩。[6]
Bi-labial | Labio- dental |
Dental and Alveolar |
Retroflex | Palato- alveolar |
Alveolo- palatal |
Palatal | Velar | Uvular | Pharyngal [sic] |
Glottal | |||||||||||||||||||||||||
---|---|---|---|---|---|---|---|---|---|---|---|---|---|---|---|---|---|---|---|---|---|---|---|---|---|---|---|---|---|---|---|---|---|---|---|
Plosive | p b | t d | ʈ ɖ | c ɟ | k ɡ | q ɢ | ʔ | ||||||||||||||||||||||||||||
Nasal | m | ɱ | n | ɳ | ɲ | ŋ | ɴ | ||||||||||||||||||||||||||||
Lateral Fricative | ɬ ɮ | ||||||||||||||||||||||||||||||||||
Lateral Non-Fricative | l | ɭ | ʎ | ||||||||||||||||||||||||||||||||
Rolled | r | ʀ | |||||||||||||||||||||||||||||||||
Flapped | ɾ | ɽ | ʀ | ||||||||||||||||||||||||||||||||
Fricative | ɸ β | f v | θ ð | s z | ɹ | ʂ ʐ | ʃ ʒ | ɕ ʑ | ç ʝ | x ɣ | χ ʁ | ħ ʕ | h ɦ | ||||||||||||||||||||||
Frictionless continuants | w | ɥ | ʋ | ɹ | j (ɥ) | (w) | ʁ | ||||||||||||||||||||||||||||
Front | Central | Back | |||||||||||||||||||||||||||||||||
Close | (y ʉ u) | i y | ɨ ʉ | ɯ u | |||||||||||||||||||||||||||||||
(ʏ ʊ) | ɪ ʏ | ʊ | |||||||||||||||||||||||||||||||||
Half-close | (ø o) | e ø | ɤ o | ||||||||||||||||||||||||||||||||
ə | |||||||||||||||||||||||||||||||||||
Half-open | (œ ɔ) | ɛ œ | ʌ ɔ | ||||||||||||||||||||||||||||||||
æ | ɐ | ||||||||||||||||||||||||||||||||||
Open | (ɒ) | a | ɑ ɒ |
其他的发音没有出现在表里。其中一部分用变音符号标出来。这些分别是[7]
- 其他的发音——腭化辅音:ƫ、ᶁ 等
- 软腭化或喉壁化辅音:ɫ、ᵭ、ᵴ 等
- 挤喉音(爆破音[8]伴随喉塞音):pʼ、tʼ 等
- 浊内爆音:ɓ、ɗ 等
- ř 擦颤音
- σ、ƍ(唇化的θ、ð或s、z)。ƪ、ƺ(唇化的ʃ、ʒ)。
- ʇ、ʗ、ʖ(搭嘴音,祖鲁语c、q、x)。
- ɺ(介于r和l之间的音)。
- ʍ(w的清辅音)。
- ɪ、ʏ、ʊ(i、y、u音位下移的变种)。
- ɜ(ə的变种)ɵ(介于ø和o之间的音)。
- 塞擦音通常表现为成组的两个辅音(ts、tʃ、dʒ等),但必要时可用合字(ʦ、ʧ、ʤ等),或使用标记 ͡ 、 ͜ (t͡s或t͜s等)。
