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雷德里克·巴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弗雷德里克·巴特(Thomas Fredrik Weybye Barth,1928年11月22日—2016年1月24日)是一位挪威社会人类学家。他出版了数本带有明确形式论派色彩的民族志,现任波士顿大学人类学系的教授。他曾于挪威的奥斯陆大学卑尔根大学(创立该校的社会人类学系)、美国的艾默理大学哈佛大学担任教授。巴特于1985年获颁挪威政府的“政府学者英语Government scholar”。

生平与主要作品[编辑]

巴特生于莱比锡,父亲汤玛士·巴特(Thomas Barth)是地质学教授,母亲是 Randi Thomassen。巴特与妹妹成长于挪威的一个学术家族。叔叔是动物学教授Edvard Kaurin Barth英语Edvard Kaurin Barth[1] 巴特对于演化与人类起源有兴趣。当巴特的父亲受邀前往芝加哥大学演讲时,巴特决定在该校就读,于1946年入学,[2]他在1949年获颁古人类学考古学硕士学位。[3]

巴特取得硕士学位之后回到挪威,继续保持跟芝加哥学者的联系。1951年他加入Robert John Braidwood英语Robert John Braidwood所率领的考古踏查队,前往伊拉克。巴特在踏查结束后继续待在那里,对库尔德人从事民族学研究。他在伦敦政经学院花了一年时间整理这批资料撰写成书,于1953年出版他的第一本书《南方库尔德人社会组织的原则》(Principles of Social Organization in Southern Kurdistan)。[2]:2-3

巴特原本想提交《南方库尔德人社会组织的原则》这本书的手稿,做为他的博士论文,但无法如愿。他转往英国剑桥大学从习于艾德蒙·李区,先前他曾与李区在伦敦政经学院共同工作。为了他的博士学位,巴特在巴基斯坦的史瓦特进行田野工作。他完成的博士论文在1959年出版,书名《史瓦特巴坦的政治领导》(Political Leadership among Swat Pathan)。此后不久,他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游牧民族研究,焦点放在伊朗巴瑟丽人。依据这项工作,他在1961年发表了专书《南波斯的游牧民族》(Nomads of South Persia)。[2] :3-6

1961年巴特受邀到卑尔根大学创立人类学系并出任系主任。这个重要且有名望的位置使得他有机会将英式风格的社会人类学引进挪威。当时挪威仅有一个人类学系位于奥斯陆大学,年代较为久远且关连到大学的民族志博物馆(现在的文化史博物馆)。它是植基于维多利亚时代的民俗和博物馆方法。巴特在卑尔根创立这个人类学系,希望建立一个现代的、世界级的科系,并且采用如同英格兰和美国类似的研究取向。[2]:7.

巴特从1961年至1972年停留在卑尔根。在这段时间,他以两种主要方式来发展自己的作品。首先,他发展了在挪威内部的研究项目(并在1963年发表了研究报告,题为“挪威北部的企业家在社会变革的角色”)。其次,他开始撰写更纯粹的理论著作,在人类学圈内巩固了他的国际声誉。这些作品包括《社会组织的模型》(Models of Social Organization)(1966),《族裔群体与界线:具有文化差异的社会组织》(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Cultural Difference)(1969)。巴特在《族裔群体与界线》的前言,成了他最知名的论文并且“有许多年高居社会科学引用指标的前一百名”。[2] :10 1974年,巴特移到奥斯陆大学,在那里担任社会人类学教授以及该市文化历史博物馆的馆长。在这段期间,人类学发生了变化。马克思主义和诠释研究取向越来越居于核心位置,而巴特所提的策略和选择这些核心议题受到经济学及相关学科所采用。[2]:9巴特将研究主题转移到各个族群所发展的意义和仪式,并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从事研究,他在那里针对巴克塔曼人(Baktaman)进行了田野调查。他依据这些研究,出版了几部作品,包括《新几内亚巴克塔曼人的仪式与知识》(Ritual and Knowledge among the Baktaman of New Guinea)(1975)。他也持续在中东进行研究,与他的妻子乌尼维坎(Unni Wikan)在阿曼进行田野工作。此后他在1983年出版巨著《苏哈尔:阿曼一座城镇的文化和社会》(Sohar: Culture and Society in an Omani Town)。

1985年,巴特获颁挪威政府的国家奖学金。他离开挪威,先后接受美国的两个教职,1989年至1996年在艾默理大学,从1997年到2008年在波士顿大学[4]:7到这个时候,巴特和妻子“觉得我们俩都完成了耗费身体精力的田野调查”,并决定开始在巴厘岛进行一项民族学计划。[2]:14 大概在这段期间,他发展对知识人类学的兴趣,他在《巴厘岛的世界》(Balinese Worlds)(1993)这本书探索了这项研究兴趣。最近,他也进行对不丹的研究。

巴特是挪威科学与文学院院士。[5] 1997年,他获选为美国人文与科学院的外国荣誉院士。[6]

巴特的妻子乌尼维坎是挪威奥斯陆大学的社会人类学教授。[4]:7

选录书目[编辑]

  • Balinese world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3. ISBN 0-226-03833-5
  • Cosmologies in the making : a generative approach to cultural variation in inner New Guine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ISBN 0-521-34279-1
  • Sohar, culture and society in an Omani town.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83. ISBN 0-8018-2840-6
  • Ritual and knowledge among the Baktaman of New Guinea. Oslo: Universitetsforlaget, 1975. ISBN 0-300-01816-9
  • 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culture difference. Oslo: Universitetsforlaget, 1969. ISBN 978-0-04-572019-4
  • Models of social organization. London, Royal Anthropological Institute, 1966.
  • Nomads of South-Persia; the Basseri tribe of the Khamseh Confederacy. Oslo: Universitetsforlaget, 1962.
  • Political leadership among Swat Pathans. London : The Athlone Press, 1959.

引用文献[编辑]

  1. ^ Barth. Store norske leksikon. Kunnskapsforlaget. 2007. [永久失效链接]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Barth, Fredrik. Overview: Sixty Years of Anthopology.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2007, 36: 1–16. 
  3. ^ Anderson, Astrid. Fredrik Barth: A Bibliography. Oslo: Universitetsbiblioteket Oslo. 2012: 7. 
  4. ^ 4.0 4.1 Anderson, Astrid. Fredrik Barth: A Bibliography. Oslo: Universitetsbiblioteket i Oslo. 2012. 
  5. ^ Gruppe 2: Kulturfag og estetiske fag. Norwegian Academy of Science and Letters. [28 October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9-27) (挪威语). 
  6. ^ Book of Members, 1780-2010: Chapter B (PDF).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 [18 May 201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9-28).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