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友通讯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友通讯是一份在1950年代后期出现的油印性小型文学刊物。由陈火泉廖清秀锺肇政锺理和李荣春施翠峰许山木杨紫江许炳成(笔名:文心)等台籍作家组成。该刊主要的作用在:刊登同仁已发表之作供其他成员评阅、刊登同仁评论其他作家作品的文章、告知征文讯息及同仁的动态。虽然文友通讯仅发行1年4个月便停刊,期间内相关的台籍作家在编辑、传阅刊物的过程中,与成员们彼此交流意见,形成作家间独有的凝聚力。[1]

发行[编辑]

1950年代的台湾处于国共分裂、两岸对峙的状态,戒严令使得台湾进入战时动员时期。在文艺政策方面,国民政府实施反共文艺政策国语运动,不论是报纸副刊或刊物发表,皆以华语创作为主,而日治时代以日语为写作工具的台籍作家,则几乎丧失了发表作品的空间。[2]

有鉴于台籍作家写作的困境,1957年4月由锺肇政以书信发起的台籍作家通讯《文友通讯》,被视为战后第一份的台籍作家集结刊物。有鉴于政治高压气氛,这份刊物是以通信往来的方式进行,由担任小学教师的锺肇政负责统筹并以钢板油印方式印制。第一期为锺肇政向取得联系的多位台籍作家发出邀请的书信,收到回复的初期参与者仅有陈火泉、廖清秀、锺理和及李荣春四人,而后再有施翠峰、文心加入。前三期的通讯内容处于确认参与作家及刊物定位等细节讨论。[1]

从1957年4月发出的第一期,到1958年9月停刊为止,《文友通讯》共发行了1年4个月,共计16次通讯。尽管通讯中断,参与其中的台籍作家则陆续投身创作行列,以实际行动将刊物精神持续延续下去。[3]

内容[编辑]

《文友通讯》的主要功能有三:[4]

  1. 报导各文友动态:包括生活的近况,和写作成果、得奖、出版消息。
  2. 作品轮阅:互相交换作品观摩。
  3. 作品评论:发表对传阅作品的见解。

《文友通讯》采用油印书信方式,无订阅制亦无稿费,与传统杂志的形式不同。文友间并订定作品轮阅顺序,依序加入各人观点与评论,最后交由锺肇政汇整刊印,而非公开刊行的形式,因此保持通讯联系的功能与作品私下评论的精神。此举除了是因应联系不易的条件之外,也是对于主流刊物难以刊登台籍作家作品的局限而做的突破尝试。在戒严时期,秘密结社恐触及安全的时空环境下,《文友通讯》的顺利运作非常可贵,于文学史中占有特殊意义。[5]

在语言议题方面的探讨,《文友通讯》群的作家并没有缺席,不过由于刊物过于小众,而且这群作家当时在文坛上几乎不具有影响力,因此他们在刊物发表的意见,仅落实在自己与同仁的创作,没有对同时代活跃的外省籍作家造成什么影响。1957年6月发行的第四次《文友通讯》有“关于台湾方言文学之我见”的专辑。多数成员倾向使用“国语”书写,必要时才使用“方言”,编者锺肇政在综合各方意见以后,提出这样子的结论:“问题在于我们肯不肯花心血来提炼台语,化粗糙为细致,以便运用。我们是台湾文学的开拓者,台湾文学有台湾文学的特色,而这特色──方言应为其中重要一环──唯赖我们的努力、研究,方能建立。”[6]

资料来源[编辑]

  1. ^ 1.0 1.1 简, 弘毅. 鍾肇政與《文友通訊》的起步:從《文友通訊》第二次通訊談起. 台湾文学史料集刊 (国立台湾文学馆). 2014-08, (第四辑): 218-223. 
  2. ^ 陈, 康芬. 斷裂與生成:台灣五○年代的反共∕戰鬥文藝. 国立台湾文学馆. 2012. 
  3. ^ 文友通訊. 台湾大百科全书. 文化部. [2022-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26). 
  4. ^ 文友通訊簡介. 锺理和数位博物馆. [2022-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28). 
  5. ^ 应, 凤凰. 1950年代末《文友通訊》作家群的第一本書. 盐分地带文学. 2016-12, (67): 43-52. 
  6. ^ 陈芳明,《台湾新文学史》(上册),台北市:联经出版,2011年10月,页296。