- c、ɟ可能会被用来表示tʃ、dʒ。
- 送气音:ph、th等。
- 长音、重音、音高::(长音)‧(半长音)
- ˈ(重音,书于重音节的开头)。ˌ(次重音)
- ˉ(高音);ˍ(低音);ˊ(高升);ˏ(低升);ˋ(高降);ˎ(低降);ˆ(升–降);ˇ(降–升)
- 修饰:˜鼻化
- ˳(l̥ = 低声的l)ˬ 浊化(s̬ = z)ʻ 微送气,随着p、t等
- ̣ 特闭元音(ẹ = 非常高的 e)。 ̨ 特开元音(ę = 非常低的 e)。
- ̫ 唇音化(n̫ = 唇音化的n)。 ̪ 齿音化(t̪ = 齿音化的 t)。 ̇腭音化(ż = ᶎ)。
- ˔ 舌根轻微[9]上抬(e˔或e̝ = ẹ). ˕ 舌根轻微[9]下降(e˕或e̞ = ę)。
- ˒ 更圆唇 ˓ 更展唇
- 央元音:ï(= ɨ),ü(= ʉ),ë(= ə˔),ö(= ɵ),ɛ̈,ɔ̈。
- ˌ(如n̩)音节辅音。˘ 辅音化的元音。
- ʃˢ 发音与s相似的ʃ,等等。
1938年修订
[编辑]1938年的修订加入了以下内容:
- ͡ 或 ͜ 也用来标示发音组合(m͡ŋ = 同时发音的m和ŋ)。
1947年修订
[编辑]1947年的修订加入了以下内容:
- 腭化的ʃ、ʒ:ʆ、ʓ[添加腭化的注释]
- 以及对应ts、dz的ƾ、ƻ。[添加对c、ɟ的注释]
1951年修订
[编辑]1951年的图表与1932年版相当。只有少数的修改。除了上面提到的内容,还包括[10]
替换:
- ɼ 擦颤音[替换ř]
- ɩ、ʏ、ɷ(i、y、u向下移的变种)。[更改自ɪ、ʏ、ʊ]
添加:
- ƞ日语的音节化鼻音
- ɧ(x和ʃ的结合)
- R化的元音 eɹ、aɹ、ɔɹ 等,或者 eʴ、aʴ、ɔʴ 等,或者 ᶒ、ᶏ、ᶗ 等;R化的ə:əɹ、əʴ、ɹ、ᶕ、ɚ。
,此外,附加符号⟨◌̘⟩和⟨◌̙⟩从1900年代初就被用来表示前移或后移的元音,但没列入国际音标图。被替换成
- ⟨˖⟩ 舌根前移(u˖或者u̟ = 前移u,t̟ = t̪)⟨-⟩或⟨◌̠⟩ 舌根后移(i˗或i̠ = ɨ˖,t̠ = 齿龈音t)。
1976和1979年修订
[编辑]1976或1979年[哪个/哪些?]图表的格式被修改,并且国际音标本身也做了一定的修改。
- 格式的修改
- 元音移到单独的表格中,分成圆唇元音和不圆唇元音,次闭元音 ɩ, ʏ, ɷ 和圆唇中央元音ɵ包含在其中
- 非肺部气流音(搭嘴音、内爆音、挤喉音)分到各自的行里面
- 唇硬腭音和唇软腭音分到各自的列中,但龈腭音一列被移除。成对组合的辅音不再两次列举,而且k͡p, ɡ͡b加入图表中。
- 各行的组织方式发生变动,从
- 塞音、鼻音、边擦音、边近音、颤音、闪音/弹音、擦音、近音
- 到
- 鼻音、塞音、擦音、近音、边擦音、边近音、颤音、闪音/弹音、挤喉音、内爆音、搭嘴音、边搭嘴音
- 多数成对的擦音–近音只列为一行,即使 j 保持在二者之间
术语也做了调整:“呼气音”改为“清音”,“无摩擦连续音”改为“近音”,“滚音”改为“颤音”,“拍音”改为“弹音或闪音”。
- 实质性的修改
设计:
- 送气成为变音符号 ⟨ʰ⟩ 而非 ⟨h⟩ 或 ⟨ʻ⟩
- ⟨ɩ ɷ⟩ 和 ⟨ɪ ʊ⟩ 列为变体
- 附加的R化元音符号加以说明:⟨aʴ aʵ aʶ⟩
添加:
- 近音⟨ɻ⟩和⟨ɰ⟩
- 搭嘴音 ⟨ʘ⟩
- 漏气音,如⟨b̤ ə̤⟩
移除:
- 日语音拍⟨ƞ⟩(现在用m、n、ŋ)
- 塞擦音连字⟨ƾ⟩(ts)和⟨ƻ⟩(dz)
- R化元音写法⟨ᶒ、ᶏ、ᶗ、ᶕ⟩等
- 唇化擦音⟨σ、ƍ、ƪ、ƺ⟩
- 元音更闭⟨◌̣⟩和更开⟨◌̨⟩的符号(与⟨˔ ˕⟩重复)
同样,专门的R化元音没有被标出来,除了特定情况下的⟨ɚ⟩;这可能是个疏忽,直到1989年才被列入。
1989年修订
