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大上海都市建设计划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大上海都市建设计划鸟瞰图

大上海都市建设计划,后更名为上海新都市建设计划[1],是淞沪会战之后,日本占领当局在上海市指定的城市规划。这项计划包括了以苏州河河口为中心的半径15公里的地区,面积57,430公顷,计划收容人口有703万(其中租界地区166万)。租界北郊至吴淞口的3,633公顷是第1期新都市建设计划区。在第1期当中,五角场市府大厦周围被划定为市中心区。[2]这项计划仅有很少部分得到执行。1941年后,随着日军进驻租界,上海都市建设计划发生很大变更,北郊的新都心改为文化中心[3][4]

参见[编辑]

参考资料[编辑]

  1. ^ 上海老地图鉴赏(四十一)——日制《最新大上海地图》. [2023-1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5). 
  2. ^ 镇街道村志. 上海地方志办公室. [2024-02-06] (中文). 
  3. ^ 日本占領下の上海都市計画. [2023-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3). 
  4. ^ 大上海都市建设计画. [2023-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3).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