[编辑]1989年基尔大会的主要目的是清理国际音标。一些发音在很长时间内被标成多个音标符号,违背了制定的原则,因为协议没有达成具体用哪一个。国际音标的范围得到扩充,加入了新的字母和变音符号,而且声调的标示法被完全修正。
- 国际音标
- 表格中每行的次序被再次更改,即
- 塞音、鼻音、颤音、闪音/弹音、擦音、边擦音、近音、边近音、挤喉塞音、内爆音
- 搭嘴音、唇硬腭音和唇软腭音从表中被移除
- 卷舌音和龈后音所在的列被替换
- 两个元音图被合在一起
- 上标的R化附加符号不再列出,即使这些仍然能用,遵循附加符号的准则。
- 实质性的修改
设计
- 元音的变体字⟨ɷ⟩和⟨ɩ⟩被⟨ʊ⟩和⟨ɪ⟩取代
- 特殊的腭化附加符号,如⟨ƫ⟩,和唇化符号,如⟨k̫⟩被替换成上标,如⟨tʲ⟩和⟨kʷ⟩,后者遵循变音符号一般原则而在非正式场合使用,就是上标符号赋予主符号特殊的音质
- 国际语音学协会无法推荐给科依桑语系和班图语支搭嘴音符号⟨ʇ ʖ ʗ⟩被替换成人们常用的管道符号⟨ǀ ǁ ǃ⟩。
- 圆唇附加符号放在了字母下面,如⟨ɔ̹ ɔ̜⟩
- 原来用标志线书于音节前面的声调,现在用两种方式写:书于音节后面配上竖线的标志线(赵元任的声调符号),或者写在元音上面的更抽象的附加符号(尖音符 = 高、长音符 = 中、锐音符 = 低)。
添加
(符号)
- 赵元任的声调符号,如⟨˥ ˦ ˧˩˨⟩
- 浊内爆音⟨ʄ ʛ⟩
- 清内爆音⟨ƥ, ƭ, ƈ, ƙ, ʠ⟩
- 硬腭搭嘴音⟨ǂ⟩
- 会厌音⟨ʜ⟩、⟨ʢ⟩和⟨ʡ⟩(虽然没加入到图表中)
- 浊硬腭擦音⟨ʝ⟩区别于⟨j⟩
- 软腭近音⟨ʟ⟩
- 双唇擦音⟨ʙ⟩
(附加符号)
- 吱嘎音,如⟨a̰⟩
- 舌尖音和舌面音,如⟨s̺ s̻⟩
- 舌唇音,如⟨θ̼⟩
- 舌根前移和后移,如⟨e̘ e̙⟩(使用旧的音位前移和后移符号)
- 中央化,如⟨ɯ̽⟩
- 短元音,如⟨ă⟩(曾被用作非音节化附加符号,后来移到元音下面,如⟨aɪ̯⟩)
- 形式上的区别,一直有效,介于软腭化⟨ˠ⟩和喉壁化之间⟨ˤ⟩
- 鼻音、边音和无声除阻,如⟨tⁿ tˡ t̚⟩
- 音位升阶和降阶,如⟨ꜛ ꜜ⟩
- 基本的声调附加符号,如⟨ə́ ə̄ ə̀⟩,可以组合,⟨ə᷄ ə᷆ ə᷈⟩,或者双写表示特高或特低的声调,⟨ə̋ ə̏⟩
(韵律)
- 音节间断,⟨.⟩
- 韵律间隔,⟨‖ |⟩
- 音高的全部上升或下降,⟨↗ ↘⟩
这些符号当中的一部分已经用了很长时间,但直到现在还没被官方列入国际音标中。
移除
- ⟨ʆ⟩(= ʃʲ 或 ɕ)和⟨ʓ⟩(= ʒʲ 或 ʑ)
- 捷克语的⟨ɼ⟩(现在用附加符号书写,如⟨r̝⟩)
- ⟨ʀ⟩被指定为颤音,而不是任意的颤音或闪音
1993年修订及1996年更新
[编辑]1993年的修订,引入下列改动:
- “追加的”中央元音⟨ɜ⟩和两个新的中央元音符号⟨ɘ⟩和⟨ʚ⟩(= ⟨ɞ⟩),[11]添加到⟨ə⟩和⟨ɵ⟩在元音图中的位置,形成当前的分布。
- 清内爆音⟨ƥ、ƭ、ƈ、ƙ、ʠ ⟩被去除
- 声门音(挤喉音和内爆音)从主表上去除,并建立带搭嘴音的非肺部气流音框
- ⟨ə⟩和⟨ɐ⟩移到元音图上的中心线,表示这些发音(像⟨ʊ⟩)不一定不圆唇
- 专门的R音化符号, 自1976年只列出的像是⟨ɚ⟩被明确定义
- 用在字母下面的变音符号被移到上面以避免与下降符冲突
- etc.从声调列表中移除,引起了列举的附加符号只有一种能用的担忧
1996年,错误的字母⟨ʚ⟩(封闭的 epsilon)修正为 ⟨ɞ⟩(封闭的倒转的 epsilon)。图表中的少数说明作了修改:⟨a˞⟩添加用于表示R音化,⟨i̠ ɹ̩⟩替换成⟨e̠ n̩⟩。
2005年修订
[编辑]2005年只做了一个改动:添加带向右勾的 v 符号 ⟨ⱱ⟩ 来表示唇齿闪音。[12]
注释
[编辑]- ^ (Kelly 1981).
- ^ 后来有几组字母通过去掉已有字模的一部分创造出来,如⟨ˀ⟩来自⟨?⟩,⟨ɾ⟩来自⟨r⟩。
- ^ 国际语音学协会. (1908). Exposé des principes de l’Association phonétique internationale, p. 12. [1]
- ^ Kemp 2004
- ^ Phonetic Transcription and Transliteration, 1925
- ^ Le Maître phonétique, 14, April–June 1926
- ^ Daniels & Bright 1996:830
- ^ “爆破音”(plosive)在1951年被撤去
- ^ 9.0 9.1 “轻微”(slightly)在1951年被撤去
- ^ Brosnahan & Malmberg, 1976, Introduction to Phonetics, p 219
- ^ 这个误写成封闭的epsilon⟨ʚ⟩,直到1996年修正,
- ^ 国际语音学协会 2005:261
参考资料
[编辑]- 国际语音学协会. (1938). La Maître phonétique, 62, avril-juin 1938.
- 国际语音学协会. (1947). La Maître phonétique, 88, juillet-décembre 1947.
- 国际语音学协会. (1952). La Maître phonétique, 93, janvier-février 1952.
- 国际语音学协会. (1949).The principles of the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ssociation, being a descrip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 and the manner of using it, illustrated by texts in 51 languages. London: University College, Department of Phonetics.
- 国际语音学协会. (1989). Report on the 1989 Kiel convention.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ssociation, 19 (2), 67-80.
- 国际语音学协会. Handbook of the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ssociation: A guide to the use of the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 剑桥: 剑桥大学出版社. 1999. ISBN 0-521-65236-7. (hb), ISBN 0-521-63751-1 (pb).
- 国际语音学协会. (2005). IPA news.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ssociation, 35 (2), 261–262.
- Albright, Robert W. (1958). The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 Its background and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merican linguistics (Vol. 24, No. 1, Part 3); Indiana University research center in anthropology, folklore, and linguistics, publ. 7. Baltimore. (Doctoral dissertation, Stanford University, 1953).
- Ellis, Alexander J. (1869–1889). On early English pronunciation (Parts 1 & 5). London: Philological Society by Asher & Co.; London: Trübner & Co.
- Hultzen, Lee S. (1958). [Review of The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 Its backgrounds and development by R. W. Albright]. Language, 34 (3), 438-442.
- Kelly, John. (1981). The 1847 alphabet: An episode of phonotypy. In R. E. Asher & E. J. A. Henderson (Eds.), Towards a history of phonetics. 爱丁堡: 爱丁堡大学出版社.
- Kemp, J. Alan. (1994). Phonetic transcription: History. In R. E. Asher & J. M. Y. Simpson (Eds.), The encyclopedia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Vol. 6, pp. 3040–3051). Oxford: Pergamon.
- Passy, Paul. (1888). Our revised alphabet. The Phonetic Teacher, 57-60.
- Pullum, Geoffrey K., and William A. Ladusaw (1996). Phonetic Symbol Guide, 2nd edition. 芝加哥: 芝加哥大学出版社. ISBN 0-226-68536-5.
- Sweet, Henry. (1880–1881). Sound notation. Transactions of the Philological Society, 177-235.
- Sweet, Henry. (1971). The indispensable foundation: A selection from the writings of Henry Sweet. Henderson, Eugénie J. A. (Ed.). Language and language learning 28. 伦敦: 牛津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